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大附属儿童医院着力缓解临床药品短缺问题
2020-11-30 10:12:00  来源:中国江苏网  
1
听新闻

一、加强短缺信息监测预警。一是在信息来源方面聚焦“供应”和“使用”两端。供应端上,重点把握药品供应的源头,建立与药品配送企业互联互通的信息沟通渠道,及时了解药品生产配送情况和配送企业药品储备情况,并据此提前预判药品供应趋势,在药品采购上做到未雨绸缪。使用端上,在加强本院药品供应情况监测的同时,搭建医院间药品信息共享平台,通过各医院及时发布、分享药品供应信息,了解药品最新动向,扩大药品信息采集面。二是在监测内容上聚焦价格的变动。定期梳理药品价格的变动情况,对于价格波动异常的品种,及时确认价格调整原因,对临床必需不可替代的药品提前进行储备。如10万单位注射用尿激酶,今年初的价格为一支约30元,历经两次价格上涨后,价格一度上涨到一支90、98元。因为年初对该药品已进行储备,10万单位注射用尿激酶在医院的销售价格仍然为每支34元,既保证了药品的供应,也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患者药费负担。

二、实施短缺药品评估替代。对药品监测中发现存在短缺现象的药品,由短缺药品管理工作组组织分析评估,对临床必需且不可替代的药品,及时将短缺情况进行上报;对临床必需且可替代的药品,按照安全有效、价格合理、保障供应的原则遴选替代药品。今年以来,共对5个存在短缺问题的药品进行遴选替代,有效保障了药品的临床供应。

三、区别药品性质分类储备。根据药品性质以及临床需求情况,对药品进行分类储备。对于急(抢)救药品,如肾上腺素、多巴胺、硝酸甘油、鱼精蛋白、硝普钠等药品,考虑到其临床必需、不能替代的性质,按照不低于医院3个月常规使用量进行定量储备,保证药品供应。对于易短缺药品,如普罗帕酮、新斯的明等,由于这类药品市场供应不稳定,经常因生产企业要涨价而发生短缺,在临床使用上又不可缺少,结合医院用药特点按照不低于医院1个月常规使用量进行储备,保证药品价格的平稳。对于季节性疾病治疗用药,如抗流感药物奥司他韦、帕拉米韦等,提前按照不低于医院往年同期半个月使用量储备,以满足临床诊疗用药需求。

标签:
责编:浦琼月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