让心衰患者重获“心”生 苏大附一院成功植入江苏省内首台心脏收缩力调节器
2022-04-20 18:38:00  来源:新江苏·中国江苏网  作者:孙骏 王否  
1
听新闻

新江苏·中国江苏网讯 (记者 孙骏 通讯员 王否)2022年3月31日,一名57岁男性患者在家人陪同下来到苏大附一院心内科门诊就诊。该患者5年前开始出现活动后胸闷、气急等症状,休息可缓解。一月前患者自述症状加重,不活动时也胸闷,且持续时间较前延长,明显影响日常生活和工作。患者曾前往当地医院就诊,诊断“心力衰竭”,并接受药物治疗,但药效不佳。为进一步明确诊治,该患者被收住苏大附一院心血管内科。

入院后,科主任蒋廷波教授和邹操主任团队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了全面分析和评估,考虑“心肌病”。该患者具有以下特点:心衰症状反复发作,纽约心功能分级Ⅲ级;常规心超示全心增大,EF值25%(图1A);心电图示窦性心律,QRS波群宽度106ms(图1B);动态心电图示无频发室早、室速;冠脉造影未见明显狭窄。由于优化的药物治疗效果仍欠佳,且患者年龄相对较轻,患者和家属都期望有更好的治疗措施来改善预后。

慢性心力衰竭(简称心衰)是大多数心血管疾病的最终归宿,也是心内科医生面临的两大难题之一;其发病率、死亡率和再住院率居高不下。目前慢性心衰治疗措施主要包括:药物治疗、CRT-P/D以及心脏移植等。CRT是心脏再同步化治疗,已被广泛应用于临床,适合QRS波群增宽(>130ms)的心衰患者;而该患者QRS波群宽度为106ms,若植入CRT显然获益不大。临床上为了进一步解决慢性心衰伴窄QRS波群患者药物治疗不佳的难题,心衰治疗领域的另一“黑科技”—心脏收缩力调节器(以下简称CCM)应运而生(图2A,B)。

真是“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恰逢CCM在国内上市进入临床使用,和患者家属充分沟通后,患者愿意接受CCM植入。为了严格把握CCM适应症和手术顺利进行,蒋廷波主任先后组织了两次CCM相关的科内业务学习和病例讨论(图3A);邹操主任团队术前也对患者心脏做了更进一步的检查和评估。患者心脏MRI检查示心肌纤维化程度较轻(图3B1,2),静脉使用左西孟旦后患者心功能NYHA分级由Ⅲ级提高至Ⅱ级,这些进一步提示该患者适宜CCM治疗。

经过充分的术前准备,于2022年4月15日下午,在蒋廷波主任指导下,由邹操主任团队为该患者进行了CCM植入术(图4A)。CCM植入方法和传统起搏器间隔起搏相似;常规经右锁骨下静脉,将2根心室主动电极植入右室间隔面,头端相距2cm以上(图4B1,2,3)。为了确保电极位于室间隔,心超室周炳元主任术中应用经胸超声保驾护航(图4C)。术后患者各项生命体征平稳。术后第2天程控显示脉冲信号发送率高达98.8%(常规>80%即可)(图5A),复查心超示射血分数值由原来的25%提升至31%(图5B);患者症状也得到明显改善。

此次苏大附一院心内科CCM植入病例为国内上市后江苏省首例;该例手术的成功,标志着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成为全国首批心脏收缩力调节器(CCM)植入中心,同时也标志着我院心内科作为中国心血管健康联盟心衰诊疗中心在心力衰竭器械介入治疗方面又取得了一巨大突破。心内科蒋廷波主任介绍:CCM和传统起搏器有不同之处,它以增强心肌收缩力为目标,对心率和心律都不产生影响,而且可以进行无线充电、使用寿命长(图2B);作为针对伴窄QRS波群的慢性心衰患者的一种治疗手段,CCM疗法填补了当前国内该领域的空白;随着上市后临床应用的推广,CCM将会让更多的心衰患者获益。

标签:
责编:孙骏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