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医者在心,心正药真。医生以爱岗敬业、无怨无悔的奉献精神,成为守护生命的白衣天使。新江苏·中国江苏网聚焦坚守岗位、数十年如一日的江苏省名中医,展现医生们医病、医心的感人故事,向他们致以崇高的敬意。
作为中医药事业的践行者、弘扬者,陈光明始终秉承一颗赤诚之心,为之着迷、痴迷;作为一名儿科医生,他孜孜不倦,用专业和爱心为数不清的患儿解除病痛;作为国家重点专科的“掌舵人”,他勇于创新,开拓进取,为中医儿科的发展竭尽全力。
从将信将疑到坚定不移
说起结缘中医,陈光明笑称是“误打误撞”。1982年,17岁的他因机缘巧合填报了中医专业,那时并不知道此后的人生会和“中医儿科”如此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虽然大学的时候学习非常认真,但因当时中医在很多人眼中是不折不扣的“慢郎中”,自己对中医也没有太深的体会,所以一直抱着将信将疑的态度。
直到毕业后在儿科工作5、6年,陈光明才算真正步入中医之门,这得益于“师傅领进门”。当时,盐城市中医院儿科名医李乃庚被评为第二批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由于勤奋好学、基础扎实,陈光明被选为学术继承人。在随后跟师学习的3年中,他每天临诊抄方,收集整理医案,对中医有了更加全面、深刻的认识,自己也小有所得,在此基础上开始发表学术论文。
2009年,陈光明被列为全国第二批优秀中医临床人才,借助研修项目,他广拜名师,博采众长,得到熊继柏、李今庸、路志正等多位中医大家的指导,在他们仁心仁术的感染下,自己也更加坚定了“一条路走到黑”的信念。
临床出真理 疗效见功夫
在跟随国医大师熊继柏学习的过程中,陈光明对熊老一再强调的“中医的生命力在于临床”尤为印象深刻,并将“临床出真理,疗效见功夫”作为自己的从医格言。在他看来,只要辨证准确,对症下药,调护得当,中医在儿科疾病方面大有作为,往往效如桴鼓。在多年的临床实践中,他也一直坚持“能中不西”“能口服不输液”“能外治不内服”的原则。
多年前,盐城新兴镇龙桥村有一位姓董的7岁儿童,因抽筋昏迷一个多月,处于植物人状态,到很多大医院看了都没有效果,连省会儿童医院都回绝了这位病人。在邻居推荐下,家人带其来到了盐城市中医院儿科。出于医者的仁心,在难题面前,陈光明并没有对这位患儿置之不理。他通过仔细探索病因、病机,结合当时夏季暑热的气候特点,认为该症状为中医上所讲的暑温病。于是他便大胆采用纯中医治疗方法,通过中成药醒脑静注射液静脉滴注,结合按“痰、热、风”辩证应用中药汤剂鼻饲,没想到,入院第5天孩子突然苏醒,开口喊了声“爸爸”,再过一星期便能完全下地走路,良好的治疗效果让家人逢人便叹中医的神奇。
对“不肯服药之人,不能服药之症”,陈光明坚持“良丁不废外治”,不断探索应用传统中医外治法防治儿童疾病,自创“感冒外洗方”治疗儿童感冒,“迎香贴”治疗儿童多种原因引发的鼻塞,“督脉刮痧”治疗外感发热,“热熨疗法”治疗儿童寒性腹痛等外治法,这些方法深受患儿及家长的信赖。
诊疗之余,陈光明潜心钻研,将自己的心得感悟通过学术论文、学术会议与同行交流分享,在核心期刊、省级以上期刊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主编、参编儿科专著5部,获盐城市科技进步奖一、二、三等奖,主持参与省、市级科研课题6项。曾多次参加江苏省中医药管理局主办的中医适宜技术培训班讲学。同时担任江苏省中医药学会儿科分会副主任委员、盐城市中医药学会儿科分会主任委员、世界中医联合会儿科分会理事,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儿科分会常务理事,中国民族医药学会儿科分会常务理事等职务。
行医三十余载 不忘“光明”初心
医生是个苦行当,儿科医生更是辛苦,儿科也被俗称为“哑科”。正因为如此,很多人不愿意从事这个行业,然而,陈光明一干就是33年。
“孩子生病痛苦的表情尤其让人难过,看到他们恢复笑容、解除病痛是我最开心的事情。”陈光明说,尽毕生之力,用传统医学护航儿童健康是他一生的追求。
医以济世,术贵乎精,无论是曾经默默无闻,还是声名远扬,陈光明对待患者从来都是一视同仁,从未在患者面前摆过架子。诊疗过程中,他没有将儿童疾病简单作为成人疾病的减缩版,而是结合孩子的性格特征、成长特点,努力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面对患儿,他每天说得最多的就是“宝宝别怕”。他的诊室、办公室甚至还准备了许许多多小玩具。
为了更好地服务患者,陈光明高度重视全科整体业务素质提升和品牌建设,将大部分业余时间都投入到了科室发展上面。在担任科室负责人的27年间,他始终兢兢业业、以身作则、担当进取,在科室学术带头人李乃庚、李志山的指导下,带领全科同事不断取得新的突破,盐城市中医院儿科1994年成为盐城市第一批临床重点专科,2002年成为全市首家省级临床重点专科,2013年成为全市唯一国家临床重点专科(中医专业),2017年成为江苏省中医药重点学科,培养了一大批业务骨干。他还通过积极举办国家级、省级继续教育项目、开展科研协作等,加强与省内外同道交流,不断扩大科室影响力,使盐城市中医院儿科成为享誉盐阜、影响省内外的品牌科室。
【名医名方】益肾消癜汤
组成:生地黄10g,熟地黄10g,山萸肉10g,枸杞子10g,补骨脂10g,仙茅6g,仙灵脾10g,龟板20g(先煎),当归10g,鳖甲20g(先煎),茜草10g,旱莲草10g,甘草5g。
功效:益肾填髓,凉血消斑。
主治:儿童紫癜(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阴虚内热证。
症见:皮肤黏膜紫斑色暗红,下肢尤甚,时发时愈,鼻衄齿衄,便血、尿血量大,色暗红;伴咽干口燥,五心烦热,潮热盗汗,腰膝酸软,舌质红,少苔或光苔,脉细数或弦细数,多见于病程较长者。
用法:每剂水煎2次,合并约300毫升,分次温服。<3岁,3日服完,3-6岁,2日服完,>7岁,1日服完。
方解:方中生地黄、熟地黄、山萸肉、枸杞子、补骨脂取益肾地黄丸意,滋肾育阴,以制相火为君;龟板、鳖甲为血肉有情之品,取其咸寒入肾,益精生髓为臣;仙茅、仙灵脾、当归温补脾肾,鼓舞肾气,取阳中求阴为佐;茜草、旱莲草入血分,取凉血消癜之意,甘草为使,味甘性平,助益肾凉血,调和诸药。全方共奏益肾填髓,凉血消斑之功。
加减:伴腹痛者,加白芍、金铃子;下肢肿胀疼痛,加川牛膝、忍冬藤;肉眼或镜下血尿,加白茅根、小蓟炭;汗多者,加黄芪;口干者,加麦冬、天花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