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疫日记丨从发热门诊到“小汤山”
2021-08-25 19:52:00  来源:新江苏·中国江苏网  作者:孙骏 吴畅  
1
听新闻

8月24日,这是日历上再平凡不过的一天,对于我而言却已经是来到南京市公卫中心的第23天了,在这里的每一天,都是特殊而又难忘的日子。

冒着未知前行,踏上抗疫的“初征程”

我叫薛翔,是江苏省人民医院一名“感控护士”,在抗击新冠疫情期间,这个身份赋予了我特殊的责任和意义。去年年初那场突如其来的疫情,让很多老百姓认识了一个新名词——“新型冠状病毒”。临近春节,千万国人正要踏上返乡的路途,然而武汉的病例数激增,随即全国各地相继出现大量病例,疫情出现扩散,形势非常严峻。2020年1月24日,江苏省启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当晚,在和家人吃着年三十团圆饭的我,接到医院打来的电话,因为疫情防控需要,之前报名参加发热门诊的第二梯队需要提前上岗。大年初一,我简单收拾了几件衣物,和家人简短的道别后,就匆忙赶到医院,进行了十四天的发热门诊全封闭工作……回想当时,形势如何发展都是未知,但作为医务人员,我和我的同仁们深知自己的使命和责任,前赴后继奋战在抗疫一线。

驰援“小汤山”,再出发再战斗

在历经了全国凝心聚力抗疫、逐步复工复产到疫情常态化,这一年多以来,各地疫情虽也有间断报道,但都得到了及时控制。然而,狡猾的病毒丝毫不给大家松懈的机会,7月20日,新闻里突然报道南京禄口机场的工作人员常规核酸检测中发现了9例阳性,之后经历了几轮大规模全民核酸检测,南京每天都有几十例的新增病例,7月28日,扬州也开始出现了关联病例,形势严峻!

面对突发的疫情,科主任在科室党员群里号召党员同志积极报名参加抗疫预备队,我作为一名党员,更是一名有抗疫经验的战士,再次义无反顾的接龙报名。7月31日深夜11点多,李莉护士长突然来电,医院需抽调18名感控护士紧急驰援南京市公卫中心,我作为其中一员将随队出征。挂断电话,我立马连夜收拾行李。

8月1日早上八点半,18名感控护士在急诊门口集合,在院领导的殷切嘱咐后,即刻奔赴“小汤山”。到达驻地当天,全员就进行了穿脱防护服的培训并通过考核,第二天就来到新开的病区,投入到紧张的工作中。带队的王英护士长虽然长得小巧玲珑,但行事果断有魄力,张道权护士长虽然是个大男生,但是做任何事情都能考虑周全,事无巨细。来到病区第一天,他们就理清思路,制定出感控各个班次的工作职责和各岗位的督查表格。

我们是战友的感控“守护者”

本轮疫情如此凶猛,一个重要原因是由新冠病毒变异毒株“德尔塔”引发的,它的病毒载量高,传播能力和致病性也更强,显得更为“狡猾”。感控工作是抵御病毒一道坚固的安全防线,我们必须保证它的坚不可摧!

也许很多人都会认为“感控工作”,这没什么呀!那就大错特错了,我们18名感控护士可是责任重大呢!我们是所有进舱人员的“守护者”,为大家安全保驾护航。

在定点医院,感控工作主要分为舱内和舱外两部分。在舱外,有入口岗和督查岗,入口岗要登记所有进出人员的信息并测量体温,负责清洁区的空气、物表、地面的打扫和消毒;督查岗负责监督登记所有进舱人员防护用品的穿戴和各类物资的补充。在这里,经常听到的几句话就是“老师,您的口罩做了气密性测试了吗?”“老师,您的防护服检查过了吗?”这些话每天不知道要说多少遍,但我认为这是最暖心的话语。入舱前,还要再帮大家整体检查,并在大家的防护服上写上医院名称和姓名,和她们说一声“加油!”

舱内的工作分为一脱岗和内感,一脱岗在进入缓冲区后就要进行地面的清洁打扫和消毒,还有垃圾的处理,经过二脱间到一脱间,每一步的消毒都要严格认真的完成,不能有一丝松懈。在督查出舱人员脱卸防护用品时,“您的动作要慢一点”、“垃圾桶轻开轻关”、“出门前请您再次手消”,这是在一脱间经常听到的叮嘱。还有各类职业暴露的应急预案和处置流程也要熟练掌握。在上一班次的人员全部脱卸完出舱后,一脱班的人员就要进舱去督查手卫生的执行情况和护士站、治疗室的清洁消毒工作。

内感工作,那可真是个体力活啊!病区的走廊很长,拖一遍地下来就浑身湿透了,还有那走廊里的大垃圾桶,一顿饭后,垃圾桶里的垃圾就快有一人高了,再把它从垃圾桶里提出来,男生的体力都够呛!除此之外,还要进行病房、病区走廊的紫外线消毒,治疗车、病房门把手的消毒等等……

病区的感控工作职责清晰、分工明确,大家都认真对待,严格执行,没有一丝松懈,也没有任何怨言,因为大家都知道感控工作的重要性。

“疫”路坚守,风雨后终现希望之光

这段时间里,我们大家也曾加入过重症护理组,刘辉、陆艳艳、梅小员三位老师主动请缨加入到ECOM护理团队。我也曾加入到重症7组中,参与到危重病人的护理中。在这里,气管插管接呼吸机俯卧位通气、ECOM同时血透…几乎省内所有的危重症病例都在这里。

我负责的是一位73岁的扬州老奶奶,有高血压基础病,她是接受高流量吸氧的俯卧位通气患者,因为我和她同姓,所以她对我有一种莫名的亲切感,还会关心的问我“丫头,吃过饭没有啊?”“今年多大了啦?”“爱人是做什么工作的?”我拉着她的手,一一回答她的问题,并给她加油鼓气“奶奶,您一定要好好的,闯过这一关,争取早日转到普通病房和家人团聚!”她握紧我的手一直在点头!

现在,南京的疫情已逐渐得到控制,大家的工作生活也逐渐恢复正常,一切都将再次步入正轨。前两天在朋友圈里看到南京的天空出现了彩虹,让我想到了一句歌词“阳光总在风雨后,风雨过后有彩虹!”

广大的医务人员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了“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精神,电影《中国医生》里的主题曲歌词也表达出了大家的心声:我们不怕跨越风雨;我们不怕为自己加油;我们的坚守,扛起明天每一个等候;逆行者,用无畏去致敬灵魂!

——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 薛翔(记者 孙骏 通讯员 吴畅 整理)

标签:
责编:孙骏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