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基层肿瘤规范化诊疗巡讲会开讲
2021-04-19 09:07:00  来源:南京晨报  
1
听新闻

4月16日下午,江苏省基层特色肿瘤科孵化项目之肿瘤规范化诊疗首站巡讲会在江苏张家港举行。据了解,江苏省基层特色肿瘤科孵化项目由江苏省卫生健康委员会与江苏省人民医院共同发起,旨在通过江苏省人民医院的成熟平台,建立县级与基层医院规范诊疗标准、提升县级与基层医生诊疗水平,共同推进基层特色肿瘤科的建设,让肿瘤患者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国内一流医院的同质化治疗。

肿瘤治疗手段传帮带,让基层诊疗更规范

现如今,肿瘤治疗的《指南》已涉及肿瘤治疗的全程,“基层医生作为肿瘤患者的第一个责任人,如何在《指南》指导的基础上,针对个体差异,精准施治,目前还有较大提升空间。本次巡讲会,希望通过专家与基层医生面对面的互动、交流和分享,让肿瘤患者在家门口也能享受国内一流的、规范化的治疗方案,真正让患者在生存时间和生存质量上获益。”江苏省人民医院(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肿瘤科主任束永前教授说。

巡讲会现场,开讲专家奔着一个主题,从早期的筛查讲起,在临床工作中的规范以及在治疗中一些毒副反应的处理,甚至是最新的前沿治疗领域都有所涉及,大家纷纷表示获益良多。

张家港市第一人民医院肿瘤科主任左云教授告诉记者,就拿张家港来说,不管是基层医院还是三甲大医院,肿瘤药物、仪器设备的可及性都紧跟省级大城市、大医院的脚步,基层医生更多的是在治疗经验,以及细化治疗方法上存在不足。虽然肿瘤治疗有着众多的国际《指南》、国家《指南》,书本中、期刊上的很多治疗路径甚至可以直接运用于临床。但碰到患者时,每个患者都有其个体化的差异,尤其是一些最新的国际性的治疗指南,在国内运用时究竟该如何去把握,不得而知。“通过与巡讲会,让基层医院的医生向省级高级专家面对面请教,去理论化地交流,专家可以分享自己临床中好的治疗经验、做法等,收获非常大。”

肿瘤不仅可预防也是可以治愈的

“仅仅依靠书本和《指南》是看不好病的。”束永前教授表示,《指南》是落后的、粗糙的,尤其是一些有争议的,还没有被大家都认可的,但是临床获益却非常大的新的治疗手段和药物,《指南》中是不会有的,这时候就要求大医院要发挥作用,通过培训、面对面分享的方式,让基层医生也能获益。

“晚期肿瘤患者并不等于就没救了,肿瘤不仅可预防也是可治疗的。”束永前教授说,这就要求医生在规范治疗的同时,不断进行针对性、探索性的研究,如肿瘤免疫药物的出现,正常来说肿瘤晚期患者的生存时间是在9-11个月,分子靶向性药物出现后,患者可以活3年左右,而免疫药物的正确使用,让至少25%的肺癌肿瘤患者生存时间达到5年以上,甚至治愈。

肿瘤的治疗是变化的,随着新的药物的出现,它的治疗指南也会跟着变化,此时肿瘤治疗的路径也就随之出现差别,这就要求基层医生更要加强学习,这就需要一个专业的团队将最新的治疗方法往下传,帮助基层医院的医生和三甲大医院的医生能够享受到同质化的管理,让肿瘤患者少走弯路。

肿瘤治疗不仅要治病更要医“心”

20年前,家住南京的郭女士被确诊卵巢癌晚期,当时她的治疗愿望就是能看到儿子考上大学,抱着这样的心态,积极配合治疗,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原本以为只有不到一年生存期的她,不仅看到了儿子上学,现如今,孙子都已经上小学了。

束永前教授介绍,在临床中,他会发现很多患者一旦得知自己身患肿瘤,一查是晚期,就很沮丧,感觉就没有救了,甚至有的患者会自动放弃治疗。然而随着肿瘤治疗方法的不断进步,肿瘤患者在规范诊疗的基础上结合个性化的诊治,最终可以让患者获得长时间的生存。即便是在基层医院,也要科学认知肿瘤的发生和发展。把肿瘤当成慢病不是一句口号,而要落实于实际诊疗过程中。

“肿瘤患者生的病都是心病。”束永前教授说,思维病态了,人往往也会变得不可理喻,长时间负面情绪爆棚,生病是难免的。与此同时,肿瘤又是可以预防的,保持心情愉悦,常怀感恩之心。一个科学的思维观,才能有好的睡眠、好的生活方式、饮食习惯、运动习惯,疾病自然也会远离。

南京晨报/爱南京记者 孙苏静

标签:
责编:浦琼月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