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是每个人都敬而远之的话题。
但其实癌症离我们并不远,中国国家癌症中心2022年2月发布的报告显示,2016年我国癌症新发病例约406.4万,即平均每天有1万多人被诊断为新发癌症。其中,发病率前五位的癌症分别是肺癌、结直肠癌、胃癌、肝癌和女性乳腺癌,占癌症新发病例总数的57.4%。
为何癌症发病率连年攀升?癌症防治怎么做?距离精准治疗还有多远?不久前,中华肿瘤大会在南京召开,《健康周刊》记者采访多位院士专家。
恶性肿瘤危害生命健康
提高认识是关键
恶性肿瘤是严重威胁人类生命和健康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之一。据江苏省疾控中心提供的最新肿瘤登记数据显示,我省每年约有27.02万例新发癌症病例以及16.86万例因癌症死亡病例。平均每天约有740人被诊断为新发癌症,有将近460人因癌症死亡。
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发布的2020年全球最新癌症负担数据显示,乳腺癌新发病例数达226万,首次正式取代肺癌(220万)成为全球第一大癌症,占所有新增癌症患者的11.7%。
“其实不仅是乳腺癌,肺癌、消化道肿瘤等疾病的发病率都呈逐年增长的趋势。”江苏省人民医院妇幼分院副院长殷咏梅表示,癌症增速变快背后,和人口老龄化社会的到来、不良生活习惯和快节奏生活造成现代人身心压力不无关系。
据江苏省肿瘤医院院长、消化内科专家鲍军介绍,大数据显示,只有10%-30%的癌症可以归结为基因突变,接近90%的癌症都可以追溯到生活方式、环境因素,约60%的癌症死亡是可以通过减少危险因素来预防的。因此,癌症防控一体化就显得尤为重要。
现代诊疗手段日新月异,一些肿瘤在早期被诊断出来,也会表现为癌症发生率的增加。“神经内分泌肿瘤起病隐匿,症状不典型,对于医生来说容易误诊及漏诊,误诊率高达50%以上。绝大多数患者从发病到确诊需要5-7年。”江苏省人民医院老年消化科主任、江苏省神经内分泌肿瘤诊治中心主任汤琪云专注于神经内分泌肿瘤的研究,全世界对神经内分泌肿瘤的系统研究从2010年开始,时至今日在国内一部分基层医院,对该疾病的诊断还存在着一定的困难。随着国内对神经内分泌肿瘤的病理诊断的明确,该病发病率逐年增加,正从罕见疾病走向罕少见疾病,越来越得到医学界重视。
新技术新药物加速发展
或可带来新机
“近年来,由于医疗新技术、新药物的不断研发,我国肿瘤诊治的整体水平已有大幅提高。” 江苏省人民医院党委书记唐金海表示,在肿瘤诊断方面,涌现出一批新型诊断技术,传统的医学影像学与分子生物学、生物医学工程等多个学科交叉融合,衍生为新兴的分子影像学,在早期精准诊断、术中导航以及肿瘤微环境成像中发挥重要作用;同时,随着分子生物学的飞速发展,病理诊断从传统的组织病理、细胞病理逐渐转变为分子病理技术。分子病理的兴起为肿瘤精准医疗提供了新的诊疗依据,在疾病的诊断分型、指导靶向治疗和预后判断等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
唐金海提到,在肿瘤治疗方面,手术、放疗等局部治疗更趋于微创化、精细化,未来随着人工智能的普及,局部治疗的方向将是数字化、智能化,在提高局部肿瘤控制率的同时,最大限度地保障患者的器官功能与生活质量。肿瘤的系统性治疗则已迈进精准医学时代,随着肿瘤学者对分子生物学与肿瘤免疫学的深入认识,肿瘤药物治疗领域发生革新,传统的化疗逐渐被靶向治疗、免疫治疗所替代。目前几乎所有肿瘤的药物治疗均已脱离单一化疗的模式,靶向治疗、免疫治疗以及联合治疗成为肿瘤全身治疗的主要手段。
中国工程院院士、北大国际癌症研究院院长、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分子肿瘤学研究室主任詹启敏也谈到分子生物学的发展为精准治疗提供了很好的技术手段。他表示,基因测序、分子生物学、蛋白质组学等一系列生物技术的发展,能为临床肿瘤的治疗提供有效的方法。分子生物学在更微观的层面对肿瘤进行分子分型,可以更好地掌控肿瘤内在的变化规律,选择有效的治疗方案、判断耐药性,无论从临床治疗实践还是肿瘤防治层面而言,都是一个重要的支撑。
有一组数据令人稍感欣慰,根据相关统计,发达国家乳腺癌的五年生存率超过90%,中国患者的五年生存率这一数字也高达80%以上,上海市乳腺癌五年生存率甚至已经达到了92%-93%。“经济发达城市人们对自身健康的关注度也较高,而且大城市在用药和治疗方面会更加规范,这也是更为关键的因素。”殷咏梅表示,只有好的新药和标准化诊疗“双重叠加”,才能让患者真正受益。
癌症创新药物的研发,不仅在中国,在国际上也不是件容易的事。新药从研发到临床应用,是个极其漫长的过程,有的长达十年甚至二十年之久。很多老百姓对临床试验比较抗拒,但实际上很多患者在经济条件不足、缺乏治疗手段的情况下加入临床试验,不仅能从中获益,还为新药研发做出了巨大贡献。
