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雁
清晨5点34分,王雁结束了连续4个小时在ICU的工作,回到酒店临睡前他更新了朋友圈,三张图片下没有配任何文字说明。“图片上的话已经代表了我想说的所有,是昨天刚发给我们的一本画册上的。”王雁很喜欢这本画册,翻了好几遍。“在爱面前需要什么字眼,付出的瞬间也就是永远”,“等你好了,我们一起去吃热干面”,“赏樱胜地”武汉大学距离王雁战疫的武汉市第一医院只有十几公里,但今年的樱花季,没有熙熙攘攘的人群,街头巷尾也没有油润鲜美的热干面,这座城市只有不悔不竭的付出和从困境里慢慢走出来、心怀希望的人们。
这是王雁来到武汉的第33天,2月13日前,他的职务是江苏省人民医院消化内镜科副主任医师,自那天后,他的身份多了一个:江苏援鄂医疗队队员。
出发那天的场景恍如昨日,从接到通知到赶往医院集合,只有短短的一个小时。和在另一家医院工作的妻子电话告别,一边匆匆收拾几件换洗衣物,一边安抚上了年纪的父母和还不谙世事的儿子。“这样的经历一辈子也不会有几回,你没有时间思考,你也不会犹豫,就觉得使命感一下子跟着热血涌到脑门儿”。
2004年毕业的王雁没有抗击非典的经历,但17年后的新冠肺炎疫情,他成了全国4.2万名驰援湖北的医务工作者之一。
2月13日晚上,江苏省人民医院副院长刘云率领省人医重症监护领域的顶尖“家底”207人抵达武汉,以“整编师”的队形接管武汉市第一医院重症监护病区。
武汉市第一医院,又叫武汉市中西医结合医院,作为一家中医特色的医院,一开始应对新冠肺炎危重症患者救治的硬件条件并不理想,重症病房更是在原有神经内科的监护病房基础上临时改造的。一边挖战壕,一边上战场。搬运物资、感控培训,讨论治疗方案,细化分工任务,口罩遮不住一双双布满血丝的眼睛,但是王雁说踏上武汉的那一刻起,他能感觉到每个人都一下子调成了战时模式。
刻不容缓,实战开始。因为进的是ICU,三层隔离衣加防护服、三层帽子、两层口罩,再加上两到三层的手套,往往小心翼翼穿戴完毕已经是满头大汗,闷到无法呼吸的状态,但对于王雁和他的同事们来说,这一天的工作才刚刚开始。在病房里的4到6个小时,为了节约宝贵的医疗资源,更为了不耽误一分一秒救治患者,王雁说他一定会遵循“两不”原则:尽量少吃饭,不饿就行,尽量少喝水,嗓子不冒烟就行。
有一次,刚进病房,王雁的鼻尖冒汗突然痒起来,平日里随手一挠就能解决的小问题在非常时刻竟成了考验人的大难题。“饿和渴都可以忍,就算想上厕所我们也有办法,毕竟都是穿着纸尿裤进去的,可是这种生理上的反应不由得人控制,但我刚进病房,怎么可能说出去挠个痒再进来?”那天的4个小时,在同事和患者看来,王雁如常敬业细致地度过了,只有他自己知道这种“不足为外人道也”的经历需要怎样的毅力。
“和我的同事比起来,真的没什么。”王雁告诉记者,一位年轻的护士,进到ICU第一次面对这样的场景,太过紧张身体产生了应激反应,在病房里呕吐了。她先是一声不吭坚持工作,直到呕吐物挡在鼻子口导致呼吸困难,双手颤抖影响了给患者抽血,她才充满歉意表示可能要“早退”了。
平凡人的英雄时刻,莫过于此,狠狠付出,不计得失。
王雁说,他们在ICU的工作基本上都是最高风险的医学操作,尤其是在做病毒采样和为患者插管甚至切管的时候。“采样,患者咽喉等部位受到刺激难免会有反应,呛咳出来的都是病毒,心里完全不担心是不可能的,但是即使进病房前有所顾虑,进去了根本不会分心去想危不危险之类的。”王雁会谨记医疗原则,在保护好患者的同时,尽量杜绝自己被感染的可能,“保持距离、侧面操作,因为只有自己好好的,才能最大程度上待在一线救治患者”。
采访过程中,电话那头的王雁一直咳嗽不止,当记者关切询问时,他显得有些不好意思,原来王雁一直患有咽炎,高强度的工作和混乱的生物钟,使得他的“小毛病”有加重趋势。“你不提我自己倒完全没注意到,也可能因为今天病房里有个患者情况有所好转心里开心。”王雁说,进了ICU,患者情况大多比较凶险,但即使面临生死未卜,情绪低沉,他们也都十分配合治疗,“我很想给他们一个拥抱”。
王雁还说,在病房里,视线模糊不总是因为护目镜起雾,有时候,也因为看到了太多的不易而感触落泪。“我总是觉得自己做得太有限了”。
让王雁感触的不止是那么多天来大家接近极限的坚持,还有点滴细节和素不相识的人。“刚到武汉的时候物资还比较缺乏,后方给了我们很多支援,有一次运送物资的是一位退伍老兵,帮我们卸下物资临走前,他突然给我们敬了一个礼。”王雁说自己不知道他的名字,戴着口罩彼此也都看不清楚面容,但这个画面一直定格在他的脑海中。
经此一役,成长。“也算是经历过大风大浪,对人生和这份职业都有了新的思考……”
还没说完,王雁匆匆挂断了电话,也许,他又一次奔赴他的战场,坚定而竭尽全力。
新华报业全媒体记者 黄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