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江苏·中国江苏网讯 (记者 孙骏 通讯员 王凝嫣)在我们的生活里,有一群特殊的孩子。他们与普通孩子有些许不同,他们虽然生活在我们身边,却又与周围人格格不入,他们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仿佛星空一样遥远,很难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
2022年4月2日是第15个“世界提高孤独症意识日”,今年的主题口号是“聚焦孤独症服务:构建社会保障机制,促进服务机构高质量发展。”新江苏记者采访到南京市妇幼保健院儿童保健科池霞主任医师,一起关爱“星星的孩子”。
什么是孤独症
孤独症谱系障碍简称孤独症,又叫自闭症,是一种广泛性神经发育障碍性疾病。池霞主任介绍,孤独症不是父母养育方式不当,而是一种神经发育障碍。
孤独症的表现
1.社会沟通缺陷
眼神交流异常,面部表情少;
缺乏恰当的身体语言,如用摇头,点头表示需求;
不会玩过家家等角色扮演类游戏。
2.社会交往缺陷
说话晚,很难分清人称代词“你,我”;
缺乏与他人分享兴趣爱好、情感、感受的能力;
虽有言语能力,但缺乏主动发起或维持与他人对话的能力。
3.兴趣局限
对于一些单调或者有某种特征的事物却表现出痴迷,如喜欢开关、门把手,喜欢固定性质的物体,如轮胎,喜欢看旋转的物体等;
喜欢盯着一个电视节目看,喜欢某一个动物。
4.刻板重复的行为模式
经常表现的很固执、拒绝改变,如:只走固定的路线、物品放置在固定的地方,极端挑食,总穿同一件衣服等。对于环境的变化特别敏感,难以接受;
部分孩子还会表现出奇怪的动作,如:踮着脚走路、反复拍手、凝视某处、反复转圈等。
家长如何早期识别
池霞主任表示,目前治疗孤独症最为有效的手段就是早期识别,早期干预,综合康复训练。当您的孩子出现以下“五不”行为时,请提高警惕,并及时到正规专业医院诊断治疗。
不(少)看:目光接触异常。
不(少)应:对父母的呼唤声充耳不闻,“叫名反应”不敏感;借助手指指向、眼神等与他人共同关注二者之外的某一物体或者事件。
不(少)指:缺乏恰当的肢体动作,无法对感兴趣的东西提出请求。
不(少)语:存在语言出现延迟。
不当举止:不恰当的物品使用及相关的感知觉异常。
专家最后表示,每个孩子都应该被宠爱,每个梦想都值得灌溉,每一种色彩都应该盛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