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口腔常见病 控制牙菌斑是关键
2021-07-20 09:33:00  来源:南京晨报  
1
听新闻

口腔疾病是影响人体健康的常见病、多发病。据调查资料显示, 我国儿童乳牙患龋率高达67.0%,中年人群恒牙患龋率达59.9%,老年人群中全口无牙者达6.9%,人群牙龈炎、牙石检出率也较高, 口腔健康状况普遍较差。那么,这些常见的口腔疾病有哪些症状,如何早防早治?本期名家访谈,我们专访了南京市中医院口腔科副主任医师印厚才。

龋病、牙周病,成两大常见口腔病

龋病俗称“蛀牙”,它是因牙菌斑在分解食物中的糖后,经过新陈代谢产生了酸,酸进而腐蚀牙齿,最终形成“蛀牙”。印主任介绍,如果牙菌斑附着在义齿上,长时间得不到清洁,约9个月后,牙齿上就会形成孔洞。若症状较轻,则形成龋病,此时患者或是没有任何疼痛感,或是会在受到冷热刺激后感受到些许刺痛。随着蛀洞越来越深,侵蚀至牙髓后便会形成牙髓炎,此时可能会伴有剧烈疼痛感。

而牙周病则是指发生在牙周组织的疾病,是常见口腔疾病之一,同时也是导致成年人牙齿丧失的主要原因之一。印主任强调,牙周病的早期症状不易引起重视,因忽视而造成牙周组织长期慢性感染,炎症反复发作,不仅会损害口腔的咀嚼功能,还会严重影响健康状况。而牙周病的主要治病因素同样是牙菌斑,另外还有一些协同因素也会加重牙周病,例如存在牙结石、吸烟、糖尿病等情况。

由此可见,常见口腔疾病的患病率如此居高不下,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患者的掉以轻心,在早期症状初显时不重视病情,最终只能进行补救性治疗。因此,口腔疾病的防治意识很重要,一旦出现牙疼、牙齿松动等症状,应尽早前去就医。

防治口腔疾病,这些误区要避开

俗话说“牙疼不是病,疼起来要人命”,当疼痛已经达到“要人命”的程度再去医院,往往已经错过了最佳治疗期。因此,印主任提醒,有关口腔疾病防治的这些误区一定要避开。

误区一:蛀牙不疼不用管。很多市民在发现自己有蛀牙后并没有及时前去就医,只因他们没有感觉到疼痛等症状。抱着这样的侥幸心理,时间越拖越长,殊不知原本只需要简单修补就能够治疗好的蛀牙,最终会演变成牙髓炎。而这时患者则必须前往医院进行根管治疗,且做完根管的牙齿会失去新陈代谢的功能,逐渐风化、断裂,寿命只有十至二十年。

误区二:牙齿松动很正常,过一阵会自行恢复。牙齿偶然间磕到硬物而发生的短暂的松动确实是能够恢复的,然而,当它已经达到三级松动的程度,那么这很可能是牙周病的症状。一般来说,牙齿松动距离超过3毫米,或者上下松动超过1毫米,即为三级松动的程度。一旦出现这种症状,一定要提早就医,让医生进行评估。因为牙周病缺牙伴有牙槽骨的丧失,给日后的义齿修复带来很大困难。同时牙周病是一种慢性传染性疾病,一颗牙松动会波及到其他牙,一定要引起足够重视。

误区三:拔牙不好,牙齿最好自然脱落。自然脱落是健康牙齿的新陈代谢过程,但是当牙齿出现问题时,则一定不能犹豫,当拔则拔。例如,智齿不拔会引起严重的颌面部感染,还有的牙齿不拔则会导致牙槽骨的吸收,引起口腔整体的咀嚼功能障碍。因此,应理性看待“拔牙”这件事,及时拔除坏牙,才能更好维护健康。

刷牙漱口两不误,医生也要定期看

不管是龋病还是牙周病,牙菌斑都是主要原因,所以控制牙菌斑非常重要。如果能够运用正确的方法进行预防,对牙齿还是能够起到较好保护作用的。对此,印主任介绍了如下可行性高且易操作的三大预防措施。

首先,认真刷牙。大多数市民刷牙没有接受过正规训练,牙菌斑没有得到很好的去除,甚至在刷牙时还会损伤牙齿,造成牙颈部的楔状缺损。因此,刷牙时使用软毛牙刷效果更好,6岁以上的孩童使用含氟牙膏为佳,刷牙方法则可采用 “巴氏刷牙法”。

其次,使用漱口水。即使是受过训练的人,其刷牙后只能去除50%的牙菌斑,而漱口水含有抑菌成分,可以增强20%~30%的牙菌斑清除效果。漱口水可以简单分为两大类,即医用型和保健型。医用型漱口水如氯已定、替硝锉等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保健型漱口水如李施德林、高露洁等则可以前往超市或者网购进行购买。保健型漱口水可长期使用,且漱完后不建议用清水再漱一遍,因为如此会降低清洁效果。

最后,定期看医生。儿童应于3个月到半年检查一次牙齿,成人则是半年到一年检查一次。多数市民虽然有条件定期检查牙齿,但因为其缺乏良好习惯,大多都拖到了出现牙疼症状后才选择就医,而此刻为时已晚。还有一些市民则是患有“牙科恐惧症”,十分惧怕去医院治疗牙齿,但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治疗过程已基本无痛,且越是早处理,治疗越简单,治疗时间也短,因此可安心前去。

专家提醒,无论面对哪种疾病,个人预防肯定优先于治疗,因此改变就医观念,定期复查,早期发现很重要。及时就医不拖沓,才能拥有健康牙。

实习生 水源 通讯员 张明 夏凡

南京晨报/爱南京记者 戚在兵

标签:牙周病;龋病;常见口腔
责编:浦琼月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