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骨质疏松日丨中医让您更有“骨”气
2020-10-20 16:45:00  来源:中国江苏网  作者:孙骏 杨璞  
1
听新闻

中国江苏网讯 (记者 孙骏 通讯员 杨璞)10月20日为世界骨质疏松日。骨质疏松表现为单位体积内骨量减少,而易致骨折的一种全身性疾病。中医学古籍中无“骨质疏松症”病名,根据其主要临床表现,一般将其归入中医“骨痿”、“骨痹”、“骨枯”、“骨极”、“腰背痛”及“肾虚腰痛”、“绝经前后诸证”等范畴。对于骨质疏松症的防治,中医有一定的优势。但是一些常识和误区依然值得注意。

防治骨质疏松症 补肾也要补脾

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治未病中心夏公旭副主任中医师介绍,中医认为,肾中精气亏虚是中老年骨质疏松的原因之一。肾为先天之本,生命之根。《黄帝内经》中记载:“肾者,主骨生髓。”《医经精义》中记载:“肾藏精,精生髓,髓养骨,故骨者,肾之合也,髓者,精之所生也,精足则髓足,髓在骨内,髓足则骨强。”人过中年,肾气由盛转衰,肾的阴阳平衡失调,往往出现肾虚元气不足。而骨骼的生长、发育、修复均有赖于肾气的充盈、滋养与推动,肾气虚少,骨髓来源不足,不能濡养骨骼,便会出现骨质失养,引发骨质疏松,甚至骨质疏松症。

脾虚也是导致中老年人骨质疏松、骨质疏松症的内因之一。饮食入胃,必须依赖脾的运化功能才能将水谷化为精微,同时也有赖于脾的传输和散精功能,才能把水谷精微输布至全身。因此,脾胃运化水谷的功能旺盛,则机体消化吸收水谷才能化生气血、津液等精微物质,营养五脏六腑以及筋肉、四肢百骸,维持正常的生理过程。反之,若脾胃虚弱,脾胃运化水谷精微的功能衰退,则会使气血生化不足,肾精失于补充,进而影响肾脏所管理的各种功能的正常运行,出现相应的病理反应。

骨质疏松症多因脾虚、肾虚,并与血瘀相互影响。临床治疗骨质疏松症常用填精益髓等血肉有情之品资其生化之源,并适当加用活血化瘀药物。多以补肾益精、健脾和胃为基本治法。可以服用汤剂及膏方进行调理。常用的代表方剂有:肾气丸、六味地黄汤、归脾丸等加减化裁。常用中药有熟地、杜仲、淫羊藿、续断、补骨脂、骨碎补、菟丝子、山药、黄芪、党参、茯苓、当归等。

骨质疏松≠骨质疏松症

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骨科王睿副主任医师提醒,“骨质疏松”和“骨质疏松症”,虽一字之差,概念却是完全不同的。随着年龄的增大,骨量有所丢失,骨质变得更薄、更松,是人体正常的生理老化过程。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定义,骨质疏松症是一种代谢性骨病,有着骨密度数值标准:和年轻时达到的最高骨量相比,降低2.5个正常波动范围(标准差)才叫做骨质疏松症;低于正常值一个标准差以上但还没有达到2.5个标准差时,只能算是骨量减少。从骨密度数值看,先是正常值中较低的骨量,然后是骨量减少,最后必须达到相当的程度才能算是骨质疏松症。很多老人确实有骨质疏松,但严格来说是在骨量减少的范围内,如果没有发生过骨质疏松骨折,则还不能直接诊断骨质疏松症。所以,提高骨质疏松的意识是对的,也是科普宣传的目标;但也不必看到“骨质疏松”就草木皆兵,需要正规的骨密度检查才能确定。

那么,是不是还没达到骨质疏松症就没事了呢?也不对。如果近几年身高降低超过3厘米,有骨折史,绝经过早等。说明具有危险因素,需要明确病因,规范治疗。

补钙、喝骨头汤防治“骨松”是误区

不少骨质疏松患者会问,为什么天天补钙还会出现骨质疏松?他们其实陷入一个误区:补钙=防治骨质疏松。骨质疏松症是骨代谢的异常造成的。因此骨质疏松症的治疗不是单纯补钙,而是综合治疗,比如补充维生素D等,提高骨量、增强骨强度和预防骨折。患者应当到正规医院进行诊断和治疗。

还有很多老人都认为喝骨头汤就能补钙,但事实并非如此。骨头中的钙能溶解在汤里的量很低,用1公斤肉骨头煮汤两小时,汤中的含钙量仅20毫克左右,因此,用肉骨头汤补钙远远不能满足需要。预防骨质疏松应注意饮食多样化。

骨质疏松者要“补”还要“动”

很多骨质疏松患者因为自身骨折风险高,所以不敢运动。但是,王睿副主任医师提醒,如果不注意锻炼身体,反而会加快骨质疏松的发展,更容易发生骨折。事实上,人要保持正常的骨密度和骨强度,需要不断地进行运动刺激,缺乏运动就会造成骨量丢失。因此,体育锻炼对于预防和治疗骨质疏松都有积极作用。骨质疏松患者如果不注意锻炼身体,肌力会减退,对骨骼的刺激减少,这样不但会加快骨质疏松疾病的进展,还会影响关节的灵活性。

要预防和治疗骨质疏松,除了多晒太阳、多吃含钙多的食物、戒烟戒酒外,还要坚持户外锻炼,进行快步走、慢跑、游泳等运动。每天要保证20分钟以上的光照,建议活动时间以上午9~10时、下午2~5时为佳,因为这时的紫外线A光束有利于钙吸收。

食疗防治骨质疏松

板栗枸杞粥:

材料:板栗15—20颗,枸杞子20g,粳米100g。

做法:将板栗去皮清洗,和枸杞子一起放入锅中,加入粳米和适量水。先用大火煮沸,后改用文火煮20—30分钟,待栗熟粥稠关火,即可食用。

板栗味甘、性温,归肾、脾、胃经,有养胃健脾、补肾强筋之效,其含有丰富不饱和脂肪酸与维生素,适合于肾虚引起的腰膝酸软、腰腿不利、小便增多,及骨质疏松等症;枸杞子甘平质润,能平补肝肾,具有滋补强壮的作用;粳米是补气健脾养胃佳品。

标签:
责编:孙骏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