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节|收藏这份前列腺癌防治指南 共同守护父亲的健康“腺”
2024-06-16 00:31:00  来源:中国江苏网  
1
听新闻

前列腺癌是男性群体高发癌症,对男性健康具有极大威胁,由于初期病症隐蔽且缺乏临床特异性症状,且缺乏大范围的早期筛查,我国多数前列腺癌患者在初诊时疾病已进展至中晚期,治疗效果不理想。

由中国健康教育中心指导、中国老年保健协会主办,南方财经全媒体集团、新华网联合主办的“中国癌症早筛早诊科普行动”,在父亲节来临之际走进南京鼓楼医院,与南京鼓楼医院泌尿外科行政主任郭宏骞共同展开前列腺癌知识科普,关爱广大男性健康。

建议50岁及以上男性每两年一次PSA筛查

据国家癌症中心发布的中国癌症负担报告最新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前列腺癌新发病例数13.42万人,前列腺癌死亡病例数4.75万人,发病率和死亡率都持续升高,前列腺癌已经成为中国男性恶性肿瘤发病率的第六位。

郭宏骞主任介绍:“我国很多地区的前列腺癌患者没有得到及时诊治,初诊时超过一半已进入局部晚期甚至晚期,治疗效果不理想。”

事实上,前列腺癌在早期发现,经根治性治疗后5年生存率几乎可以达到100%。因此,对高危人群进行“早查、早诊、早治”是提高中国前列腺癌患者总生存率的有效手段。

前列腺中存在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正常情况下血液中PSA水平很低,当前列腺出现疾病,尤其是前列腺癌时,血液中的PSA水平就会上升,这意味着通过抽血检查血液PSA就能够在最早期发现前列腺癌。郭宏骞教授建议:“50岁以上的男性,每两年接受一次PSA筛查,有家族史者,年龄应提前至45周岁,如果发现有BRCA2基因突变者,筛查年龄也应该相应提前。”

“如果体检发现PSA升高,需要根据病人情况建议进行前列腺核磁检查,如果核磁共振有疑问,则需按诊疗程序做前列腺穿刺活检。”郭宏骞教授介绍,前列腺穿刺活检是诊断前列腺癌的金标准,过去经直肠系统穿刺活检是前列腺穿刺的主流方式,但往往导致临床有意义前列腺癌检出率低,且伴有严重感染的风险。随着核磁共振(MRI)技术在前列腺癌诊断领域的应用,郭宏骞教授所在的南京鼓楼医院泌尿外科最早在国内开展B超融合MRI前列腺精准靶向穿刺技术,极大提高了临床有意义前列腺癌的检出率。

普及前列腺癌早筛早诊,守护父亲的健康

为了提高前列腺癌的早期诊断率,医疗机构正积极推动提升前列腺癌早期筛查覆盖率,力求通过系统化、规范化的筛查流程,实现前列腺癌的早诊早治。

2017年,郭宏骞教授团队启动“南京市前列腺癌筛查公益项目”,在南京市卫健委的支持下,南京鼓楼医院联合南京市基层医疗协会、南京市慈善总会,从2018年开始大范围开展针对南京地区中老年男性的前列腺癌早期筛查的公益慈善活动。

目前,南京地区已有超40万50岁以上男性接受了鼓楼医院泌尿外科提供的前列腺癌筛查。此项筛查数据显示,南京地区50岁以上的男性中,每100人中就有1个前列腺癌患者。

郭宏骞介绍:“从2018年开展这项工作以来,我们已检查出来3000多例前列腺癌。发病情况以及严重程度超出预期,给我们泌尿外科医生敲响了警钟,有必要尽快在更大范围内对老年男性进行前列腺癌早期筛查工作。”

郭宏骞表示,启动“南京市前列腺癌筛查公益项目”,旨在开展大规模的早期筛查,将前列腺癌治疗的关口前移,提高一级、二级预防,减少三级预防。截至目前,鼓楼医院泌尿外科已与南京地区44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合作,未来希望能将项目辐射到南京地区更多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值得庆幸的是,随着前列腺癌早期筛查项目的开展,越来越多的早期前列腺癌被诊断出来,发病情况也越来越接近欧美国家水平。”随着父亲节的到来,郭宏骞温馨提示:“希望社会各界关注前列腺癌的早筛早查,帮助父亲们享受健康、幸福的生活!”

标签:
责编:王慧云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