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医者在心,心正药真。医生以爱岗敬业、无怨无悔的奉献精神,成为守护生命的白衣天使。新江苏·中国江苏网聚焦坚守岗位、数十年如一日的江苏省名中医,展现医生们医病、医心的感人故事,向他们致以崇高的敬意。
“医为仁术,良医处世不矜名不计利,此其立德也;挽回造化立起沉疴,此其立功也”。在江苏省第二中医院脾胃科主任郑亮的心中,“恪守医道、心怀慈悲”这句家传医训是他作为中医立身处世的根本守则。从医的每一天里,郑亮始终为病人殚精竭虑,严格践行着这一格言。
十代传承,积淀百家所长
“在田间地头识百草,学药理,是我启蒙中医的开始。”郑亮出身于江南“广和堂”中医世家,先祖拜师乾隆御医黄元御。“心中知百草,方能成名医”是家中长辈常常叮嘱郑亮的一句话,每逢踏青、郊游,父亲总领着郑亮在一片绿意间寻找草药,讲解药性,还一同讨论验案验方。出于对中医的热爱和父亲的言传身教,郑亮亲自尝遍了200多种草药。
1979年,仅15岁的郑亮还没完全理解中医的价值,在高考填写志愿时犹豫不决。为了让郑亮坚定学中医的决心,父亲给他上了一堂令人动容的家史课。“父亲告诉我十代中医世家的历史,还给我讲了爷爷是一位非常爱国的开明绅士,为了保家卫国尽心尽力的故事。让我知道了,做医生在治病救人之外,还有许多勇于承担社会责任的担当。”这时,郑亮感到中医不仅仁术济世,还满含一腔为国奉献的热血。于是,他选择进入南京中医学院(现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系学习。
郑亮在日本与导师おさめ(纳光弘 日本医学界泰斗人物)教授、师母的合影
窥得中医一隅后,郑亮感到学海无涯,先在南京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硕士研究生班跟随著名脾胃病专家单兆伟教授深入学习,后在日本国鹿儿岛大学医院学习,还在南京海军医院、南京市鼓楼医院、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进修学习西医技能。凭着多年对中医的热爱,郑亮在脾胃病方面稳扎稳打,总结出一套既继承中医精髓,又颇具特色的治疗经验。
郑亮与金实老师(中)、沈光老师(右)合影
“和”“运”之道,调理脾胃疑难
在从医的37年中,郑亮坚持传承家族及名老中医的学术思想,对脾胃病及内科疑难杂症有着独到的思路和经验。在学术思想上,郑亮提出治疗脾胃病应当以“和、运”为大法,他认为脾胃病病理特点是脾虚、湿阻、气滞,病机多有脾胃不和、肝胃不和、肝脾不和、胆胃不和等,结合各自的病证,运用调和脾胃、寒热平调、虚实兼施、升降并举的“和法”至为重要。
“欲健脾者,旨在运脾,欲使脾健,则不在补而贵在运。”在理解名中医江育仁教授的思想后,郑亮继承单兆伟教授孟河学派用药“轻、灵、运”的特色,杜绝一味的进补,而是以中药调理,运脾开胃,从而强气血生化之源。基于此,郑亮对对消化科的危急重症,如消化道大出血、急性重症胰腺炎、肝昏迷等,提出的中药精准干预治疗系列方案,提高了救治的成功率。
郑亮研创的温中和胃汤、健脾消癥汤、利胆溶排汤、三仙汤、獐宝八珍散等经验方都取得了良好疗效,在临床被推广使用,且部分配方己开发成院内制剂或获得国家专利。
不仅如此,曾领略过西医特色的郑亮认为,利用现代西医技术去洞察病人的五脏六腑,精准抓住病灶所在,能帮助中医药在治疗阶段发挥更有效的作用。他还精于胃肠镜操作,能娴熟地进行3级以上内镜下手术及急救治疗,为救治消化科疑难、危重病人,奠定了坚实的技术基础。
脾胃为本,让中医文化扎根基层
“四季脾旺不受邪”,基于中医里脾胃是后天之本的理论,郑亮在中医特色十足的“治未病”方面,也体悟出一番独到见解。“中医的优势在于治未病,预防应当重于治疗。”郑亮提出“养生首当调脾胃”的养生学新观点,以脾胃为本,固护脾胃。
