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南京市第一医院介入血管科来了一位76岁沈奶奶,经过复查,一切恢复得很好,下肢造影显示静脉血管完全恢复通畅。“三个月前多亏了医生的手术,不然我就再也站不起来了。”沈奶奶高兴地说。三个月前,没有摔、没有碰,也没有撞,沈奶奶右小腿莫名其妙就出现了疼痛、麻木,一直不缓解,特别是站立、行走的时候,小腿还有点肿胀。
据南京市第一医院介入血管科主任医师楼文胜介绍,经检查,沈奶奶血栓已经从下肢静脉蔓延到了腹腔内的主干静脉(下腔静脉)。如再不及时手术治疗,随着下肢活动或者血流冲击就可能使血栓从血管壁上脱落,随着血流游荡,最终通过下腔静脉、右心来到肺部。如果有大的血栓堵塞了肺动脉,就会发生肺栓塞,将可能危及生命。虽然沈奶奶有消化道出血,无法进行溶栓等药物治疗。但介入血管科还有清除血栓的利器,用特制的血栓抽吸装置将血栓粉碎并吸出体外,术中抽出大量血栓后,血管的血流立刻恢复通畅。术后沈奶奶右下肢肿胀迅速缓解,恢复活动能力。这次三个月复查也显示右下肢静脉保持通畅,恢复良好。
“沈奶奶这次的深静脉血栓形成,除了因出血停止抗凝治疗的原因以外,和她前段时间因为疫情,长时间在家缺乏活动也有一定关系。”楼文胜主任说,长时间不活动,会让下肢血液循环变慢,血液容易凝结,从而形成血栓。“深静脉血栓是一种在静脉内形成的血块,从而导致静脉血液无法回流,90%都发生在下肢的深静脉,通常位于腿部深处,表面看不见摸不着。一旦深静脉血栓形成,最危险、最恐怖的是血块发生部分碎裂,或者脱落进入血液循环,它就会随着血液流动而卡在肺里,阻碍血液流动,造成器官损伤甚至死亡”。
楼文胜主任介绍说:“深静脉血栓常见于久坐不动的人,如白领、IT人士等,其他如长途旅行,持续超过4个小时的旅行,不管是乘飞机、公共汽车、火车或汽车,只要当你一直坐在狭窄的座位上,没有四处走动,你的血液流动就会减慢,就有可能发生深静脉血栓。其他如血液高凝状态的癌症患者、手术后需要卧床休息者、骨折后局部制动的、孕妇、老人、烟民、超重或者肥胖者等等。”
专家提醒说,无论任何时候大家都要尽可能避免久坐或其他形式的静止不动,同时一旦发现下肢酸胀甚至肿痛,最好及时就诊,避免耽误病情。
通讯员 章琛 南京晨报/爱南京记者 戚在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