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江苏·中国江苏网讯 (记者 孙骏 实习记者 顾言午 通讯员 杨晶)“我家宝宝舌头上总是有黄黄的一层怎么办啊?”“宝宝舌头上为什么会有一块一块的舌苔?”很多家长都有以上的困惑,纷纷来南京市妇幼保健院儿童中医保健门诊咨询。舌诊作为中医望诊的重要环节,在中医儿童疾病诊断的过程中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在小儿3岁以下无脉诊的情况下,舌诊尤为重要。
科普时间
中医理论认为,舌以五脏划分:舌根主肾、命门,大肠;舌中左主胃,右主脾;舌前面中间属肺;舌尖主心、心包络;舌边左主肝、右主胆。舌苔是五脏六腑的精气及水谷精微上泛于舌面而成,是正邪斗争结局作用于人体的表现。从生理上说,舌苔是人体“胃气”的反应;从病理上说,“苔因病生,病因苔著”,说明身体有病则产生病理的苔。
正常舌头长啥样?
中医上,我们称之为“荣舌”。舌质淡红,鲜明滋润,大小适中,柔软灵活;舌苔均匀薄白而润。临床常描述为“淡红舌,薄白苔”。
这些舌苔需警惕!
1 “地图舌”
“地图舌”属于“剥苔”的一种。表现为舌面上舌苔厚薄不均,有些地方可见舌质,而有些地方斑剥不齐,形似地图。“地图舌”一般有两种情况:
“先天性”,孩子表现为食欲正常,常常不需要特殊处理;
“非先天性”,孩子呈现出精神萎靡、食欲不振、头发稀少、发黄等症状。这种情况,中医辨证为胃气阴不足。多考虑缺乏某些微量元素或患有疳积的可能。应带孩子前往医院做进一步检查,并针对原发病进行治疗。
2 白苔、黄苔
“白苔”是临床上最常见的,其他颜色的苔可以认为是在白苔的基础上转化而形成的。白苔一般属肺,主表证、寒证。苔薄白表示病在体表而未入里,厚苔表示病邪较盛传里;或有胃肠积滞;或有痰湿。
当舌苔由“白”转 “黄”,提示孩子体内火气较旺,舌苔黄且厚腻提示孩子湿热很重。此时孩子大多有口臭、烦躁、厌食、大便特别臭秽、尿黄等表现。可以采用一些清热利湿的儿童中医推拿手法。
3 “草莓舌”
“草莓舌”,属于红降舌。表现为舌苔剥落,舌乳头红肿,像鲜红的草莓,是猩红热的特殊症状。孩子出现草莓舌,一般与以下因素有关:
猩红热:由A族溶血性链球菌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上火:单纯舌上有红点,不伴有其他症状;
肺热:舌质红如草莓状,前1/3有红色小斑点,属肺热,上焦热盛,心火盛;
缺锌:如果孩子单纯出现草莓舌,并且全身无其他症状,也并非上火引起,则有可能是缺锌导致。应及时带孩子到医院检查。
家长如何观察辨别?
同时季节不同,舌象也不同。夏季暑湿盛时,舌苔多厚,或呈淡黄色;秋季燥,苔多薄而干;冬季严寒,舌常湿润。晨起舌苔多厚,白天进食后则舌苔变薄;刚刚起床,舌色可见暗滞,活动之后,会变得红活。
当宝宝舌头出现以下几种情况时,家长就需要注意了:
舌质颜色朝淡白的方向发展,提示血虚或体内有寒、阳气不足;
舌质颜色变红,多为感染了外来热邪或是体内的热在增加;
舌苔厚腻,多为体内湿气重,舌苔过薄,多为胃有问题;
舌边有齿痕,多为气虚,寒湿重,舌苔满布,提示湿气很重;
舌上的菌状乳头偏大,舌尖至舌中部有红点,多为体内有湿热。
舌是“晴雨表”,看舌可判断正气盛衰,区别病邪性质,分析病位深浅,推断病情进退。如果家长发现宝宝的舌头出现异常的苔色和苔质,请及时带宝宝到医院,由专业的中医生进行诊断并进行相应的治疗。宝宝小舌头,揭示健康大秘密,让我们一起重视起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