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江苏·中国江苏网讯 (记者 孙骏 实习生 胡心睿 通讯员 范雨舟)便秘是常见病,近年来中国人的患病率大大增加。江苏泰州的张奶奶今年72岁,已经便秘30多年,来到南京医科大学附属逸夫医院就诊时,她表示“太痛苦了,真不想活了!”
原来,张奶奶30多年前开始出现排便困难,并伴有腹胀。后来她自己买了些口服芦荟和乳果糖吃,便秘的症状有所好转。就这样,这么多年来她一直靠吃排便药物才能排便。可是近一年来,张奶奶口服药物的效果不像之前那样明显了,一周才能排便一次。偶尔出现腹胀难忍,她甚至出现了轻生的念头。
辗转多地治疗未果 进行腹腔镜微创手术后状况好转
为了治好便秘,家里人带着张奶奶到全省多家医院诊治过,但都没有很好的办法。几经周折,张奶奶慕名来到南京医科大学附属逸夫医院,找到该院普外科喻春钊教授。喻教授仔细询问了张奶奶的病情,建议她先住院治疗。
入院后,张奶奶的肠镜检查显示“结肠黑变病”,结直肠CT仿真充气成像显示“横结肠冗长”、“直肠反折处膨隆”。原来,这就是张奶奶多年来腹胀、便秘的罪魁祸首。
怎么解决这些问题呢?经医院普外科、消化内科、影像科、麻醉科等多学科讨论后,决定进行手术探查。术中证实了之前的检查结果,张奶奶全结肠扩张明显,横结肠冗长,直肠反折处膨隆明显,需要对病变部位进行切除。
为避免传统开刀手术造成的腹部创伤,喻春钊教授决定为张奶奶进行微创手术——腹腔镜下全结肠+膨隆直肠部分切除术。手术中,喻春钊教授和朱峰主任带领手术团队将张奶奶发生病变的结肠和直肠成功切除。手术后,张奶奶便秘的症状明显改善。
70岁以上人群慢性便秘患病率达23.0%
近年来慢性便秘的患病率呈上升趋势,并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升高,70岁以上人群慢性便秘患病率达23.0%。慢性便秘的发生与饮食结构、生活节奏的改变有关,也会受到社会心理因素的影响。
慢性便秘基于便秘分型的诊断可以分为:
①结肠无力或慢传输型便秘;
②正常传输型便秘和盆底或排便功能障碍(出口梗阻型便秘);
③混合型便秘。
慢性便秘有多种治疗方式
慢性便秘由于不同的病因、不同的病变程度,有诸多的治疗方式,包括:生活方式的调整、药物治疗、精神心理治疗、生物反馈、粪菌移植、针灸等等。
目前,对于结肠慢传输型便秘的手术方式有结肠部分切除术、结肠次全切除术、全结肠切除术,其中结肠次全切除术根据保留升结肠长度及吻合方式的不同可分为顺蠕动吻合、逆蠕动吻合、金陵术等;
对于存在盆底疝、直肠内脱垂、直肠前突等的出口梗阻型便秘,则可采用盆底抬高术、直肠悬吊固定术、STARR术、PPH术、直肠前突修补术等治疗;
对于存在盆底疝、直肠内脱垂、直肠前突等的出口梗阻型便秘,则可采用盆底抬高术、直肠悬吊固定术、STARR术、PPH术、直肠前突修补术等治疗。
专家表示,便秘的发生机制仍在探索当中,术前准确判断病变的结肠范围、术中精准地切除病变的结肠为关键,如果切除长度不足,则便秘会复发或术后收效甚微,如果切除肠管过多,患者会出现顽固性腹泻、大便失禁,严重影响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