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在江苏前列的常州体育医院如何给患者治病?
2021-05-17 14:36:00  来源:交汇点  
1
听新闻

《“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要通过“广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加强体医融合和非医疗健康干预,促进重点人群体育活动等方式提高全民身体素质”。近期,江苏省明显加快了体医融合的步伐。3月17日,江苏省体育局和江苏省卫生健康委签署体医融合战略合作协议,加快构建体育和卫生健康等部门协同、全社会共同参与的运动促进健康新模式。5月13日,交汇点记者专门来到常州体育医院,一探体医如何融合。

记者在医院二楼操房看到,教练正带着9位学员跳有氧操。29岁的市民钱晨,每周都要来这里上3节健身课。“之前也去过连锁品牌健身房锻炼过一段时间,但是感觉效果甚微。来到这里之后,医生结合我身体的实际情况给我开具了‘运动处方’,还有教练指导,护士全程看护,更专业、更有效、更放心。”钱晨告诉记者,他的日常工作需要大量应酬,这直接导致他年纪轻轻就有了“三高”。不过,在接受运动干预治疗,每周3次坚持参加健身课程以来,自己的身体明显比以前好了。

记者发现,学员们手臂上都戴着运动臂环,在操房的电子屏上,每位学员的心率、血压等实时数据都一一显示出来。在某个阶段,钱晨的心率达到140,屏幕上的数字立刻变红,一旁的护士马上示意他要放慢节奏,保持在有效心率区间继续运动。据悉,每位学员在开班前均测试了身体各项指标数据,钱晨的心率显示变红,表示他已经超出最大心率在运动,必须降低心率以减少风险。

钱晨参加的是常州市体育局开展的慢性病人群运动干预项目。针对高血压、糖尿病和血脂异常三类慢性病人群,通过医疗及运动专家的专业体质检测、身体机能评估等方式,为慢病患者量身定制运动方案并进行运动监测。运动干预项目包括健身有氧操、踏板有氧操、有氧单车、小器械力量训练以及健步走等运动形式。

常州市体育医院副院长刘云清说:“在我们这里,有区别于传统医院的一套治病流程。市民来此看病,医生会根据诊断结果,开具‘运动处方’,再由康复治疗师进行陪护治疗,给出科学健身指导,缓解运动损伤、慢性病痛。”刘云清介绍说,实验显示,运动干预对慢病缓解是很有效的。通过对500余名志愿者为期3个月的运动干预,有93%的超重肥胖志愿者、90%的高血脂志愿者、86%的高血糖志愿者指标均有明显改善。

据了解,从2016年起,常州市以创建全民运动健身模范市和运动健康城市为契机,将原本服务专业运动队的运动损伤及康复医疗资源面向社会开放,建成全省首家以运动康复为特色,以“服务全民健身、造福市民百姓”为服务宗旨的公立非营利性体育医院,包括首家体育医院综合门诊部、常州奥体运动与健康促进中心和青少年健康促进中心以及正在筹建的江苏省青少年运动能力发展研究中心,从而使“体医融合”实践探索走在全省乃至全国前列。自2016年3月对外开诊以来,门诊量以每年近30%的幅度增长,从最初的年门诊4700余人,到去年门诊量突破13000余人,累计提供超过45.6万人次的运动损伤诊疗及康复服务。医技团队也从2016年初的不足20人,扩大至80人规模,其中高级职称专家超过10人,骨干人才80%具有硕士以上学历,培养了一大批运动医学与运动康复专业人才。经过近五年努力,基本形成了集体质体能测试、运动能力评估、科学健身指导、运动损伤预防和运动康复医疗于一体的专业化体医融合促进健康服务平台。

在常州体育医院,过去参加健身课都是免费的,为了让患者珍惜参与机会,今年的项目不再全免费,而是采取先交费、完成运动干预课程后进行奖励的方式,每位完成项目的参与者最终只需700多元就能得到12周36节课程的科学指导以及一套运动监控设备。尽管从免费变成了低收费,老百姓的参与热情依然很高,300多个名额很快被一抢而空。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叶勇

标签:江苏省;心率;体育
责编:浦琼月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