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安深入推进公立医院综合改革
2021-06-29 16:01:00  来源:中国江苏网  
1
听新闻

一、推进管理体制改革,保持维护公益性定力。一是完善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市、县(区)成立由政府负责同志牵头的公立医院管理委员会,市公立医院管理委员会连续8年对市直医院开展绩效考核,强化考核结果在资金分配、评先评优、奖励表彰等方面的运用。全面加强公立医院党的建设,成立公立医院党建工作指导委员会,实行党委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全市49家公立医疗机构完成医院章程制定并实施。推进3个省级、4个市级现代医院管理制度试点。三级公立医院全部实行总会计师制度。二是健全医改政策框架。坚持问题导向,注重制度衔接,出台包括公立医院党的建设、法人治理结构、编制管理、绩效考核、人事薪酬、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医疗服务价格、药品集中采购等政策文件50余个,全市公立医院改革顶层设计渐成体系。三是落实政府办医责任。市、县(区)财政部门克服经济下行压力,保障疫情防控和基本医疗卫生资金需求,健全政府卫生投入和医改投入长效机制,推动公立医院债务化解工作。充分发挥绩效考核“指挥棒”作用,考核指标从以经济指标为主转变为以服务效益为主,体现公立医院公益性导向。

二、推进人事薪酬改革,增强可持续发展动力。一是深化人事薪酬制度改革。实行备案制管理人员与编内人员在岗位设置、收入分配、职称评定、管理使用等方面同等待遇。将公立医院绩效工资调控线最高提至其他事业单位基准线的190%。二是建立薪酬合理增长机制。落实“两个允许”要求,推动建立薪酬水平合理增长机制,同步改革内部绩效考核分配办法,在平稳实施绩效工资的基础上,坚持多劳多得、优绩优酬,重点向临床一线、关键岗位、业务骨干和贡献突出人员倾斜,充分体现奖优罚劣的正向激励导向。三是优化聚才用才机制。出台卫生人才招引培养、鼓励激励的政策文件。引进学科带头人(团队),一人一议、特事特办,协议工资或项目工资;招录中青年专业人才,不受编制数和岗位数限制、单独考察或面试引进、实行年薪制。首席专家每年不低于120万元,学科带头人每年不低于80万元,提供在淮工作居所;中青年专业人才每年不低于20—60万元,帮助解决家属就业、子女教育;省级及以上科研项目1:1配套,30%奖励给本人。全面实施基层卫生人才“县管乡用”机制,有效破解基层医疗机构人才招聘难、留用难的难题。

三、推进“三医”联动改革,汇聚高质量发展合力。一是医保改革不断深入。以“病种分值付费省级试点工作牵头示范市”为契机,大力推进病种分值改革,完善按人头、按床日等多种支付方式,实行按病种付费的病种1837个。鼓励医疗机构开展日间手术,推动康复医疗服务项目按床日付费改革。将慢性胃炎、高血压、糖尿病等16个适合基层收治的住院病种,不区分医疗机构等级,统一按照一级医院即0.5的系数进行结算。将城乡居民高血压糖尿病门诊用药纳入保障范围。二是服务价格及时调整。调整儿科、精神专科、麻醉类医疗项目200多项,提高体现劳务价值的医疗服务项目价格。全面实施医疗卫生机构医疗服务价格改革,降低大型医疗设备检查费、降低各类检验费,适度提高诊察费、护理费、手术费等价格,促进医疗机构健康持续发展。三是药品供应保障有力。健全短缺药品保障机制,落实短缺药品供应保障“四早”举措,做到早监测预警、早储备库存、早应急调度、早沟通协调。对临床必需且不可替代、存在较大短缺风险的药品进行定量储备,确定两家药企保障82种短缺药品供应。严格执行短缺药品监测预警“每月零报告”制度。

四、推进运营机制改革,提升医院核心竞争力。一是推进医院精细化管理。全面推行公立医院内部决策和制约机制,建立健全民主管理制度,重大事项集体讨论决策。组建运行医疗质量安全等专业委员会。加强预算管理,全面推进人员聘用和岗位管理制度。二是规范医疗服务行为。健全完善18项医疗质量安全核心制度,全面提升医疗内涵质量。建立控制医疗费用监测制度,规范医疗服务收费行为,全面实行临床路径管理和检查结果互认,科学控制医疗费用不合理增长。三是推动医院全面参与分级诊疗。组建城市医疗集团和县域医共体18个,建成紧密型医联体54个、市级专科联盟43个,所有政府办基层医疗机构全部加入医联体,实现公立医院优质医疗资源、专家服务“双下沉”,基层服务能力、群众满意度“双提升”。推动“互联网+医疗健康”建设,全市三级综合医院全部建成“互联网医院”,建立远程协作网13个,全市县域就诊率达92.58%。

标签:
责编:浦琼月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