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市江都区创新构建基层“引才留才育才”新平台
2021-11-29 13:43:00  来源:中国江苏网  
1
听新闻

近年来,扬州市江都区紧紧围绕基层卫生人才的集聚、激励和能力提升,积极构建“引才、留才、育才”三大平台,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明显提升,推动了全区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

一、主要做法

(一)围绕“人力”集聚,构建“引才”平台。一是创新举措“引活水”。按照“统筹调剂、集中管理、周转使用、满足基层”的原则,创新利用区直公立医院的富余编制建立“卫生事业编制周转池”制度。从区直公立医院中统筹调剂50名编制,专门用于基层招录紧缺型专业人才,明确规定服务基层满3年后可通过考核选调到区级公立医院工作。二是优化流程“吸人才”。 优化高层次人才的招聘方式和招聘程序,在保证卫生执业准入要求的前提下,放宽报名条件,不设开考比例,常年招聘,即空即招。对紧缺医学专业人才,采取现场面试,直接签约的形式,确保紧缺人才“秒”录取,人才引进“秒”到位。组织全区基层卫生机构赴各地医学院校开展校园招聘。三是强化宣传“广覆盖”。为加快本土化人才培养进程,动员本地考生积极报考省定向委培医学专业和农村订单定向培养专业,采取校卫联动、一体宣传的模式,专门制作定向委培专题宣传片和宣传活页,在校园广泛宣传发放,并组织全区高中学校有针对性地对考生志愿填报,进行一对一、点对点的宣传和指导。

(二)围绕“动力”激发,构建“留才”平台。一是完善激励政策“提收入”。按照“两个允许、两个突破”要求,合理核定绩效工资总量和水平,并向基层医疗卫生单位倾斜。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建立以人才激励为主导的绩效考核细则,充分体现多劳多得、不劳不得、少劳少得原则,向临床一线、关键岗位、业务骨干、风险度高和贡献突出的医生大幅度倾斜,激发基层人才的工作热情。二是激励扎根基层“添保障”。对基层招录的第一学历为本科及以上的医学毕业生,发放一次性购房补贴和一次性工资补贴。对驻偏远乡镇的全科医师,增加年均2万元补助。对主城区单位执业医师在偏远乡镇帮扶1年以上的,优先职称聘用。鼓励未被省定向委培录取的临床、影像、麻醉等专业毕业生回乡工作,并签订培养服务协议,参照省定向委培政策予以学费、生活费等补助。近三年,累计发放各类人才补贴1800余万元。三是中医奖补激励“创新高”。对评选出来的4名区级及以上名中医或中医骨干,每人给予一次性奖励补贴;对被评为市级“名中医工作室”的奚社苗工作室,给予“名师带徒”每年2—4万元补贴;对创成省级中医特色专科的真武卫生院针灸科,给予15万元奖补;对各镇卫生院开展中医诊疗名医工作室柔性引进人才的,给予每位专家每年4万元补助。

(三)围绕“能力”提升,构建“育才”平台。一是筑巢引凤“夯基础”。投入2.8亿元建成大桥、邵伯、小纪和真武4家农村区域性医疗卫生中心,全部配置CT,部分配置核磁共振,并用两年时间全部创成二级医院,其余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部达到国家基本标准,为基层医疗卫生人才搭建了干事创业平台。二是对口帮扶“学技术”。积极推进区域医疗联合体建设,着力加强与沪宁三甲医院合作。建立周良辅院士工作站,陈明龙博士工作站,吴炅、任善成、韩树堂等教授工作室18个,充分发挥知名专家师带徒与“传、帮、带”的作用,为基层医疗卫生人才提供了学习高端医疗技术的优良环境。三是多元培训“强本领”。投入500多万元,积极建设省级示范基层实训基地,每两年对基层护理、全科医生和乡村医生等3类人员进行一轮全覆盖培训,按照每人每天50元标准发放培训补助。引导基层医生积极参与学历提升和脱产进修,每年组织不少于30名执业医师到南京、上海等地三级医院进行脱产培训,并发放5000—20000元生活补贴。

二、取得成效

(一)基层卫生人才队伍逐渐壮大。近三年,全区基层医疗机构共招录卫生紧缺人才590名,吸引93名学生报考省定向委培医学专业,52名学生报考农村订单定向培养专业,且68名农村定向培养乡村医生已毕业上岗。

(二)基层卫生人才待遇不断提高。财政对基层人员工资投入从2018年的2.24亿元增长到3.50亿元,增长幅度达56.25%,财政人均工资补助达16万元。目前,该区基层医护人员年人均收入达20万元以上,院长年收入25—30万元,省、市骨干医生实行协议工资制,不纳入单位绩效工资总额。

(三)基层卫生服务能力明显提升。人民群众“就近看病,能看好病”的需求得到了更好的满足,基本实现看病不出区的目标,不仅助力分级诊疗格局形成,更提升了群众对医疗卫生事业的获得感和满意度。

标签:卫生人才;委培;基层
责编:浦琼月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