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医之道 至精至微|江苏省中医院王瑞平:省病诊疾详察形候,仁爱之士身心可托
2020-12-08 13:34:00  来源:中国江苏网  作者:童棹凡 孙骏  
1
听新闻

编者按 医者在心,心正药真。医生以爱岗敬业、无怨无悔的奉献精神,成为守护生命的白衣天使。新江苏聚焦坚守岗位、数十年如一日的江苏省名中医,展现医生们医病、医心的感人故事,向他们致以崇高的敬意。

早在两千余年前,《黄帝内经》认为,肿瘤的产生是由于“虚邪中人,留而不去……息而成积”,以及“喜怒不适……积聚已留”等造成的。《黄帝内经》中所记载的肠覃、伏梁、马刀、石瘕、积聚、噎膈等病证与现代某些肿瘤的临床表现极为类似,如《灵枢》中描述的“胃病者䐜胀……膈咽不通,食饮不下”,与现今临床所见的食管、贲门、胃部肿瘤的临床症状相类似。古代医学对肿瘤发生发展病因病机的认识,对当今防治肿瘤疾病仍有较强的指导意义。江苏省中医院肿瘤科王瑞平“好风凭借力”,在现代医学研究的基础上,研制了一套有效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为癌症病人排忧解难。

“哪管它药石无医,我愿尽我所能”

1982年,从南京中医学院(现南京中医药大学)毕业的王瑞平回到家乡南通满怀信心地开始了从医生涯。工作3年后她觉得,做一名合格的好中医,还需要深入学习。于是,王瑞平放弃家乡稳定的医生工作,再次来到南京求学。那一年,国医大师徐景藩教授只招两名研究生,她幸运地成为了二分之一。在老师的严格要求下,王瑞平医疗及科研水平显著提升,并顺利进入江苏省中医院脾胃病科工作。

脾胃病科作为热门科室,而肿瘤科刚刚成立。消化道肿瘤是脾胃病中疑难疾病,值得进一步探索,下定决心的王瑞平,毅然转去了肿瘤科。

但到了肿瘤科,王瑞平发现,她很难适应这里死气沉沉的氛围。初建立的肿瘤科还没形成系统的中西医结合诊疗方法,收治的大多是癌症晚期的病人。“病人绝望地睁着眼看我,而我却无能为力,这对为医的我来说是难以忍受的。”为了履行职责,王瑞平专攻肿瘤方向,在古籍名方和现代医学两方面不断汲取对肿瘤病人有帮助的知识,以中为体,以西为用,中西并重,综合治疗。发挥中西医各自优势,互相补充,相得益彰。“有时人们说癌症是不治之症,但作为医生,哪管它药石无医,我愿尽我所能。”

此后,在肿瘤科耕耘的30余年间,王瑞平非常重视专科学科建设,带领同仁努力奋斗,将肿瘤科建设成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脾胃病基地重点病种(胃癌)研究承担单位,国家卫健委重大疑难疾病中西医协作试点项目(胃癌)牵头单位,江苏省中西医结合肿瘤临床研究中心牵头单位,国家中医药局“十二五”重点专科,江苏省中医重点学科等,为肿瘤病人的治疗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针对不同病种、不同病期患者,给予个体化治疗”

“对待早、中、晚期癌症病人,我们的治疗目标不同。”对于早、中期肿瘤患者,医生应当考虑如何降低癌症复发风险,而对晚期病人,提高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时间是治疗的主要目的。在不断的临床实践和研究下,王瑞平在消化系统肿瘤、肺癌、乳腺癌等病种上形成了中医药治疗肿瘤疾病的学术思想和独特诊治经验。

肿瘤诊治团队牵头承担了益气化瘀解毒方来降低胃癌术后复发转移风险的多中心大样本临床研究。结果显示益气化瘀解毒方联合化疗,降低了复发转移风险。基于“乙癸同源”、“虚则补其母”理论,治疗上通过“滋水涵木”以柔肝,健运脾胃以养肝,治疗肝癌取得较好疗效。她自创益肺方以益气生津,养阴清热治疗肺癌,使津能化气以载气,收气津双补之效。

“即便每天面对悲伤情绪,也要传递正能量”

“人们总说,肿瘤科是医生最难以收获成就感的科室,我们无法用治愈率来衡量我们的成绩。”肿瘤科里常常见证生老病死,医护人员和患者及家属的交流方式则显得尤为重要。

“未医彼病,先医彼心。”王瑞平觉得,对待肿瘤病人,精神支持必不可少。“几乎80%的病人在来肿瘤科之前,在其他科室、甚至其他医院辗转过几次,在接受病情到配合治疗的过程中,我们医护人员要格外注意,在为病人治疗的同时,能有所关怀。”

王瑞平每天接触到大量病人因情绪不佳而带来的悲观、焦虑甚至绝望。“作为肿瘤科医生,学会情绪管理是调节工作和生活的必要环节。在科室里,我经常看到病人和家属默默流泪。但我是治病救人的医生,我要乐观、平和地去面对他们。即便每天面对悲伤情绪,也要向病人传递正能量。”正是对病人尽心尽力的付出,让王瑞平备受好评,并在2007年被国家中医药局授予首届“全国优秀中医临床人才”称号。王瑞平说:“为肿瘤科贡献力量,我不会停下脚步。我也会一直带着满腔热情,为肿瘤病人倾尽所能。”

【名医名方】养阴益肺解毒方

放射性肺炎是由于肺癌、乳腺癌、食管癌、恶性淋巴瘤或胸部其他恶性肿瘤经放射治疗后,在放射野内的正常肺组织受到损伤而引起的炎症反应。王瑞平向读者推荐养阴益肺解毒方,可养阴生津,清肺解毒,对放射性肺炎恢复期有良好的临床疗效。

组成:南沙参15g,麦冬15g,玉竹15g,石斛15g,生地15g,玄参15g,当归10g,白芍10g,杏仁10g,丹参10g,百合15g,太子参15g,鱼腥草15g,虎杖15g,甘草5g。

功能:养阴生津,清肺解毒,行血化瘀。

主治:放射性肺炎恢复期阴虚毒蕴证。

用法:每日1剂,水煎分2次口服。

方解:南沙参、麦冬、玉竹三药味甘微寒归肺经,养阴润肺,益胃生津;生地、玄参、石斛滋阴生津,清肺除热;当归、白芍、丹参,养血敛阴,行血祛瘀,且安心神;百合、杏仁润肺止咳,清心安神;鱼腥草味辛微寒与苦寒之虎杖同用,清热解毒,化痰祛瘀;太子参、甘草补气生津,健脾益肺,生甘草又可清热解毒,调和诸药。诸药合用,共奏养阴生津,润肺止咳,清热解毒,行血化瘀之功。

加减:兼气短乏力者,加黄芪、黄精、山药;低热不退者加地骨皮、青蒿、鳖甲;纳呆嗳气者,加半夏、陈皮、炒谷麦芽;大便干结者,加瓜蒌仁、桃仁、柏子仁;痰中带血者,加仙鹤草、白茅根、藕节炭;自汗盗汗者,加瘪桃干、穞豆衣、煅牡蛎;舌有瘀斑者,加赤芍、丹皮、红藤。

新江苏·中国江苏网记者 童棹凡 孙骏

标签:江苏省名中医;王瑞平
责编:孙骏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