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医之道 至精至微丨南京中医药大学严道南:辨证论治对证则灵,授业解惑薪火相传
2021-03-11 14:40:00  来源:中国江苏网  作者:孙骏 王文欣  
1
听新闻

编者按 医者在心,心正药真。医生以爱岗敬业、无怨无悔的奉献精神,成为守护生命的白衣天使。新江苏聚焦坚守岗位、数十年如一日的江苏省名中医,展现医生们医病、医心的感人故事,向他们致以崇高的敬意。

“医不在高,有效则名;药不在多,对症则灵。”这是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江苏省中医院)耳鼻喉科主任医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带头人严道南一直以来恪守的从医格言。他将临床与科研相结合,在治疗过敏性鼻炎、慢性喉炎等耳鼻喉科疾病中独树一帜。他不断传承创新,研发的中药制剂疗效显著。

力学笃行 德术并举

1982年12月的一天,南京中医学院(现南京中医药大学)77级毕业典礼刚结束,学院王一峰老院长将毕业生严道南叫去,说:“学校附属医院有一位名老中医干祖望,在国内首先建立中医耳鼻喉科,全国影响很大,各地都派人来学习。干老希望学校推荐学生去参加工作,于是我们挑选了你。”从此,严道南走进了中医耳鼻喉科之门,这一进门就是一辈子。

干祖望教授当时虽已70岁高龄,但仍然精神矍烁、充满热情。在他身边,严道南收获了“大医精诚”精神:“勿避险巇、昼夜、寒暑、饥渴、疲劳,一心赴救,无作功夫形迹之心”。这种精神也一直影响严道南之后的从医之路,秉承“大医精诚之心”,全心全意地为患者服务。

在学习期间,除了受到干老崇高医德的熏陶外,严道南还学会了大量干氏耳鼻喉科理论和技能,并且举一反三,在临床实践运用和创新。总结发表干老学术经验论文数十篇,整理出版学术著作多部,主持完成国家级课题“干祖望学术思想及临证经验研究”。

严道南与老师、国医大师干祖望教授合影

辨证论治 对证则灵

“辨证论治不是纸上谈兵,辨证论治的优越性和规律性必须在临床上不同疾病、不同患者的特殊性中体现出来。”这是严道南近40年临床实践得出的学术思想。

“医不难于用药,而难于认症”。过敏性疾病在西医角度看是过敏,从中医角度辨证,过敏发生在皮肤、支气管或是鼻部,常见证候是不同的。严道南认为该病辨证重点在辨别寒热,其中证候属于气虚阳虚的偏多,为此总结出“益气温阳方”。在主持课题“变应性(过敏性)鼻炎中医治疗方案研究”时,严道南通过10家医院、800多病例的观察,得出益气温阳方在4周内疗效显著优于安慰剂组(盲法),半年随访远期疗效优于西药组。临床的疗效有力证明了中药制剂“益气温阳方”在治疗过敏性鼻炎的优势。

在治疗耳鼻喉科急症鼻出血时,严道南也发挥了中医辨证论治的优势。鼻出血常见于脏腑蕴热、阴虚、气虚证候及气滞血瘀证候,辨证准确且疗效好。但是常常会遇到寒热夹杂、虚实夹杂、多脏腑涉及等疑难复杂证候。针对不同的患者症候的特殊性,严道南从古籍中总结出“舌诊三要诀”,即“察舌色以辨寒热”、“观舌苔以知虚实”、“看润枯以测津液”。临床上根据这些要素进行舌诊,对于鼻出血的辨证论治起到关键作用,大大提高了处理鼻出血的能力。

严道南与陈小宁等专家参加学术代表团

传承创新 技术开发

中医要发展,既要传承也要创新,而不能单局限于古方,要结合现代医学探索中医的出路。清代叶天士把声音嘶哑病机概括为“金实不鸣、金破不鸣”,而用现代医学检查方法喉镜,可见声带肿胀、声带小结等表现,原本的病机呈现出一定的局限性,干祖望认为应有突破,采用活血化瘀方法或许更好。

继承干祖望创新思想后,严道南经过临床总结,研制了采用活血化瘀中药为主的“润喉开音颗粒”,经过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研课题研究,证实了显著的临床疗效。一位来自扬州的患者,奔波于全国各地作经济学、金融学的演讲,但苦于经常声音嘶哑无法演讲。严道南发现其声带肥厚,声门闭合差,舌质暗红,苔白腻,属于慢性喉炎气滞血瘀痰凝证,于是给予活血化痰方剂。一周后患者症状减轻,两周后病情基本缓解。

在临床治疗时,严道南不仅善于充分发扬中医特色和优势,还勤于吸取现代医学长处,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耳鼻喉科常见病和疑难病症。他主持完成的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课题“人迎、水突穴推拿及脉电冲刺激治疗慢性喉炎研究”被作为中医适宜技术广泛推广。

严道南与学生合影

学科建设 薪火相传

严道南不仅兢兢业业在自己擅长的领域做到最好,发展中医耳鼻喉科成为他的使命,在学科建设上他亦做出了巨大贡献。

在严道南的带领下,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江苏省中医院)耳鼻喉科重点专科建设于1999年通过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的验收。2012年学校耳鼻喉学科又成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二五”重点学科建设单位,并于六年后通过验收。专科学科建设卓有成效,临床设备、门诊量、病床数等都居全国领先地位。

严道南曾担任中华中医药学会耳鼻喉科分会副主委兼秘书长,2007年承担了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的“国家标准中医耳鼻喉科名词术语制订”项目,2009年与刘大新主委共同主持制订了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耳鼻咽喉科常见病诊疗指南》。这本指南2012年7月由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作为行业标准推行。

【名医名方】益气温阳方

过敏性鼻炎发病率高,临床上容易反复。其主要症状是鼻痒、喷嚏连作、清涕量多、鼻塞失嗅,鼻粘膜色谈。严道南向读者推荐“益气温阳方”,该方具有疗效好、副作用小、复发率低等优势。

组成:黄芪15g,党参10g,干姜9g,桂枝10g,麻黄6g,五味子10g,地龙10g,辛夷6g,甘草3g。

功能:益气温阳,宣通鼻窍。

主治:过敏性鼻炎虚寒证。证见鼻痒、喷嚏连作、鼻塞、清涕量多,畏寒,鼻粘膜色淡、舌淡苔白,脉细。

用法:每日一剂,水煎2次,煎药时可加入红枣5枚、生姜2片。口服。

方解:以黄芪、党参补益肺脾为君药,干姜、桂枝温阳以助补气,为臣药;麻黄宣肺散寒,五味子敛肺、两者一散一收,既可益肺,又可制约温药的辛散温燥太过之弊;地龙活血通络,也是具有“抗过敏”作用的中药。三者共为佐药;辛夷是宣通鼻窍要药,也具有引经作用,在方中与甘草共为使药。诸药相合,共奏益气温阳、宣通鼻窍之功。

加减:鼻涕粘稠者加紫草10克、墨旱莲10克;大便干结或有鼻出血者加制大黄6~10克;畏寒不明显者减量或舍去干姜;小儿兼有腺样体肥大者加桔梗。

新江苏·中国江苏网记者 孙骏 实习生 王文欣

标签:江苏省名中医;严道南
责编:孙骏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