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过40,做好这些事远离脑卒中
2022-09-20 09:23:00  来源:南京晨报  
1
听新闻

9月16日是“中国脑健康日”。脑卒中是我国居民致死、致残的第一大原因,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了沉重负担。那么,我们如何远离脑卒中呢?又有哪些要点值得我们注意的呢?本期名家访谈,我们专访了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脑病科副主任医师张林。

家庭自测血压,更有益于控制血压

高血压是引起脑卒中的最重要的危险因素之一。《中国脑卒中防治指导规范(2021年版)》提醒,除关注诊室血压外,还应关注患者动态血压、家庭血压、清晨血压等,并积极推荐家庭自测血压。

家庭血压监测通常由被测量者自我完成,也可由家庭成员等协助完成。因为血压测量在患者熟悉的家庭环境中进行,故可避免“白大衣效应”。家庭血压监测的高血压诊断标准为≥135/85mmHg,与诊室血压的140/90mmHg相对应。

张林介绍说,家庭血压监测前,最好咨询专家一些注意事项。比如,测量时,将测量使用的前臂放在桌子上,捆绑袖带上臂的中点与心脏处于同一水平。按照《2019中国家庭血压监测指南》建议,家庭血压监测时,应每日早、晚测量血压。早上测量应在起床后1小时内、服用降压药之前进行,在测量前也不要吃早饭或者进行剧烈运动;晚间血压测量应于晚饭后、上床睡觉前进行。患者每次测量血压,应在坐位休息5分钟后,测量2~3次,间隔1分钟。高血压患者和有高血压风险的人,最好在家中常备电子血压计,正确使用并定期检测血压,这对高血压的诊断和治疗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过了40岁,应进行糖尿病筛查

糖尿病显著增加缺血性脑卒中及颅内出血的风险,并且随着糖尿病病史的延长,心脑血管病的风险逐年增加。因此,对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包括降血糖、降血脂、降压、抗血小板聚集等在内的综合治疗,可以明显降低脑卒中事件的发生概率。

这就意味着,对糖尿病高危人群来说,尽早进行糖尿病筛查十分重要。而无糖尿病危险因素的人群也不能掉以轻心,建议在40岁时开始筛查。对于首次血糖筛查结果正常者,建议每3年至少重复筛查1次。有脑卒中危险因素的人群应定期检测血糖,包括测定糖化血红蛋白和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尽早识别糖尿病和糖尿病前期。

专家介绍,对于糖尿病早期患者要及时进行干预,建议大家每年体检的时候,注意做一个餐后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的筛查。一般体检做的都是空腹血糖,然而,至少有60%的糖尿病患者是餐后血糖先升高,当疾病进展到一定阶段后会表现为空腹血糖升高。

40+高危人群,定期做颈动脉彩超筛查

脑卒中危险因素包括高血压、血脂异常、糖尿病、心房颤动、吸烟史、明显超重或肥胖、缺乏运动和脑卒中家族史。”沾上“三个及以上的危险因素就属于高危人群。《中国脑卒中防治指导规范(2021年版)》指出,对于年龄超过40岁的高危人群应做颈动脉彩超检查筛查。对于颈动脉彩超仅发现内膜增厚的人群,改变生活方式是首要注意的,如戒烟、适量运动和低盐、低脂、低糖、低热量饮食,每年复查颈动脉彩超1次。

专家提醒,颈动脉超声检查是脑卒中筛查的“前沿阵地”。颈动脉彩超不仅能清晰显示血管内有无斑块形成、斑块形成的部位、大小、是否有血管狭窄及狭窄程度、有无闭塞等详细情况;同时,还可以进行准确的测量及定位, 能对检测动脉的血流动力学结果进行分析,尤其在显示动脉壁结构的变化上有优势。有助于确定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颈动脉粥样斑块的性质和稳定性,特别是可检测早期颈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存在,为患者预防和治疗提供客观的依据。因此,积极治疗早期动脉粥样硬化及颈动脉狭窄对预防缺血性脑卒中有重要意义。

标签:血压;脑卒中;动脉
责编:浦琼月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