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化市中医院]朱杰
和脾散结方
2021-09-17 14:35:00  来源:中国江苏网  
1
听新闻

和脾散结方

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病因多端,朱杰认为小儿形气未充,脾常不足,易聚湿生痰,邪滞于中,蕴结腹部,和降失司,经脉拘急,“不通则痛”,若迁延日久则中焦虚寒,气血不足以温养,“不荣则痛”。朱杰向读者推荐“和脾散结方”,可调和脾胃,消肿散结,经络通则腑气畅而诸症自愈。

组成:桂枝10g,炒白芍15g,炙甘草5g,生山药30g,炒白术10g,鸡内金5g,玄参6g,浙贝母10g,生牡蛎20g(先煎)。

功能:调和脾胃,消肿散结。

主治: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脾胃虚弱证)。

症见:腹痛绵绵,时作时止,以脐周为明显,痛剧或伴恶心呕吐。B超提示“腹腔淋巴结肿大”。面色少华,形体羸瘦,食欲不振,夜寐汗多,舌淡苔白。

用法:以上剂量用于7岁以上患儿,7岁以下酌减。每日1剂,水煎200mL早晚分服,或少量频服,连服半月—1月。

方解:方中桂枝、白芍、甘草是桂枝汤的核心药物。桂枝汤滋化源,调气血,和营卫,调阴阳。有“天下第一方”“群方之冠”之美誉。桂枝配甘草,辛与甘合,化气和中;白芍配甘草,酸与甘合,缓急止痛。山药、炒白术、鸡内金为张锡纯《医学衷中参西录》开篇第一方资生汤中的三味“不可挪移之品”,白术健脾之阳,山药滋胃之阴,鸡内金化有形之郁积,有阴生阳长,阳生阴应,阴阳兼补,气血并生之妙。玄参、浙贝母、生牡蛎出自程国彭《医学心悟》消瘰丸,功擅滋阴清热、解郁化痰、潜阳软坚。综上,本方实为桂枝汤、资生汤、消瘰丸之合方,乃健运脾胃、润养胃阴、寓通于补、标本兼治之剂。以清灵之方药拨清灵之脏气,冀脾运得健而胃阴来复,气机畅通而痛止肿消。

加减:若有呕吐,加半夏、生姜和胃降逆;泄泻去玄参、浙贝母、生牡蛎,加茯苓、猪苓、泽泻利水渗湿;便秘加瓜蒌仁、生白术润肠助运;痛剧加延胡索、木香行气止痛;肿甚加莪术、蒲公英活血消肿;手足逆冷加柴胡、枳实透邪解郁;面苍唇淡,加大枣、当归益气养血。

标签:
责编:邱雪莲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