贪凉惹“寒邪”上身 专家教你两招祛除
2022-09-27 09:32:00  来源:南京晨报  
1
听新闻

一场秋雨一场凉,当最低气温已经跌破20℃,有这么一群人,还在吃冰西瓜喝冰饮料、短袖短裙还穿在身上。可是贪凉的同时,胃痛、关节痛、手脚冰凉等症状却找上门来,这说明此时“寒邪”已经在你体内安家了。当被“寒邪”的症状折磨的时候,痛苦的你肯定后悔当时“不听老人言”,那有没有“后悔药”呢?南京市妇幼保健院中医科主任侯莉莉给您支两招。

侯主任介绍,寒为阴邪,易伤人阳气,阳气受损,失于温煦之功,故全身或局部可出现明显的寒象。寒性凝滞,易致气滞血淤,使经脉不通,“不通则痛”,出现周身疼痛或脘腹疼痛等痛证。

节气灸

“节气灸”是在特定的时令节气,选择具有强壮作用的腧穴,比如关元、足三里、三阴交、大椎等进行艾条温和灸或艾炷灸,利用艾绒燃烧产生的药热之气,对穴位进行熏灼、温熨,以激发经络之气,温通气血,调动机体潜能,提高机体抗病与应变能力。

秋分是自然界天地阴阳之气升降变化及消长的转折时期,人与此相应,也会表现出阴阳变动更为明显甚至剧烈之势。如果人体内在的自稳功能不能对此作出适当的反应,及时地调整机体的阴阳,使之与自然界的阴阳节律相适应,就会出现阴阳失衡的疾病状态。

节气灸就是通过简便的方法调节阴阳,帮助机体顺应自然界的变化规律。一般而言,“节气灸”只要使用得当,往往可以达到意想不到的防治效果。秋分时节,可以以足三里为主穴来进行“节气灸”以强壮脾胃、预防胃肠病等。

中药足浴

俗话说“病从寒中起,寒从脚底生”,寒为阴邪,脚位在下属阴,故脚是寒邪侵犯人体的主要途径之一,也就是“寒从脚下起”。从经络理论来看,足部是足三阴经络的起始,包括足太阴脾经、足少阴肾经、足厥阴肝经,都起始于双脚末端,由末端循经走到胸腹部,脏腑深处。

另外脚上还分布着与各脏腑器官相对应的反射区,如果足部受凉,寒邪从足底传到五脏六腑会导致多种疾病。足浴在常规泡脚的基础上加入温经通络的中药,热刺激和药力相结合,可促进人体血液循环,刺激足底的神经反射区,温阳下肢经脉,达到温经散寒、扶助阳气的功效。

生活调摄

加强锻炼,多活动,以保证脚部的血液供应;

早睡早起,适时增添衣物、更换鞋袜,避免背腹及足底受凉;

入秋后避免进食生冷寒凉的食物。

标签:节气;寒邪;阳气
责编:浦琼月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