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防治肥胖日丨胖友管控体重,遵循六个原则
2022-05-11 16:59:00  来源:新江苏·中国江苏网  作者:孙骏 王倩 程守勤  
1
听新闻

新江苏·中国江苏网讯 (记者 孙骏 通讯员 王倩 程守勤)对于很多人来说,肥胖是个永恒的难题。尤其是随着夏天的到来,这种减肥的欲望呼之欲出,愈加强烈。然而,内心的渴望越强烈,脚下的步伐却越缓慢,这可如何是好?

今天是世界防治肥胖日。新江苏记者邀请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内分泌科王尧主任医师、韩青运动治疗师及团队进行联合提醒,科学管理体重,遵循六个原则。

“目前,中国成年超重或肥胖率已超过50%,超过16%为肥胖。中国是世界上肥胖和超重人数最多的国家。”王尧主任医师介绍,肥胖不仅仅表现为体脂异常增加或积聚,更是一种多因素相互作用的慢性疾病。生物因素、基因、环境、行为都会对它有所影响。肥胖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十大慢性疾病之一,是当今社会仅次于吸烟的致死原因。有研究发现,肥胖和超重,不仅影响的外在形象,更重要的是诱发多种肥胖的相关并发症。常见的比如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高血压、缺血性心脏病、睡眠呼吸问题、多囊卵巢综合征等,引发不孕、肿瘤等严重问题。因此,科学合理的体重管理对于超重或肥胖及相关慢性疾病的防控来说,至关重要。

王尧主任医师介绍,对于肥胖症判断,医生会根据体重指数(BMI)、腰围及内脏脂肪测定等方法,进行综合评估。其中,BMI等于体重(Kg)/身高的平方(㎡)。目前我国的肥胖防治指南规定当BMI大于等于24Kg/㎡时为超重,当BMI大于等于28Kg/㎡时为肥胖。当男性腰围大于或等于90厘米,女性腰围大于或等于85厘米,则属于中心型肥胖;当内脏脂肪面积大于100平方厘米,则属于内脏型肥胖。

专家建议,对于超重或者肥胖的体重管理,需要遵循六个原则。分别为确定目标、改变行为、科学膳食、增加运动、参与互动、药物治疗。

确定目标。主要是指树立适合自己的体重管理目标,先立个小目标将减少体重5%-15%及以上作为体重管理的目标,以改善胰岛素抵抗、高血糖、高血压、血脂异常等代谢异常,降低2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多囊卵巢综合征等多种超重或肥胖相关疾病风险。

改变行为。不良的行为习惯是引起超重或肥胖的重要因素。体重管理前,先评估自己的行为习惯,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改善。行为方式干预包括:避免久坐、规律作息、控制进食速度、足量饮水、避免暴饮暴食、减少在外就餐、减少高糖、高脂肪、高盐食物;每日通过“共同照护”管理平台记录体重、饮食及运动情况;积极寻求家庭成员及社交圈的鼓励和支持,必要时通过管理平台寻求专业营养师、运动师、照护师的帮助,接受专业减重教育和指导。

科学膳食。合理的饮食方案包括合理的膳食结构和摄入量。减重膳食构成的基本原则为低能量、低脂肪、适量蛋白质、含复杂糖类(如谷类),同时增加新鲜蔬菜和水果在膳食中的比重,避免进食油炸食物,尽量采用蒸、煮、炖的烹调方法,避免加餐、饮用含糖饮料。同时,建议患者控制食盐摄入,戒烟限酒。合理的减重膳食应在膳食营养素平衡的基础上减少每日摄入的总热量,肥胖男性能量摄入建议为每日1500至1800千卡,肥胖女性建议为每日1200至1500千卡,或在目前能量摄入水平基础上每天减少500至700千卡。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和脂肪提供的能量比应分别占总能量的15%至20%、50%至55%和30%以下。

减重的基础是能量摄入小于能量消耗,无论选择哪种膳食模式,都需要控制每日总能量摄入。肥胖人群可到正规医院,在医生的指导下根据自己的饮食喜好及疾病状况,制定个性化的膳食方案。

增加运动。推荐超重或肥胖患者根据自身健康状况及个人偏好,在专业医师或运动康复师的指导下制定合理的运动计划。必要时可进行心肺功能测定及运动平板心电图检查,以此确定最大耐受心率。运动计划必须包含明确的目标和持续的效果评价。中大医院内分泌科韩青运动治疗师介绍,超重和肥胖个体每周至少150分钟,每周3至5天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比如游泳、快走、慢跑、骑自行车、瑜伽等,但是尽量少做弹跳的运动,会造成膝盖难以负荷,容易导致膝盖受伤。隔日进行一次抗阻训练,比如弹力带、哑铃等,每个动作2至3组,每组8至12个,每次20至30分钟。进行抗阻训练时,在安全范围内选择针对大肌群的中等到高强度的短时剧烈运动,休息间隔小于1分钟,有助于增加骨骼肌含量,以达到适度减重的效果;如要达到减重大于等于5%的效果,每周运动时间应达到300分钟,运动强度应为中高强度运动量或运动能量消耗达每周2000千卡及以上。与中等强度连续运动相比,高强度间歇运动可作为减重、减脂和提高心肺功能的有效运动方式,并且具有时效优势。此外,运动前后的热身、拉伸,以及逐步增加运动负荷,有助于确保坚持训练计划和避免受伤。

参与互动。利用互联网技术,实现“互联网+体重管理”服务。比如在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内分泌科就有,通过内分泌科医生、运动师、营养师共同借助专业的体重管理平台——“共同照护”,实现实时信息推送,记录饮食运动及监测指标(包括语音、视频、图片、文字等形式)以及减重期间的咨询与指导,以提高与患者的互动性和依从性。根据每个人的不同情况,制定个性化指导方案。

药物治疗。对于经过3个月的单纯饮食方式改善和增加活动量处理仍不能减重5%,甚至体重仍有上升趋势者,可以考虑在专科医生指导下进行药物治疗。

另外,对于超重或肥胖人群还需要进行随访与监测。每个月进行至少1次随访,评估饮食、体力活动和体重变化情况;减肥过程中,还需要对营养状况、人体测量指标、生化指标、骨密度等进行监测,如遇到肌肉流失严重的情况,应及时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增肌的干预方案。

目前,由王尧教授牵头的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内分泌科肥胖亚专科团队,集合了内分泌科医师、营养师、运动师和健康教育护士,为肥胖和肥胖合并糖尿病患者提供肥胖相关的全面、便捷、科学的一站式医学咨询和健康指导。专病门诊时间每周四上午,同时还推出了线上线下结合的互联网全程化管理新模式,通过共同照护系统为减重人群提供全程记录、随访管理、线上咨询等综合服务,解决减重人群生活中的疑问,实现院内、院外智能化、一体化管理。

标签:
责编:孙骏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