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高血压的十大误区,你有没有?
2022-05-19 15:48:00  来源:南京晨报  
1
听新闻

高血压是现在较为常见的一种慢性病,相较于“急症”,它的症状相对没有那么明显,也因此,许多患者在罹患后“自我感觉良好”,因而不遵医嘱、不定时服药……关于高血压的十大误区,今天记者就请南京市第二医院心内科主任医师郭忠玉来给大家讲一讲。

误区一 高血压不能吃药,吃药停不了

在平时接诊过程中,经常遇到很多高血压患者特别是年轻患者,需要降压治疗。患者很抵触,焦虑地说:“郭主任,我年纪轻轻的就吃降压药,吃了就停不下来,一辈子都跟药打交道,这人不就完了吗?”

何时启动药物降压治疗?

血压≥160/100mmHg、高血压危险分层是中高危、有心脑肾等靶器官损害、有严重并发症的需要立即启动药物降压治疗。

降压药能停吗?

由于目前降压药物一般药效最多只能维持24小时,需要每天按时吃药,才能维持体内血药浓度,发挥平稳降压作用。

误区二 一开始不能吃好药

患者口中所说的好药,是指长效地平类的控释片或缓释片、新型沙坦类和普利类。

长效的控释片和缓释片有特制的包膜,控制药物缓慢、控制性释放,所以作用时间长。每天吃一次就能保持体内血药浓度稳定、起到平稳降压作用。

这种药物特性和病程并无关联。

误区三 贵药就是好药

不是价格贵的药就是好药,特别是国家带量集中采购后,国产的仿制药都大幅度降价,也能起到跟原研药一样的降压效果。

误区四 高血压药物会伤肝肾

高血压药物都是从肝肾代谢,相比降压带来的获益,药物对肝肾的影响微乎其微。

长期不吃降血压药物,会导致肾脏损害,早期出现微量蛋白尿,后期出现大量蛋白尿、慢性肾功能不全,最后可发展为尿毒症。

β受体阻滞剂和沙坦类、普利类降压药降压的同时还能起到对心脏和肾脏的保护作用。

误区五 没有感觉可以不吃药

有三分之一左右的长期高血压患者没有感觉,没感觉不代表没损害。没有症状的高血压一样会引起靶器官损害和并发症。只有通过吃药控制好血压,才能延缓和避免高血压对心脑肾等靶器官的损害、减少并发症。接触过一些患者,血压很高还很主观、固执、不听劝说、拒绝服药,结果发生脑出血、心肌梗死等严重并发症,致死致残。

误区六 血压正常了就可以停药

有些患者自测血压高了就吃药,血压降下来了就停药。吃吃停停,导致血压反复波动、反弹,既不利于降压还会导致严重并发症。

误区七 自行调整药量

经常遇到一些患者朋友,血压降到正常维持了一段时间,感觉头不晕、不疼了,心不慌、胸不闷了,就悄悄地把剂量减了,或者原来吃两三种减少到一两种。有的干脆把药停了,看看血压还能不能再升上来。结果导致血压反弹飙升,出现了严重并发症。

有的患者道听途说,降压药每一到两年换一次。这种想法要不得,血压控制平稳,不主张频繁换药,以免带来不必要的血压波动。

误区八 光吃药就行了,其他不用注意

有的患者吃了药以后,不注重生活方式改变。口味依然很重,咸肉、香肠、咸菜等腌制品一样没少吃。好吃油腻,烟照抽酒照喝。体力活动少又不锻炼。熬夜睡眠不足、精神焦虑紧张。结果即使吃了降压药效果也不好,调药后血压还是反复波动。

误区九 降血压图“快”

降压不能求快,而要求稳。要求平稳降压,对于老年患者要从小剂量开始,一般一到两个礼拜降到正常即可。

对于高血压急症,要控制性降压,防止血压降得过快过低,诱发脑梗塞、冠心病等。老年患者根据年龄、有无合并症和靶器官损害将血压降到合理的目标值。

对于糖尿病、大量蛋白尿、肾功能不全、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在能耐受的情况下,可以把血压降得低一点,控制要求≤130/80mmHg,有些老年人很抵制,担心血压降得过低会引起脑供血不足等并发症。

误区十 忽视血压监测

血压管理包括:24小时动态血压、诊室血压、家庭自测血压。只有多途径监测血压才能发现隐匿型高血压、排除白大衣高血压、协助诊断高血压、掌握血压节律,为调整药物使用剂量、给药时间、评价药物降压效果提供依据。

标签:血压;降压;高血压
责编:浦琼月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