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石日记
我们是“安全守门人”!
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医疗队员:李明艳
地点:黄石
在这场抗击疫情的战斗中,除了直接给予病人诊断、治疗、护理的医生护士们,还有一群在身后默默无闻工作着的“感控人”,她们原来或是感控科老师,或是来自临床有经验的护士长和护理骨干,在这个非常时期由于没有保洁员,她们除了做好本职的感控管理工作外,还要做好临床的打扫消杀工作,有幸我也成为其中的一员!
我们每天有固定的工作地点:从缓冲区—污染区—清洁区;有固定的工作流程:病区感控培训、感控督查、污染区物表擦拭、空气消毒、物品归整、垃圾处理等……有规范要求:环境整洁、感控符合要求!我们既是裁判员,也是运动员!
最近天气渐渐变热,穿着防护服、戴着N95口罩的我们在工作的过程中因为闷热、缺氧,经常喘不过气来;衣服是湿了捂干,然后又湿……但是想到我们的工作是为了保障队友的安全、防止院内感染和交叉感染,再苦再累也值得!今天工作中有位病人阿姨抢着要帮我拖地,我赶紧按住她说:您好好休息,尽快康复,早日回归正常生活,这才是对我们工作最大的支持和帮助!
为了做到“医护零感染”,我们是“安全守门人”!
黄石日记
生命接力:ECMO转运纪实
医疗队员:程志
地点:黄石市中心医院
3月20日,黄石市所有新冠肺炎患者集中转运至黄石市中医院,大部分综合医院将恢复正常诊疗秩序。一位ECMO患者将从黄石市中心医院转运至黄石市中医医院,此次转运虽然只有9公里的路程,但是因为患者病情危重,转运难度非常大,风险极高,稍微不慎就可能有生命危险。面对此项转运任务,在李卿主任的指挥协调下,我们做好充分的准备。
下午13:30正式开始进入转运工作。一部分转运人员在中心医院,另一批人员则在中医院做好接应工作。谁负责呼吸机、谁负责ECMO机器、谁负责气管插管、谁负责监护仪上的生命体征监测……检查气道、充分吸痰、了解生命体征、检测每一条管道、患者存在胸腔引流,检测引流情况等等,所有参与人员明确分工,每一个细节反复确认,对接呼吸机每一个参数的设置,每一个药物的泵速,氧气压力的检查,备用氧气瓶配备,压缩机的准备,电梯通道的准备等等。一切都是为了最大程度的保证患者安全。
在保证所有准备工作万无一失的情况下,下午14:20开始转运患者,搬运患者、调试设备,一切有序进行,救护车一路鸣笛,车内转运人员目不转睛的盯着设备上的参数,十几分钟的路程,大家都高度集中、一刻也不松懈。路上的行人、行车主动让行,保证救护车顺利、快速地通过,为病人的救治争取每一分,每一秒。
15:00顺利达到黄石市中医医院,医护人员早已在病区楼下等候,电梯“虚席以待”,对讲机与病区内随时沟通“病人已到”、“马上进入病区”、“收到”、“收到”,简短地沟通都是为了转运顺利进行。
进入病区后一切都已备好,迅速转换连接,更换呼吸机、泵注药物、压缩机开启、管路开放、评估气道、评估生命体征等等,一切地对接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
一个病人的转运,牵动了许许多多医务人员的心,因为这是生命的相托。(记者 孙骏 通讯员 陈艳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