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医者在心,心正药真。医生以爱岗敬业、无怨无悔的奉献精神,成为守护生命的白衣天使。新江苏聚焦坚守岗位、数十年如一日的江苏省名中医,展现医生们医病、医心的感人故事,向他们致以崇高的敬意。
一提起江苏省中医院消化科周晓虹主任,病人都说挂她的号不容易,但门诊量很多的她总说,限号更难。面对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高负荷、高强度、高压力的临床一线工作,即使明知自己在透支健康,周晓虹仍坚定救死扶伤的信念,一路前行。
心有热爱 肩有重责
1977年恢复高考后,周晓虹考入南京中医学院(现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专业,那时的她就认定,医生是她的终身职业。她深知医生肩上担负的责任之重,学习认真自觉,刻苦勤奋,丝毫不敢懈怠。本科毕业后,周晓虹走上了临床工作岗位,可工作时她总感到自己的知识水平不够,底气不足,于是决定继续深造。1985年她再次考入南京中医学院,成为全国名中医、江苏省中医院消化科单兆伟教授的首届研究生,毕业后留江苏省中医院消化科工作至今。2004年,作为首批全国优秀中医临床人才培养对象又跟随国医大师徐景藩教授学习、传承。周晓虹坚持中医为本,兼通西医,她先后去鼓楼医院进修学习西医消化及消化内镜技术;去日本进修学习消化道肿瘤的防治,不断充实提高自己。在长期的临床积累中,她逐步成长为科室骨干力量,以过硬的业务能力和临床水平受到广大患者的认可。“患者的信任就是我前行的动力。”周晓虹说。
一人一方 疗效是中医的生命力
看到病人或不远千里,或起早贪黑,或费尽周折地求医,周晓虹常常觉得,肩上这份担子很沉重。周晓虹常和学生说,要把责任心落实到每位患者,赢得患者信任靠的是医德、医术。信任既是动力,也是压力,更是一种责任。“做医生,苦中作乐,泪中带笑。”周晓虹说,看到一位位病人经治而愈,满足感与成就感油然而生,每当这时,她都为自己是一名医生而感到自豪。
成长为江苏省名中医,周晓虹谦逊地说,这与导师、前辈的指导密不可分;与同学同事的激励与帮助密不可分;更与江苏省中医院如此优秀的平台密不可分。“踏踏实实、一心一意做好临床医生,在临床实践中去悟、去学习、去积累,淡定静心不浮躁,只要坚持就会有收获。”
周晓虹在临床治疗用药上有两个“坚持”:一是坚持辨证论治,中医治病必须一人一方,精准医疗,在熟练、灵活、精准运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结合自己长期积淀的用药经验,处方遣药;同时也要有机结合辨病用药,将中药现代药理研究、现代科技发展的研究成果为中医所用,但前提是病情与药物要符合辨证用药才可选择应用,坚持辨证用药的主流方向不动摇。二是坚持使用传统汤剂为主要治疗手段,这也是取得理想疗效、病人依赖的基本技术手段,始终坚持运用传统中医药治疗疾病,保持传统中医药特色正是“疗效就是中医生命力”的最好体现。
周晓虹(后排右二)等学生与国医大师徐景藩教授,全国名中医单兆伟教授合影
治疗胃肠道疾病 心理疏解不可少
周晓虹在治疗胃肠道疾病时,特别重视患者的心理与情绪。现代研究表明,肠道和大脑之间存在着生理上的密切联系,病理上的相互影响。病人在临床上往往因为糟糕的肠胃不停地折腾自己,导致焦虑和抑郁,有的可能相反,因为糟糕的情绪导致胃肠功能紊乱等。因此,治疗胃食管反流病、功能性消化不良、肠易激综合征等,要适当配以养心镇心、安神定志、疏肝解郁药物,也就是心肝与胃肠同治。除了药物治疗以外,要从心境、心态、心理、情绪等方面与病人有效沟通,让患者知晓其中的利害关系,学会调适心情,放松压力并自觉防范、化解不良情绪,实践证明,加强心理疏导能起到相得益彰之效。
爱心、细心、耐心,恰当地诠释了周晓虹的日常工作。她说:“能尽自己所能为患者解除病痛,就是开心的事情。”简单的话语中透露出一名医生质朴的患者情怀和从医初心。每一位患者都承载着一个家庭的幸福,周晓虹能始终急病人之所急,想病人之所想,用真诚的心对待每一位患者,从医30余年,在医生的岗位上散发光和热,温暖着每一位患者。她坚定地说:“患者性命相托,我必全力以赴。”
周晓虹与学生们合影
【名医名方】连萸乌贝汤
周晓虹向读者推荐“连萸乌贝汤”,该方对治疗胃食管反流病具有较好的疗效。
组成:黄连5g、吴茱萸2g、浙贝母10g 、乌贼骨15g(先煎)、北沙参15g、法半夏10g、厚朴6g、茯苓10g、丹参15g、郁金10g、砂仁3g(后下)、威灵仙15g 、炙甘草5g。
功用:清肝泄热,降逆化痰
主治:胃食管反流病郁热痰阻证
用法:每日1剂,水煎,分2次口服,每次200ml
方解:肝胃郁热,气逆痰阻,用黄连泻心胃之热,并含实则泻其子意,吴茱萸辛热,疏肝解郁,和胃降逆,两药相合取左金之意,肝胃同治,同为君药;浙贝苦寒,长于降泄,可清肺化痰散结;乌贼骨性微温,味咸、涩,消癥化瘀,尤善制酸止痛;二药相合即乌贝散之意,制酸之功尤显,同为臣药;法半夏、厚朴、茯苓等化痰降逆,下气除满,运脾化湿,三药合用,含半夏厚朴汤之意。郁金与丹参走气入血,沙参与砂仁养胃醒脾,威灵仙性善猛窜,消痰软坚,宣通食管。奏清肝泄热、降逆化痰、润燥化瘀之功,兼可保护咽部、食管、胃黏膜,使郁气得解、痰热得化、阴津得养、瘀血得行,本病自除。
加减:反酸甚者加煅瓦楞子、白及;咽中有痰者加枇杷叶、冬瓜子;咽干者加藏青果、玄参;无吞咽困难的吞咽梗阻感者加鹅管石、急性子;咽痛者加黄芩、木蝴蝶;胸骨后疼痛、胸闷者加瓜蒌、薤白;胀满嗳气者加枳壳,刀豆壳;胃脘、胁肋部刺痛者加失笑散、当归;心烦失眠者加合欢皮、茯神;纳谷不香者加焦山楂、焦六神曲、炒谷麦芽;大便干结难解者加莱菔子、火麻仁;大便稀溏者加葛根、马齿苋等。
新江苏·中国江苏网记者 童棹凡 孙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