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江苏将牢记“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的重大使命,坚持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和推进基层卫生高质量发展“两手抓”,突出内涵建设、能力建设和机制建设,强化医防融合,持续推动基层建设提档升级、基层服务提质增效。
一、把握“一个重点”。按照省定建设标准和指南,推进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农村区域性医疗卫生中心设置规范的发热门诊,社区医院及有条件的城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设置发热诊室,其他基层机构设置预检分诊点,充分发挥基层“哨点”作用。落实“村报告、乡采样、县检测”要求,加强基层疫情防控知识和核酸采样操作技能培训,确保做到应检尽采、操作规范、快速送检。加强力量配备,改善接种环境,确保完成新冠肺炎疫苗接种任务。
二、做优“两项服务”。一方面,深入挖掘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潜能。结合居民意愿,提供灵活多样的签约服务周期,不断扩大签约人群受益面。推进上级医院在基层设立专家工作室(联合病房),加强“大基层”体系建设,多渠道引入资源,扩充家庭医生力量。依托家庭医生工作室、家庭病床,将签约服务向社区和家庭延伸,在60%的县区推进实施预约上门、家庭病床等服务。积极引入商业保险,拓展签约服务筹资渠道。运用“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手段,助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另一方面,提高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管理绩效。将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补助标准提高到人均不低于88元。建立以服务数量和质量为主要结算依据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管理机制。推进慢性病管理中心建设,组织实施重点人群健康管理综合评估。以县(市、区)为单位,年内力争实现电子健康档案向签约居民开放全覆盖。
三、用好“三大抓手”。一是持续开展优质服务基层行活动。提高活动覆盖率,推动纳入管理的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面参与。提高机构达标率,年内达到国家基本标准以上及推荐标准的基层机构占比力争分别达到65%、20%。提高技术指导精准性,组织专家修订完善评估标准及条款培训课件。提高医疗护理安全质量管理水平,成立省级基层医疗质控中心,基层医疗质控体系覆盖到县区。开展依法执业培训和督查,推动医疗质量安全核心制度落地落实。二是加强基层适宜卫生人才队伍建设。有效落实卫生人才强基工程政策措施,对于成效显著地区,予以激励表彰。开展基层适宜技术师资培训,评选一批省级示范基层卫生人员实训基地,做好省定基层卫生适宜技术的培训和推广。加强乡村医生队伍建设,及时足额发放乡村医生各项补助。三是推进基层卫生信息化建设提档升级。年内基本完成基层卫生信息系统升级改造,实现数据字典和质控标准统一、平台功能升级,实现多场景医防融合、业务流程规范、业务指标集统一。建设基于电子健康档案的主索引系统,推进疾控、妇幼等专业公卫系统与区域健康信息平台数据实时对接,强化各级平台间跨层级共享、表单整合。建设省级基层卫生综合管理系统,推进居民健康档案“携身带”行动。
四、推进“四大建设”。一是深入推进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落实省六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全面推进紧密型县域医疗卫生共同体建设的实施意见》,强化地方党委、政府组织推动和利益导向机制建设的责任。全面推进县域医共体实体化运行,24个国家试点地区全面开展医保总额付费改革。开展县域医共体建设效果监测评价,加强监测结果综合运用,探索可复制、可推广模式。二是提高农村区域性医疗卫生中心建设水平。将建设80个农村区域性医疗卫生中心纳入省政府民生实事项目,按照二级综合医院医疗能力基本标准加强建设,完善综合健康管理服务平台,推进区域医疗卫生资源整合和网格化管理。三是全面推进社区医院建设。以县(市、区)为单位整体推进社区医院建设,所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都要参与,按照“有目标、有方案、有投入、有政策、有成效”的要求,进一步优化基层运行机制,落实机构补偿、人事聘用、考核分配等方面的重点政策。四是提升基层特色科室建设效果。“十四五”时期,不低于70%的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有1个以上特色科室目标。组织制定10种以上基层常见病多发病综合防治指南,继续扶持建设80个基层特色科室,新增一批基层特色科室省级孵化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