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积极促进医养融合改革向纵深发展
2021-03-29 10:29:00  来源:中国江苏网  
1
听新闻

近年来,常州市坚持问题导向、需求导向、民生导向,建立健全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医养相结合的健康服务体系,为老年人提供治疗期住院、康复期护理、稳定期生活照料、安宁疗护一体化的健康和养老服务,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一、统筹协调,健全医养融合服务体系。一是加强政策引导。出台《关于加快医养融合服务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在全省首创12条路径打通医疗卫生资源和养老服务资源的体制机制壁垒。贯彻落实《常州市关于深入推进养老机构医养融合发展的实施意见》《市政府关于推进落实养老和医疗机构扶持优惠政策会议纪要》,不断完善医养融合政策体系。二是加快形成合力。制定《常州市医养结合工作联席会议制度》,进一步落实医养融合工作机制,明确各项工作责任部门,及时协调解决涉及医疗、养老、社保等工作中出现的政策性问题,确保医养融合工作的可持续发展。三是加大经费保障。对增设医务室、护理站、护理院、康复医院的养老机构给予资金支持;对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民办医疗机构兴办养老机构或将床位转型为养老床位的,经验收符合条件的给予相应补贴。武进区试点长期护理保险工作,明确由个人、政府、医保按3:3:4的比例分担每人每年100元的筹资标准。天宁区采取政府专项、福彩基金、医保基金、基本公共卫生资金等综合支付方式做实居家医养服务。

二、对标高位,增强医养融合服务能力。一是搭建服务网络。市七院改建成三级老年病专科医院,并成立“常州市老年医学研究所”;二级及以上综合医院、中医院设置老年医学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积极开展老年人医疗、康复、护理、家庭病床等服务。目前,全市有三级老年病医院1家、设置老年医学科的二级以上综合医院5家、康复医院6家、护理院15家、医养结合机构47家、开展安宁疗护服务的医疗机构11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护理床位占比10.72%,护理型床位数占养老机构床位总数比例达到60%以上。二是丰富服务方式。在养老机构内设立医疗机构,支持有条件的养老机构自办医疗点、医务室、护理站;医疗机构延伸养老服务,鼓励部分一、二级医院和专科医院转型为老年病医院、康复医院、护理院;倡导医疗机构与社区养老服务中心、城乡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养老院等建立医疗服务协作关系;推行居家养老,通过签约家庭医生开展健康评估、康复指导、家庭病床服务等;探索“互联网+”,加强与以色列合作,依托武进人民医院为患者提供在家即时心电监测、线上实时诊断及线下快捷治疗三位一体的远程心电监测医疗服务。三是统一服务标准。制定《关于做好医养结合机构审批登记工作的通知》,明确医养结合机构审批备案流程、受理条件、材料清单、办理时限等,优化准入流程和环境,进一步促进医养结合发展。出台《医养结合机构服务指南(试行)》,规范医养结合机构服务内容和服务要求,提高医养结合机构服务质量,增强老年人获得感和幸福感。

三、多措并举,提升医养融合服务质量。一是推进健康管理。全面实施家庭医生预约上门服务,优先覆盖失能老人重点人群。结合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组织老年人健康体检,全市65岁及以上老年人健康体检率72.36%、健康档案建档率95%以上、家庭医生签约率80.37%。开展居民健康素养水平监测国家级试点工作,了解老年人健康素养水平并提出针对性的改善举措。二是推动养教结合。常州老年大学携手福利院、南湖养生园、金东方颐养中心,把老年教育送进养老机构,金东方颐养中心成为全省首家老年教育“养教联动”示范基地。组织老年健康宣传周、敬老月等活动,发挥常州电视台、“健康常州”公众号等宣传媒介作用,普及健康科普知识,全面提高老年人健康素养。三是推行关爱项目。全市50%的乡镇或街道至少有1个老年精神关爱项目,通过集中或入户的形式开展心理健康评估,了解老年人常见心理问题,提升老年人心理健康意识。第一批心理健康评估3496人、临界人群心理干预329名、高危人群转诊建议132名,并实现377名贫困、空巢、失能、失智、计划生育特殊家庭和高龄独居老年人全覆盖。

标签:
责编:浦琼月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