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医者在心,心正药真。医生以爱岗敬业、无怨无悔的奉献精神,成为守护生命的白衣天使。新江苏·中国江苏网聚焦坚守岗位、数十年如一日的江苏省名中医,展现医生们医病、医心的感人故事,向他们致以崇高的敬意。
“不为良相但为良医。”这是海安市中医院针灸科主任中医师马小平的人生格言。因为这句格言,马小平30年来默默奉献,托起许多家庭的希望,托起孩子的梦想。
放弃城市繁华,促进家乡医疗发展
马小平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默默奉献三十余年,用一根银针,将他的名字,深深地扎进人们的记忆当中。
马小平出身于农家田院,父亲是一名教师,寒门中飘着书香,他的身上始终有着浓厚的书卷气,他非常关注农民缺医少药的状况,从小就立志:不为良相但为良医。
大学毕业后,经过几年的临床和教学实践,他考取了南京中医药大学针灸专业硕士研究生,在那里他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修完硕士学业,他被分配在江苏省人民医院针灸科工作。他没有迷恋大都市的繁华,也没有迷恋丰厚的待遇,他选择回乡,来到海安市中医院工作。
一根银针,两行脚印
他在门诊工作中,接触到一个人数虽少,但却不容忽视的弱势群体,那就是智力残疾儿童。前来诊治的大都是先天性脑瘫导致智力低下且行为能力发展相当迟缓的小儿。据已经掌握的资料看,这种病目前还没有完全有效的药物可以缓解症状,但传统医学中的针灸,又的确具有刺激部分神经细胞,并使其恢复功能的作用。马小平记得海安曾有一名脑瘫患儿,已经6岁了还只能在地上爬,经过他半年多的针灸,孩子终于站直了,孩子的父亲满怀感激地说:“多亏了你的这根银针啊,要不然这孩子只能一辈子滚爬在地上了。”
事有凑巧,在马小平为几名儿童治疗的时候,海安培智学校的一名教师,因患腰椎间盘突出症前来针灸。马小平关切地询问起她们学校的智力残疾儿童状况。五六十个孩子,都是行为能力异常的小儿,让他们来医院门诊,不现实,唯一可行的,就只有去学校为他们治疗。于是,马小平在院领导的支持下,1995年至1997年的三年间,每天上午正常门诊,下午便骑上自行车赶往培智学校,让小小银针发挥了大作用。
不论雨雪阴晴,寒暑风霜,一千多个午后时光,从未间断。刚开始与这些智力残疾儿童打交道,并不顺利,他们语言表达、理解能力、自控能力差,有的流口水,有的神情呆滞,有的有多动行为,总是自顾自地重复着机械的动作,不听安排。扎针后,他们感觉到疼痛后还躲避着马小平。马小平翻阅书籍、讨教培智学校的老师如何与孩子们相处,接下来的日子,他耐心、主动地与孩子们交谈,用抚慰触摸的方式,吸引他们的注意力,扎针时讲究动作迅速,减少疼痛感。功夫不负有心人,时间长了,他们看到马小平去,都嬉笑着围住他,治疗和科研都有秩序、有条理地展开了。
培智学校
冬去春来,马小平总是早上班,迟下班,努力为患者防病治病,病人总是亲切称赞马小平是“我们的好医生”。
三十多年了,他在临床治疗、上课教学、读研求学的同时,陆续发表了100多篇论文,主编了三本书,参编了五部中医专著,还主持和参与省市级11项科研课题。有些人问他哪来这么多精气神儿的,领导也常叫他总结总结,好让别人学习学习。他只淡淡地说道:我其实只是手揣一根银针,留下了两行脚印。
写论文、编医著,要有机遇,要有时间,更要有自己的努力。马小平一有空就窝在宿舍里看书,整理医案,就这样连续不断发表了不少文章。正巧,他的恩师夏治平老先生到南京主持编写医著,他看了马小平发表的论文,又得知马小平刚刚协助编写完《中国针灸器械学》,力邀马小平一同参加。打这以后,马小平又参加了夏老主编的多部专著。现在,生活条件优越了,可好学勤写的习惯依然保持着。
【名医名方】耳体针二联针法治疗三叉神经痛
三叉神经痛是常见的脑神经疾病之一,主要是发作在面部三叉神经感觉分布范围里的疼痛症状,以一侧面部的三叉神经疼痛为主,疼痛多分布在下巴、牙齿、牙龈、嘴唇等周围,相对来说部位较固定,疼痛发作很剧烈,像闪电一样,只要有风吹草动,轻微触摸,都会引起面部的剧烈疼痛。马小平临床实践中通过体穴加耳穴治疗三叉神经痛有一定疗效。
穴位组成:体穴:风池、翳风、下关。耳穴:神门、皮质下、额、颞、枕。
功能:祛风通络、镇静宁神。
主治:三叉神经痛。
针法:风池穴针尖向对侧鼻尖斜刺1寸左右,只作捻转手法;翳风穴当耳垂后方直刺1寸左右,手法只捻转,不提插;下关穴在针刺前以左食指轻轻按压颧弓与下颌切迹所形成的凹陷,待患者出现微痛时慢慢将针尖刺入1寸许,然后作轻轻的捻转与提插手法,均可接通电针,连续波刺激20-30分钟。耳穴的施治则要以碘伏消毒需施针的耳穴,然后以短毫针刺入0.1-0.2寸,两耳交替,每日1次。
方解:方中风池穴为足少阳胆经穴,同时又为足少阳经与阳维脉的交会穴,具有调理头部气血,疏散头面风阳的作用;翳风为手少阳三焦经的腧穴,同时手足少阳经在此交会,针刺翳风可以同时疏通手足少阳经的经气,下关穴为足阳明经经气出入面颊部的重要部位,针刺该穴可以治疗面部各种疼痛疾病。耳穴之神门、皮质下、额、颞、枕等穴,通过区域信息调节脑部经络气血。耳体穴同时配合使用具有疏通和调节头面部经络气血的运行作用,治疗三叉神经痛疗效优于其他疗法。
加减:三叉神经第1支疼痛,可以加太阳穴、鱼腰穴;三叉神经第2支疼痛可加四白穴、颧髎穴;三叉神经第3支疼痛,可加颊车穴、夹承浆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