2021年底,为充分发挥医疗卫生机构和医务人员在医药创新中的作用,江苏省卫生健康委专门印发了《关于加强全省医疗卫生机构临床研究工作的指导意见》,重点就加强研究型医院建设、建立临床研究的激励机制、加强临床研究的支撑体系建设和提升临床研究伦理管理的质量效率等方面提出了具体意见。殷咏梅介绍,江苏省人民医院河西分院专门开辟了“临床研究病房”,是江苏省内首批牵头建设的单位。“现在开展的临床研究项目逐年增加,目前已经参与过或作为组长单位的临床研究项目达70多项。”殷咏梅说。
“与国外相比,我国在创新和重大疾病的诊断治疗上仍存差距。”江苏省人民医院院长赵俊表示,江苏省人民医院是江苏医疗卫生行业的第一形象、第一窗口、第一品牌,不仅要高质量发展,更要高水平发展,这需要依靠科技创新来突破发展过程中的瓶颈,建设研究型医院也是大势所趋。
近年来江苏省人民医院也出台了支持基础研究的一系列计划,建立实验室和专门的研究队伍,不断加强临床研究,发现问题、寻求创新、最终为患者排忧解难。“我们的定位就是要看别人不会看、不能看、看不了、看不好的病,而且还要出标准、出指南、出规范,指导帮助下级医院和基层医院规范化、合理化、有序化、安全化。”赵俊表示。
“防”先于“治”
“三早”助力延长患者生存时间
“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是延长神经内分泌肿瘤患者生存时间的关键。”汤琪云提到,“早发现”能使患者得到彻底治愈。她举例,如果神经内分泌肿瘤的原发灶在胃肠道,即使已经转移到肝脏,仍然可以通过内镜和外科的微创手术,达到原发灶和转移灶彻底根除。再结合一些神经内分泌肿瘤的特殊治疗如生物治疗、放射治疗、化疗等,该疾病早期治愈率能达九成。“所以我们特别强调45岁以上病人的胃肠镜体检,对疾病的重视是最好的预防。”汤琪云补充。
“对于肿瘤的预防,最好的方式还是早期筛查。和国外相比,我国癌症早期发现率比较低,要尽快突破我国在疾病早筛上的瓶颈。”詹启敏表示,肿瘤的防治工作是国家战略,也是民生的最大需求。将前沿的科学技术和理论用到肿瘤防治工作当中,将会产生比较好的效果。随着分子肿瘤学的发展,可以从早期分子变化水平了解肿瘤情况,实现早期发现早期筛查,还可以通过分子生物学对肿瘤的临床治疗给予指导。詹启敏也坦言,我们国家目前缺少比较先进的诊断设备。“所以应加速让高端技术变为适宜技术,广泛应用到人群中,实现大人群的早期筛查。”
“三早”是提升肿瘤治愈率的制胜法宝,随着互联网技术和智慧医疗的发展,也为“三早”的实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唐金海举例,应用人工智能进行肿瘤的影像或病理辅助诊断,避免人工诊断的主观性,同时提高了诊断效率;在手术辅佐方面,人工智能技术可根据影像识别,提前设计虚拟手术方案,并对术中风险提前给予预案,协助医生精准治疗。医院打造了面向5G应用的“互联网+智慧医院服务体系”,建立了“人工智能医学联合创新中心”“生物传感与人工智能联合实验室” ,实现医疗的无线化、智能化、全连接演进。“通过大力发展智慧医疗,不断优化医疗资源配置和下沉医疗资源供给,可以切实提升人民群众的健康获得感。”
“球囊导管”技术、“康复机器人”……一大批自研创新成果在江苏省人民医院诞生,赵俊总结,这正是建设研究型医院的一个缩影。什么是研究型医院?赵俊给出了答案,肯定要建设一批品牌学科、培养一批杰出人物、产出一批创新成果、打造一批特色技术,让具备学术视野和创新能力的专家依靠核心技术、关键技术解决重大临床问题。同时,还要有高水平平台和生物医药产业做良好支撑,将创新成果实实在在惠及患者。
“鉴于我省居民肿瘤高发情况,前几年,江苏省肿瘤医院作为牵头单位发起成立了江苏省肿瘤防治联盟和肿瘤专科联盟。”鲍军解释说,成立该联盟旨在整合全省肿瘤防治医疗资源,通过联盟内的协作,加强全省肿瘤防治全过程,探索肿瘤防治全生命周期服务管理体系,更好地满足江苏群众肿瘤防治的健康需求,目前共有联盟单位235家。通过开展肿瘤科普知识宣传以及对医生的点对点指导等,努力提高全民防癌、抗癌意识,积极构建肿瘤防治网络,大力推进肿瘤的筛查工作,实现肿瘤的早筛早诊早治。
治病救人固然重要,软性的人文关怀也必不可少。在采访最后,殷咏梅提到:“在过去很多年,我们觉得治病就是把病治好,但对于患者来说,他们不仅需要药物的治疗,更需要医生在人文方面、心理方面给予全方位的帮助。”她建议,医生未来要花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完善,在患者心理、人文关怀、患者教育、肿瘤知识普及和药物不良反应方面的处理存在的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