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大篷车”为基层送来好医生
2024-07-24 09:28:00  来源:新华日报  作者:蒋明睿  
1
听新闻

“我宣布,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健康大篷车+专科轻骑兵’巡回医疗行动,正式启动!”

2021年的夏天,在南京八卦洲社区,时任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院长、现任党委书记的顾民为医院强基层、送健康的医疗行动“一锤定音”。

那时没人敢肯定地说,这辆“大篷车”会跑多远、跑多久。

如今三年过去了,截至今年7月,这辆健康大篷车行驶了3万公里,派出医务人员2130人次,到访了213个社区。

新时代“赤脚医生”

解决看病“最后一公里”难题

“大篷车+专科轻骑兵”的想法并不是凭空而来。

顾民回忆,2019年6月,南医大二附院与栖霞区人民政府开展“院府合作”,在有机会更深入走进基层后,他们发现了基层的真实情况和真实需求。

以栖霞区为例,栖霞区地域宽广,常住人口近80万,离主城区虽然不远,但是大型三甲医院资源较少,很多社区的居民想到大一点的医院就医至少需40分钟车程,优质医疗资源的可及性比较差。一次到八卦洲岛调研的机会,顾民发现这里仍保持着自然田园特色,岛上只有孤零零的一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老百姓想到最近的大医院去,要驱车十几公里出岛。不少老人更因为“嫌麻烦”而忍下病痛。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为了给广大农村百姓提供医疗服务,“半农半医”的赤脚医生出现,他们走家串户发药、上门看诊、讲解预防知识,是救死扶伤和医者仁心的集中体现。虽然随着农村医疗进步,赤脚医生退出历史舞台,但赤脚医生的精神并不能丢。

“我们能不能做新时代赤脚医生?用巡回医疗的模式解决百姓看病‘最后一公里’的问题。”秉持着这样的追求和价值理念,“健康大篷车+专科轻骑兵”的想法有了雏形。

百姓最需要什么?简单的疾病能不能在家门口解决?经过多方调研和论证,最终以眼科、耳鼻喉科、皮肤科、妇科、儿科等几个常见病所在专科为核心,用车辆装载简单的检查设备,“健康大篷车+专科轻骑兵”应运而生。

“以往的义诊很多,但每次出去都是以咨询为主,没有检查设备,医生就像‘失去了眼睛’。”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眼科副主任医师吴信金还记得,第一次带上设备到社区,很多百姓都耳目一新,问这是什么新型“移动医院”来了?

正是因为有了检查设备,更多百姓得到了详细的检查。一位患者眼睛一直不舒服,但迟迟拖着没有就医,吴信金为其检查后发现她同时患有白内障和青光眼。青光眼如果到了急性发作期,眼压升高很容易导致视神经萎缩,耽误治疗甚至会导致失明。“幸好检查出确切的结果,患者在我们的劝说下到医院进行进一步治疗。”

耳鼻喉科副主任医师金芳对一位患者也印象深刻。前不久,“健康大篷车”开往江北泰山街道某社区,一位60多岁的女性患者告诉她,自己反复严重的鼻塞、流涕症状已近十年,鼻腔完全不能通气,跑遍南京各大医院就诊,只能偶尔用喷鼻剂解决鼻塞问题,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金芳诊断其为变应性鼻炎,她建议患者先用药观察再制定详细的治疗方案。金芳当即通过随车系统现场开药,并给患者留下联系方式。

没想到的是,两周后,患者主动来医院找到金芳,表示经过规范化治疗后症状得以缓解,希望能继续通过治疗,彻底解决问题。一次社区里的偶然相遇,解决了困扰十年的难题。

困难和麻烦医院来担

把方便和省心留给老百姓

有医生、有桌椅,一场义诊也许就可以成形。

但开一辆车去义诊,并不如想象中简单。

车太大,设备太重,在有的乡间小路无法转弯。车太小,又没有足够的空间摆放设备。

现在每周固定驶入各个社区的这辆大巴车,已经是多次升级改造后的3.0版本。

从前面走上这辆大巴车,右手边司机后方的挡板处,挂设了一张视力检查表,中间隔着几处座椅,刚好保证2.5米外的座位直对着视力检查表。这里既是检查区,又可以根据情况变为等候区。左手边则是导医台,配有电脑和刷卡设备,可以刷医保卡买药、办理入院。再向后一步是放置着眼底裂隙灯等设备的眼科检查区。越过后门,车体中后部是耳鼻喉科综合治疗台,大巴车尾部横放一处平床,可供患者躺着做B超、心电图等检查,配有帘子保障私密性。