“在这方面,中医不仅要向后看,更要向前看。”中医在疾病治疗上已有无数大家前仆后继,而在前期病症预防上还有许多施展空间。为此,郑亮每次看诊时,都下足了功夫嘱咐病人用药之外的道理,从生活起居到舒展心情,但凡是影响病人健康的因素,郑亮都会一字一句地将中医理念讲解清楚。“耐心倾听,抓住主诉,追溯病源,谨慎用药。”郑亮时刻以这十六字约束自己,尽力做到对每一位病人负责。
作为江苏省第二中医院脾胃科主任,郑亮率领全科创建了江苏省重点专科,为学科建设及临床、教学、科研作出了重要贡献。不仅如此,让中医药进社区,将中医文化扎根民间,是郑亮近期不懈努力的方向之一。以家乡高淳为起点,郑亮助力建设中医药种植体验园,打造一方宁心静志的养生安城。
【名医名方】加味抑肝散
组成:嫩钩藤10g(后下)、醋柴胡8g、制香附10g、炒枳壳10g、当归10、川芎10g、炒白术10g、茯苓10g、炙甘草5g。
功能:疏肝解郁,理气和胃。
主治:脾胃病之肝气郁结
用法:每日一剂,水煎分2次服用。
方解:抑肝散出自《仁斋直指方》,阐明于《保婴撮要》,原方由软柴胡、甘草、川芎、当归、白术(炒)、茯苓、钩藤钩等组成,功用为抑肝健脾,清热解痉。主治肝经虚热发搐,或痰热咬牙,或惊悸寒热,或木乘土而呕吐痰饮,腹胀少食,睡卧不安,小儿夜啼、不眠。国内外学者对抑肝散的研究开发,己突破了原方的应用范围,具有深度和广度。名古屋大学祖父江元教授认为:抑肝散能有效治疗周边症状的妄想、幻觉、多虑、不安症、焦燥、睡眠障碍、摄食障碍,给药2周就能缓解,方中钩藤能强力抑制神经介质的释放;日本东北大学大学院医学系荒井启行教授则认为抑肝散尤其适应于老年症候群,对于体质虚弱、神经过敏、易怒、焦燥、不眠及更年期障碍的效;冈田正直先生用抑肝散加陈皮半夏汤和甘麦大枣汤对水浸大鼠胃集合微静脉的影响的研究后,发现有明显的改善作用,从而可促进胃的消化吸收;矢数道明著《汉方临床治验精粹》书中详细介绍了用抑肝散加陈皮半夏治神经过敏症、躁郁病患者。栗原久·他氏的观点,抑肝散等可用于男女性更年期的临床综合症状。国内牛学恩教授研究显示,当患者情绪忧郁、恐惧或易怒时,可显著延缓胃的消化与排空,结肠运动也明显受到抑制。更年期症候如上腹部不适、厌食、反胃、饱胀、咽喉有异物感、腹痛、腹泻或便秘、胸闷、抑郁、情绪易波动等,亦常因于抑郁症,而中医辨证肝郁气结、脾胃虚弱是主要的症候,抑肝散能抑肝健脾,镇痉镇静,故可选择加减使用。钩藤为君药,其性辛凉,善清热平肝,泄肝内之相火,与诸药合用,共奏疏肝解郁、理气和胃、养血活血之功;柴胡入肝胆经,其味辛苦,既能疏肝解郁,又能透邪升阳,使肝气条达,为臣药;炒白术、茯苓健脾和胃,以防木病及土而生痰湿,使脾胃运化有权,营血生化有源;当归、川芎甘温质润养血柔肝,川芎还能活血祛瘀,行气止痛,为血中之气药,二者合用既能柔肝补血又能行气止痛;香附、枳壳行气止痛,柴胡配枳壳一升一降,能升清降浊,恢复人体气机升降出入之协调平衡;炙甘草调和诸药,为使药。
此方己经过多年临床实践和实验研究,疗效显著,己成为南京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的院内制剂广泛应用。
加减:若肝郁气滞之郁证明显者,可加贯叶金丝桃、八月扎、绿梅花;脾气虚者,加党参、生晒参;中气不足者加炙黄芪;阴虚者,加麦冬、玉竹、沙参;舌苔厚腻者,酌加法半夏、陈皮、苍术、砂仁、炒薏苡仁;呕恶反胃者,加姜半夏、姜竹茹、生姜;舌苔黄腻者,加黄连、黄芩;大便秘结者,可加麻仁、郁李仁、大黄、决明子;脾虚便溏者,加炒薏苡仁、山药、白扁豆、马齿苋;久泻者,加石榴皮、云母石粉;痰气互结咽喉者加点地梅。
新江苏·中国江苏网记者 童棹凡 孙骏 实习生 王文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