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内障必然要发生? 专家这么说
2021-02-08 08:21:00  来源:南京晨报  
1
听新闻

白内障是我国老年人致盲的第一位眼病。在60到89岁的老年人中,白内障的发病率达80%,90岁以上人群发病率可达90%以上,且年龄越大,发病率越高。那么,白内障到底是怎样的一种疾病?它可以预防吗?记者采访了南京市第二医院眼科副主任医师洪浩。

洪浩介绍,人类的眼睛就像是一台照相机。眼球内的晶状体就相当于照相机的镜头,视网膜就相当于底片。一旦晶状体因各种原因变混浊,或是从透明无色变为其他颜色,视网膜就无法得到清晰的图像,这就称为白内障。

得了白内障,会出现视物模糊、视力下降、视物遮挡、炫光、色觉改变等不适症状。当晶状体的混浊程度随着时间延长而逐渐加重,上述症状也会变得愈发明显。根据导致晶状体混浊或颜色改变的原因,最为常见的年龄相关性白内障和先天性白内障。

洪浩告诉记者,随着年龄的增长,白内障对于每一个人来说几乎都是一件必然发生的事儿。虽然目前科学家还没有找到能有效预防白内障的药物。但我们可以通过调整生活习惯,改变饮食结构等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延缓白内障的发生和发展,主要有以下几点:

第一,佩戴能够减少紫外线射入的太阳镜。阳光中的紫外线照射,可以加重晶状体蛋白损伤,导致晶状体的混浊。

因此,在夏季阳光炽烈的户外,或是在水面、雪地、沙漠等高反射介质的环境中,佩戴上具有能够减少紫外线射入的太阳镜,将有助于延缓白内障的发生和发展。

第二,增加富含抗氧化剂食物的摄入。晶状体混浊的过程,常常继发于晶状体代谢能力和抗氧化能力的降低。研究发现,经常食用菠菜、甘蓝、花菜等绿叶蔬菜的人相对于其他人,更不容易罹患白内障。

这是因为食物中富含的叶黄素、玉米黄质以及多种维生素具有抗氧化的能力,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抑制晶状体因氧化反应而导致的混浊。

第三,关注全身状况,改变不良习惯。一些疾病也可能导致白内障。因此,关注全身状况,控制相关疾病,也是预防白内障的重要内容。譬如:及时治疗青光眼、虹膜炎等眼部疾病,可以预防并发性白内障;糖尿病患者控制好血糖,可以预防代谢性白内障;有先天性白内障家族史的年轻人,在生育前做好遗传咨询,可能避免孩子罹患先天性白内障;怀孕早期的孕妇注意手卫生和呼吸道疾病的防护,注意营养均衡,也可降低孩子发生先天性白内障的风险;在从事危险劳动时佩戴护目镜,就可能避免外伤性白内障的发生。

许多白内障患者都希望可以使用药物治疗。洪浩表示,目前治疗白内障唯一明确有效的方法就是手术。白内障早期的患者,如果还没有出现明显的视力下降,可以无需治疗,但一定要定期到医院复诊检查。如果白内障继续加重,出现了明显的视力下降,就应该考虑手术治疗。中度白内障的患者没有必要等到“白内障完全成熟了”,视力很差了,再接受手术。这样既增加了手术的难度,也牺牲了在等待“白内障成熟”期间的生活质量。通讯员 魏林玲

南京晨报/爱南京记者 孙苏静

标签:白内障;晶状体;视力
责编:浦琼月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