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医之道 至精至微丨泰州市中医院全亚萍:精勤不倦 仁心仁术真情怀
2021-09-15 13:43:00  来源:中国江苏网  
1
听新闻

编者按医者在心,心正药真。医生以爱岗敬业、无怨无悔的奉献精神,成为守护生命的白衣天使。新江苏·中国江苏网聚焦坚守岗位、数十年如一日的江苏省名中医,展现医生们医病、医心的感人故事,向他们致以崇高的敬意。

全亚萍从事中医临床工作37年,她秉持一颗热爱中医、享受中医的赤诚之心,以解决患者病痛为毕生追求,赢得了百姓的信赖和赞誉。

守正创新,淬炼了不起的医术

全亚萍自幼接触中医,舅公是走方郎中,常常在家为患者针灸治疗,记忆中舅公一来,堂屋里就烟雾缭绕、艾香满屋,或坐、或躺,一屋子的患者,“哎吆哎吆”地来,舒舒服服地走;大学见习,侍诊大丰县中医院蒋御天老先生及朱遇春老师(针灸),病人旋踵而至,针砭用药应手起效,给全亚萍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为她后来成为铁杆中医埋下伏笔。

工作后,全亚萍先后跟随外公全国首批名老中医王玉玲、姜堰名中医章文庚、全国师承老师谢兆丰等及国医大师周仲瑛、朱良春、沈宝藩等中医名家学习,留下了大量珍贵笔记,视若珍宝;进修神经内科期间,虽然没有安排,仍想方设法、软磨硬泡,跟随江苏省人民医院终生教授、神经病学首席专家侯熙德教授学习,哪怕值完夜班通宵未眠、也不肯错过一次随侍门诊的机会,她的决心和毅力打动了侯熙德,破例手把手教她神经系统检查技术,并送给她两本自己编写的专著。

2004年,泰州市中医院脑病科开设中医多专业一体化诊疗平台,将中医药、针灸、推拿、情志疗法、物理治疗和心理、康复整合在一起,形成中医综合诊疗新模式。全主任带着科室同事大胆创新,从中风病高危人群体质辨识着手,提出综合辨体干预方案;研制“天宁饮”系列院内制剂治疗偏头痛,形成偏头痛特色辨治规范;将现代诊疗技术与中医药有机结合,成功开创多项中西医结合诊疗技术,科室创建成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二五”重点专科建设单位、中国卒中学会卒中中心、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眩晕医学专业委员会临床基地、泰州市眩晕诊疗中心。

寓诊于乐,把看病当作破案

“把工作当成乐趣,把解决疾病当成享受。”是全亚萍时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她把看诊当作破案,抽丝剥茧,寻根问源,敢于质疑,哪怕是上级医院已经诊治过的疾病,只要疗效不佳,就一定会再次全面四诊,慎防误漏。曾经有一位医院退休护工的儿媳在省级大医院已经就诊半年以上,诊断为“抑郁症”,一直抗抑郁治疗,始终没有效果。全亚萍观察她进入诊室时,步态不正常,走路姿势呈现剪刀样,详细进行神经系统体格检查,考虑为脊髓病变,果然,核磁共振提示为脊髓肿瘤,手术后痊愈。

全亚萍将中医情志疗法贯穿治疗全过程,花大量的时间与患者耐心沟通,必要时还要了解家人及朋友,深入挖掘患病始因,剖析疾病本质,从而有的放矢。擅长“话”疗,充分运用情志疗法,攻心为上,获得患者的信任,得到最准确的病史资料,从而明确病因,有利于正确的诊疗,甚至有的患者豁然明了,3-5副药后治愈。曾有即将参加高考的学生因一次模拟考没考好,后续成绩一落千丈、加上外表受到同学的嘲讽,十分自卑,抵触上学,除了简单用药,全亚萍耐心疏导、鼓励,每天和小姑娘聊天、交谈,后来小姑娘奋起直追,考上了南京的一所重点高校。

一位上海患者视物成双,下楼梯及打字困难,严重影响生活工作,伴有便秘,咽痒轻咳,在上海某医院眼科检查未发现异常,予强力天麻杜仲胶囊治疗未效,因外出就诊困难通过互联网医院求诊于全亚萍,经过了解病情,仔细查看上传的双眼照片,发现是滑车神经损伤,非常容易误诊,立即给予病情分析,中医心理辅导,中药辨证处方,配合营养神经药等,一周后复视缓解,痊愈后带着其父亲前来问诊用药。