“小到一个插座,一个座位的方向,大到设备架设、仪器固定,每一处都是反复讨论修改的结果。”南医大二附院医务处负责人李全朋说,一辆能满足诊疗需求的车不是将座椅拆掉、仪器搬上去这么简单。电线线路、区域布局都需要设计,前后改了多次,每一次修改后都要请专科医生上车试用,根据他们的需求再请专业公司改进。

“健康大篷车”使用一段时间后,又发现很多患者即便完成了检查,但出于各种原因没有及时用药或治疗,便运用5G互联网技术实现电子病历、远程心电、医保支付以及基于音视频设备的远程会诊等功能与院内系统无缝对接,患者想要购买药品可以直接“下单”,等待快递送药品上门。还开通了免挂号费绿色就诊通道,真正做到了“上车即入院”。

“发现问题就解决问题。”在顾民看来,“健康大篷车”代表的是一种新的服务理念和模式,需要新的技术支撑,遇见任何问题不怕,在工作过程中不断完善、不断优化是一种常态。

李全朋介绍,目前共有11家社区及单位加入“健康大篷车”医疗服务党建共建签约,合约每三年签订一次,每个月保证到各个社区一次。算下来,医院目前每周至少要通过“健康大篷车”进社区2次。

7月11日,“健康大篷车”开进汇虹园社区,正逢暴雨天,医生们的义诊区搬进了社区好邻里中心超市出入口处。社区书记刘成龙显得有些不好意思,连说“条件简陋了些”。他手上拿着的,正是与南医大二附院签订的下一个三年的合作书。“之前也偶尔会有医院来义诊,可保证每个月都来,并且一直坚持这么多年的就只有二附院一家。”

刘成龙说,社区覆盖人口16000人,居民主要以拆迁安置户和家庭相对困难的人群为主,很长一段时间以来附近只有一家社区医院。“健康大篷车”把好医生送进社区,给百姓带来了不少便利。

“不论是在门诊,还是在‘健康大篷车’,对我们而言在哪里都是服务患者。”不问环境简陋、不计较个人得失,在采访中,吴信金等一批医生都给了相似的回答,每一次送医上门,如果能帮助一些患者解决病痛,在社区开展广泛的健康宣教,就足以是一件“值得骄傲”的事情。

真心实意带来真绩实效

高举公益性大旗一直“在路上”

在顾民的定位里,“健康大篷车+专科轻骑兵”的概念一直很清晰,并非表面上看起来的“义诊”这一件事,而是通过把义诊送到百姓和基层医生身边,来完成大型公立医院“强基层”的责任。

全面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强调要坚持预防为主。预防既是早筛、早诊,也是患者自身健康素养的提高。“健康大篷车”做了很多健康宣教,也通过这一载体培养基层医生。疾病“防治康”的主要环节在社区,而社区以全科医生为主,专科实力并不强劲。全科医生对某些常见的专科疾病知识从何而来,就需要医院的专科医生进行指导。在很多“健康大篷车”不开下去的时候,线上与基层的交流也没有停止过。院感联盟、药学联盟、高血压联盟、糖尿病联盟,南医大二附院通过很多“看不见的网络”与基层社区保持常态化的联系。最终形成全科横向为“面”覆盖基层,专科纵深为“点”服务百姓的模式,为分级诊疗模式的真正实现做铺垫。

每次出车要动用医务人员近10人,每周至少两次下社区,出人、出力、出物,“健康大篷车”的“性价比”高吗?顾民严肃地回复,在公立医院高举公益性大旗这件事情上,不能谈“性价比”。医院看重的是通过这样的公益行动,为医生创设了到基层接触患者的条件,“百姓为什么说看病难、看病麻烦,做医生的不去了解,怎么能真正做到以患者为中心?”顾民总结,正是让医生走到百姓身边,才生出真情实感,感知到百姓需求,才能有真心实意、激发真才实学,最后通过真抓实干,“健康大篷车”才能产生真绩实效。

在门诊诊室看诊,因为时间紧张、患者多,医生能分给每一个人的时间并不多。但是在“健康大篷车”,医患之间的气氛发生了变化,更像是老朋友、像是家人,对话更放松,也充满了人情味。在顾民看来,这样的模式也更好地激发了医生对患者的人文关怀,提醒医生和医院在组织流程架构管理上,真正从患者视角出发。

下一个三年,“健康大篷车”会是什么样?顾民给了一个开放的答案:老龄化社会程度不断加深,医疗和科技也在进步,足以想象在不远的将来原有的就医模式很可能被打破,从解决“最后一公里”到解决“最后一米”的难题,公立医院要先做表率和探索。“我们为何不去做先行者?探索未必会成功,但我相信探索路上一定会有收获。”

标签:
责编:王玥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