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安着力推进医疗卫生体系“强基”工程
2020-07-21 10:45:00  来源:中国江苏网  
1
听新闻

近年来,淮安市始终将“强基层”作为深化医改的重中之重,按照县强、乡活、村稳的思路,大力推进县域综合医改,有效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水平,不断增强群众健康获得感。

一、建强服务体系,提升基层服务能力。一是提升医联体运行质效。构建“三型四联”合作机制,基层医疗机构以紧密型、半紧密型和松散型等三种合作类型加入医联体和医疗集团,组成责任联合体、利益联合体、管理联合体和服务联合体,实现了县(区)、乡(镇、街道)基层医疗机构全覆盖。重抓紧密型医联体建设,县级医联体龙头单位与50家成员单位建成紧密型医联体,推动淮安区、涟水县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国家试点实质化运作,推进县乡村医疗资源整合共享,畅通市、县级医院和基层医务人员双向交流渠道,定期安排二级以上公立医院专家到基层坐诊手术。二是加强医疗机构规范化建设。统筹推进城乡一体化“15分钟健康服务圈”建设,推行“15万平方米以上新建小区同步规划建设180—300平方米社区卫生服务用房”政策。实施基层医疗机构提质工程,114个乡镇卫生院、21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460个村卫生室全部达到省定标准。推进“大基层”体系建设试点,改造98个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创成58个国家级群众满意乡镇卫生院、81个省示范乡镇卫生院、181个省示范村卫生室。三是建强特色化专科。组织35个省级重点专科、59个市级重点专科扶持培育基层特色科室,重点加强慢病管理、儿科、妇产科、康复科、全专科联合病房等重点领域建设,全市基层医疗机构共建成特色专科70个。

二、优化服务方式,满足群众健康需求。一是优化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打造主动上门“零距离”,畅通渠道“零障碍”,有求必应“零缺位”等服务品牌,不断提升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质量和内涵。实行基层网格化管理,平均每个家庭医生团队在责任片区与居民家庭签约服务不少于200户。完善签约服务费用分担机制,由医保、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和签约居民按照1:1:1的比例共担,切实减轻基层群众负担,签约家庭对家庭医生满意度达90%以上。二是完善医养结合服务。推进养老机构与周边医疗机构开展协议合作,实现医疗服务全覆盖。推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开展老年人医疗、康复、护理等服务,为老年人免费建立电子健康档案,每年免费为65岁以上老年人提供1次健康管理服务,开展生活方式和健康状况评估、体格检查、健康教育指导。洪泽区夕阳红养老公寓医养结合经验被国家卫生健康委推介。三是开展“互联网+健康医疗”服务。建成“智慧医疗”便民惠民应用平台。县级医院组建“医学影像、临床检验、消毒供应、病理诊断、技能培训”五大中心,对基层医疗机构实行中心化管理,形成基层医疗机构检查检验、上级医疗机构阅片诊断和专家远程会诊治疗等合作模式,远程医疗服务覆盖80%以上基层医疗机构。推进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数字化建设,建立集门诊叫号、自主查询、应收应付、门诊输液、服务评价、医护巡视等于一体的数字化平台。

三、创新人才管理模式,破解基层用人难题。一是抓引才强队伍。出台《实施意见》,实施“健康淮安”卫生人才工程。将基层医疗卫生专业人才招录工作纳入市对县目标考核内容,建立“县聘、乡管、村用”机制,筹建乡村卫生人才编制“周转池”,统筹人员编制管理,增强人才流动性。医学本科生到基层工作,直接办理人事代理,与在编人员同等待遇,特殊人才引进实行一人一策。二是抓育才强技能。加强基层机构骨干人才培养,实施“5000名基层医学人才培养工程”,实施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免费培养,在各县区划片建立基层医疗卫生业务管理培训基地,在三甲医院开设基层卫生技术人员专业培训班,打造基层医务人员继续教育培训基地。三是抓用才强激励。完善财政补助方式,将基层卫生改革发展成本纳入政府预算。绩效分配机制向一线和业务骨干倾斜,基层单位收支结余的30%—40%用于职工奖励和福利,将基层卫生技术人员绩效工资总量扩大到135—150%,基层医疗机构骨干工资扩大到150—230%。

标签:
责编:浦琼月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