一视同仁,将病人视作朋友

全亚萍一直奉行“人命至重,贵若千金”的理念,竭尽所能为病人服务,不论富贵贫贱,长幼妍媸,怨亲善友,她都遵循一视同仁的原则,不因权贵而攀附、不因贫困而怠慢,她给予每一位患者足够的时间把脉问诊,拖班、不能按时吃饭成为常态,患者及家属常常心疼她,她说的最多的却是“看完再下班”。数十年如一日,全亚萍因此练就了“坐功”,为了节省时间,门诊顾不上喝水、去厕所,坚持看完最后一个病人。

每次有患者看病费用没带够,她就会帮助担保或先行垫付,担保无数次,却从无一人欠费、逃费。“人心换人心,这便是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很多患者为了表示感谢,送来红包或储值卡,她总是婉言谢绝,实在推不掉的只能替病人交住院费。全亚萍认为,“把就诊者放在心上,他们就会信赖你,这种回报是金钱换不来的。”

“要把每个患者都视作朋友,将心比心,多为患者考虑一些,能给他们减少很多麻烦。”全亚萍总是不厌其烦地为病人答疑解惑,曾有一位79岁高龄患者,听力不好,患者整天自感没啥希望了,满脸沮丧地来到全主任面前,全主任通过看舌搭脉,手写问诊及贴近耳朵问诊,仔细查体,并给予辅助检查,打消了老爷子的疑虑,千恩万谢,高高兴兴地回家吃中药了。

薪火传承,弘扬中医药文化

全亚萍紧跟国内外脑病学术前沿,围绕偏头痛、中风病、眩晕等优势病种,积极开展中医临床研究。

作为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硕士生导师,全亚萍承担了南京中医药大学研究生、规培生培养及本科教学、实习带教工作,指导下级医生诊疗,“中医就是这样一代代传承下来的,”全亚萍将毕生所学和经验都毫无保留地传授给自己的学生和下级医生,旁征博引,用生动的事例、形象的语言、通俗的道理讲解深奥的理论,寓教于日常诊疗工作中。

【名医名方】天宁饮

组成:川芎15g,白芷10g,僵蚕10g,全蝎3g,钩藤(后下)15g,赤芍10g。

功能:搜风剔络,化痰活血。

主治:偏头痛风痰瘀阻证。

用法:每日1剂,水煎分2次,餐后口服;或中药配方颗粒,早晚各1袋,温开水调服。小儿酌情减量服用。

方解:方中川芎味辛性温,入肝胆二经,活血理气,搜风止痛,其性最善疏通,上达头顶,旁达肌肤,走而不守,为血中气药,《本草正》谓其“能散风寒,破淤蓄,通血脉”,故用之为主药;辅以白芷、僵蚕、全蝎,其中白芷辛温,归肺、胃、大肠三经,李东垣云:“其气芳香,能通九窍”,且与黄精同制,温而燥微,质地润滑,无耗液枯精之弊,又能和利血脉,祛风止痛;僵蚕、全蝎微辛性平,主入肝经,搜逐风邪,化痰剔络,解痉止痛,主辅相须,以增其功;佐以钩藤、赤芍,钩藤味甘,性寒,独入肝家,长于清肝热而平熄肝风,有解痉之功;赤芍味苦微寒,《本草备要》称之“能泻肝火,散恶血⋯⋯。行血中之滞”;六药同用共奏搜风剔络,化痰活血之功。

加减:若因感受风热之邪诱发,兼见发热恶寒、口微干、尿黄、舌边尖红、苔薄黄,则加桑叶、菊花、薄荷祛风清热;因感受风寒之邪诱发,兼见恶寒发热、口不干、尿色清、舌淡红、苔薄白,则加羌活、防风、细辛疏风散寒;若因生气恼怒诱发,兼见面红目赤、心烦易怒、口苦口干、舌红苔黄、脉弦或弦数,则加天麻、石决明、夏枯草平肝潜阳;兼见眩晕耳鸣、腰膝酸软、五心烦热、舌红少苔、脉沉细无力,则加熟地、枸杞、山萸肉补益肝肾;若遇劳辄作,兼见头昏心悸、食少纳呆、自汗气短、神疲乏力、面色苍白、舌淡苔薄白、脉沉细而弱,则加黄芪、党参、当归补益气血;若久痛不愈,痛位固定,痛如针刺,则加桃仁、红花,以增活血化瘀之功。

标签:
责编:邱雪莲
上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