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市中医院专家团义诊 第一锅“挂旗”膏方出炉
2020-10-23 21:34:00  来源:中国江苏网  
1
听新闻

  中国江苏网讯 记者黄镇 通讯员张明 “过去,老百姓开膏方是为了治病;现在,老百姓的生活幸福指数高了,膏方逐渐成为当下人们养生调理,冬季进补的流行方式。”江苏省名中医、南京市中医院肾病科主任医师孔薇告诉记者。10月23日一大早,南京市中医院正式开启新院区第一锅膏方的熬制。

  膏方作为中医传统进补的一大剂型,南京市中医院 “金陵膏滋”流传至今已有百年,因讲究辨证论治、“一人一方”,具有调理、滋补、治疗三大作用,深受市民喜爱。

  中医传统膏方对制作工艺要求非常高,需要“精心熬制、冬竹搅拌”,从煎煮、过滤,到浓缩、收膏,都有一套标准化流程,需要严格遵循。“好的膏方可以看到挂旗,可以滴水成珠。膏汁呈挂旗状,就说明膏方熬制的浓度适中,既没有太浓稠,也不会太稀。”南京市中医院药学部主任夏勤边搅拌边说,“挂旗”是用竹片在膏里搅拌后拿出来,膏药会像一面旗一样挂在竹片上。“滴水成珠”则是收膏时,取一点膏滴在水中而不会溶化。

  在南京市中医院就有专门的药师负责膏方药材的选择,确保药材的质量。选用了道地药材后,膏方制作的程序一点都不能少。

  精选的道地药材浸泡适当时间,然后加入5-10倍量的水,在蒸汽夹层锅里煎煮两个小时,之后取药汁去渣。南京市中医院首席制膏师杨炳火说,反复煎煮两次后,将所有的药汁放在桶内,沉淀12个小时,再用中火慢慢浓缩。最后一步就是加辅料收膏了,比如加入冰糖、阿胶等。实际上,最初煎煮时,锅里的水大概有8万毫升,到最后成稠状药膏,只有不到2000毫升,“缩水”了40倍,药品的精华全在膏方里了。且膏方制剂的生产应该对相关从业人员的资格、制作工艺的流程、中药材的把关、加工场地卫生条件、基本设施、成品的消毒灭菌包装、膏方的性状、质量的抽检等方面予以规范,才能保证市民可以放心地服用膏方。一些“速成膏方”,其实都不能被称作膏方,夏勤介绍,制作上偷工减料不仅使膏方口感不纯正,也会对药效带来负面影响。熬好膏除了严格按照膏方制作流程外,还需增设静置沉淀环节,在收膏前,将所有的药汁放在桶内,沉淀12个小时。因为药材煎煮后的煎液会混入一些杂质,通过沉淀可以使得药汁更为纯正。

  记者在门诊大厅发现,不仅南京本地市民过来定制膏方,闻讯赶来的外地居民也不在少数。“我脾胃虚,别的没有什么问题,就想过来调理调理。”来自句容的王女士不到八点就来排队了。南京的朱女士目的很明确,“我皮肤暗沉,就想通过膏方来让皮肤健康,红润。”皮肤科石红乔建议说,膏方不同于保健品,会根据朱女士的情况,量体裁衣,开具一剂辩证精确的养生滋补膏方,让她变美。

  “膏方以补虚为主,需要空腹服用,便于吸收。一般早上服用一次,每次以一片或一勺为单位。待一周较为适应后,可增加至一天两次,早上空腹吃一次,晚上睡觉前吃一次,服用周期大约是一两个月。”孔薇提醒,吃膏方的这段时间应忌食生冷、油腻、煎炸、海鲜、辛辣及不易消化的食物,以免妨碍脾胃消化功能,影响膏剂吸收。

标签:
责编:黄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