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测过血糖吗?专家解读:高血糖就是糖尿病吗?
2021-03-24 14:20:00  来源:新江苏·中国江苏网  作者:孙骏 王丽娟 麻云  
1
听新闻

新江苏·中国江苏网讯 (记者 孙骏 通讯员 王丽娟 麻云)近期有不少网友咨询:“三高”中的高血糖就是糖尿病吗?高血糖是什么原因引起的?能不能防治?记者邀请江苏省中医院专家进行科普解读。

高血糖就是糖尿病吗?

高血糖就是指人体血液中的含糖量高于了正常的标准,一般来说,禁食八小时状态下,空腹血糖<6.1mmol/L为正常;餐后2小时血糖<7.8mmol/L为正常值,如果超过这两个标准,就称为“高血糖”。

(IFG或IGT统称为糖调节受损)

若空腹血糖正常,糖耐量检测为7.8-11.1mmol/L之间,称为糖耐量受损;

若糖耐量试验2小时血糖值正常,空腹血糖在6.1-7.0mmol/L之间,称为空腹血糖调节受损;

若空腹血糖≥7.0mmol/L,糖耐量试验2小时血糖≥11.1mmol/L,则诊断为糖尿病。

所以,从上述的诊断标准也可以看出,虽然血糖的高低是判断糖尿病的标准,而且糖尿病也会导致患者出现高血糖,但高血糖却不都是糖尿病。“高血糖”其实是我们的口语表达,并不是规范的疾病诊断用语,糖尿病前期、糖尿病、高血糖危象等都属于高血糖的范畴。有很多情况都会导致血糖升高。

高血糖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血糖必须保持在一定的水平才能维持体内各器官和组织的需要,血糖一旦偏高,不仅会使人产生多尿、口渴、多饮、体重下降、消瘦、乏力、易饥、多食、视力模糊、儿童生长发育受阻、女性伴有外阴瘙痒等症状,还会引发多种疾病。一般来说,引起高血糖的原因主要有这几方面:

1、药物因素:有一些药物会使人出现高血糖,最常见的就是激素类药物,长期服用就很容易使血糖升高。

2、精神因素:如果人们长期处于压力、紧张、焦虑的情绪中,就很可能使体内的器官功能出现紊乱,进而使血糖升高。

3、肥胖:过度肥胖很容易导致高血糖,各种高蛋白、高油脂、高糖分的食物摄入太多,很容易使血糖升高。

4、缺乏运动:运动较少,会使人体胰岛素的作用发挥不足,出现高血糖现象。

此外,在人体十分饥饿、过度兴奋、发热、大出血、创伤以及患有慢性疾病等情况下,也会使血糖升高。

高血糖的高危人群

①年龄≥40岁;

②超重(BMI≥24kg/m2)、肥胖(BMI≥28kg/m2)、腹型肥胖(男性腰围≥90cm,女性腰围≥85cm)

③患其它慢性疾病:如高血压、心血管疾病、血脂异常、高尿酸血症及痛风、脂肪肝等;

④长期缺乏体力活动者;

⑤一级亲属中有糖尿病家族史的人群;

⑥有多囊卵巢综合征、妊娠糖尿病史或分娩巨大儿史;

⑦长期服用激素,比如:糖皮质激素、性激素以及抗焦虑、抑郁的药物,也会容易导致血糖水平升高。

具备上述因素之一者即为高危人群,建议每年进行血糖筛查,以早期发现糖尿病或糖尿病前期。

积极预防高血糖

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高血糖不仅仅是“老年病”了,越来越多的年轻患者也开始出现在高血糖的名单上。健康的生活方式,能让我们的身体重新排兵布阵、有条不紊,坚持下去给你的身体降糖。

①戒烟:主动吸烟或被动吸烟都会显著增加罹患糖尿病的风险,并加速糖尿病患者的血管损伤。

②维持健康体重:超重或肥胖患者减重的目标是3—6个月减轻体重的5%—10%,消瘦者应通过合理的营养计划达到并长期维持理想体重。

营养治疗原则:控制总热量,建立合理饮食结构;均衡营养,合理控制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的比例;少食多餐,有利于血糖控制;饮食清淡,低脂少油;

③运动:增加日常身体活动,减少坐姿时间,每周至少150 min中等强度有氧运动。

④心理:改善抑郁、焦虑情绪,及早摆脱不良心理、恢复自信。

诊断为糖尿病,怎么治疗?

一旦诊断为糖尿病早期或糖尿病,建议到正规医院就诊,明确原因,及时治疗,延缓进程,降低危害。

中药:

(1)中药治疗:

用于高血糖早期的江苏省中医院院内制剂——克糖灵;协定膏——清热止渴膏、二地消渴膏。

克糖灵:补气阴,清火热,逐痰瘀;用于中老年患者口干,食欲亢进,体型偏胖,舌质红或红赤,脉弦滑,检查符合IGT高脂血症诊断标准者,或NIDDM有肝肾损害者。

清热止渴膏:滋阴清热、化湿祛瘀,适用于糖尿病早期阴虚燥热证。

二地消渴膏:益气养阴,补脾益肾;主治糖尿病阴虚内热或气阴两虚诸症。二地消渴膏可改善2型糖尿病早期患者“三多一少”临床症状和胰岛素抵抗状态,并具有防治胰岛功能减退的作用。

(2)中医适宜技术

中药代茶饮,八段锦,太极拳,拔罐疗法,放血疗法,艾灸,穴位贴敷、揿针埋针等中医适宜方法,均可辅助降血糖。

西药:

目前主要有9大类药物可用于糖尿病治疗,但应评估病情,在专科医生指导下规范服用。用药后需定期检查血糖水平,如若血糖不达标或波动大,要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血糖管理要做到“早预防、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早达标”的五“早”法宝,通过实时了解血糖水平可以及时发现高血糖,并指导饮食、运动及优化药物治疗方案,帮助血糖达标,这样才能预防和延缓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

标签:
责编:孙骏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