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天坐诊,中午和傍晚休息时间则上门巡诊,为居民建立健全健康档案,即使周末休息在家,仍心系病人……作为一名家庭医生,南京市玄武区兰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何微微每天的工作忙碌而琐碎。她和她所带领的家庭医生团队,用脚步丈量着责任,用汗水浇灌着使命,穿梭于家家户户,打通居民看病的“最后一公里”。
平凡岗位上的“贴心人”
“我是东南大学社区的居民,我先生高龄脑梗,处于失能状态,长期以来,我的心情很焦虑。自从建了家庭病床,何微微医生和小周护士,无论是天寒地冻,还是风雨交加,总是按时上门巡诊,忙个不停……”今年4月,一封声情并茂的感谢信被送至兰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办公室,看着老人字里行间透出的信任和肯定,周围同事纷纷点赞。
家住兰园的王阿姨老伴因脑梗长期卧床,有时候会有尿潴留的现象。为此,他们在邻居的推荐下,找到了何微微,成功签约了家庭医生,为老人建立了家庭病床。
“为了尿检更准确,她们每次都是不怕辛劳,及时骑车把尿液送到医院化验。何医生总是根据病情的不同,指导护理和饮食起居中需要注意的事项。”王阿姨介绍,有一次先生发热,与何医生电话交流了病情后,她仍然不放心,门诊病人多,她就利用下班休息时间上门看望诊疗,即使周末休息在家,仍心系病人,多次电话了解病情。当得知我先生需要更换胃管时,何医生热情地帮助我们联系张洁护士,并安慰我们不要着急、放心。张护士严格的消毒程序和熟练的操作过程,让我们十分宽心,她还传授了插胃管病人注意口腔常保湿的方法,减轻了病人痛苦,令我感激不已。
“很多时候,作为病人的亲属没想到的细节,她们都考虑到了,真正不是亲人胜似亲人。能遇到处处为病人着想的好医生,我们感到非常幸运。”王阿姨感动地说。
何微微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作为一名医生,我希望可以为更多的患者服务,有一分热就发一分光,有一份能力就担起一份责任”。既然选择这个职业,那就要力争做好,做一名老百姓信得过的“家庭医生”。
满腔热忱,看病也医“心”
何微微说,有时候,居民,特别是老年人需要的其实很简单,一句身体如何的问候,一次血压血糖的上门测量,他们就能感受到家庭医生实实在在的作用,他们的健康就有了保障。
今年62岁的潘阿姨,刚刚退休不久的她在一次就诊过程中,被诊断“脑动脉瘤”。得知病情后,潘阿姨非常恐慌,紧接着就觉得自己身体一天不如一天,甚至出现了一系列的躯体不适症状。在一次义诊活动中,潘阿姨找到了何微微。
“因为潘阿姨碰巧是东南大学社区居民,在交流过程中,发现老人对于患有‘脑动脉瘤’这一疾病感到十分焦虑,总觉得身体不舒服,但具体又说不出来,为了缓解老人的情绪,我当时就给她留了电话,并叮嘱后面如果有什么身体不适,可以电话联系。”何微微介绍,刚开始潘阿姨确实会打电话,甚至夜里也会,通常我都会在电话给她做一些心理疏导,让她试着管理情绪。后来通过咨询了解,给她点对点转诊至上级医院的脑外科及心理科接受了进一步的诊治,现在明显有好转。“现在潘阿姨只要来到社区医院,总会找我说几句,还经常会说‘只要听到我的声音就觉得特别安心’。”
签而有约,家有“医”靠
记者发现,在兰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科门诊,前来找何微微医生的患者还真不少。量血压、听心肺、测血氧……技术娴熟利落,亲切的话语、笑盈盈的态度,让人如沐春风。“谢谢何医生!”她总回复说“不用谢,这是我们应该做的,是我们的职责所在”。
张老师第一次为家庭医生团队点赞,源自一次“试探”。何微微与独居的张老师相识时,得知她患有心脏病,检查指标经常不稳定,便为其制定了治疗方案。张老师是一名老教授,喜欢分析总结病情及治疗方案,对基层医院的医生有些“不放心”,暗暗将方案与三甲医院的治疗方案进行对比,“你们说得跟专家的基本上一样,治疗方案也一致。”最终,她毅然选择了签约。
何微微告诉记者,今年年初,玄武区兰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引进了玄武智慧医疗平台,让家医服务更加精准高效。当基层医生遇到疑难问题时,平台实行“三级专家会诊制”。有一次,张老师的病情出现变化,团队在治疗上也犯了难。最终,双方决定使用玄武智慧医疗平台的线上会诊功能,通过专家会诊,分析出了发病原因并制定了方案,张老师又一次为团队竖起大拇指。
何微微所负责的东南大学社区,居民学历普遍较高,遇到问题喜欢钻研。为此,团队专门定制了服务方案,以“统、分”结合的方式组织活动,“统”是定期在社区集中开展讲座,如中药如何吃、药材如何辨识、饮食的中医调理等,在此过程中,他们与居民切磋心得,答疑解惑;“分”是为有需求的居民量身定制方案,团队每一次拜访签约居民都会做足准备,健康检查、问诊答疑、捕捉病因……让居民认可,做到签而有约。
“从焦虑、怀疑,到信任、依赖,‘问问何医生’‘找一下小周’这已成为我们在家经常说的一句话,她们是我们健康的管家,是我们的医生朋友。”王阿姨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