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忍越痛反成易痛“脆皮”体质 专家提醒:其实痛觉也会“过敏”
2023-10-20 19:28:00  来源:新江苏·中国江苏网  作者:孙骏 曾令清 侯雨萌  
1
听新闻

今年10月16日—22日是“中国镇痛周”,主题是“提高疼痛的综合疗护能力”。10月20日上午,江苏省人民医院(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江苏省妇幼保健院)麻醉与围术期医学科联合多个科室在广州路院区新门诊大楼2楼大厅举办了第七届“慢性疼痛多学科联合义诊”,许多深受疼痛袭扰的患者到现场就诊咨询。

长期忍痛反而越忍越痛

该院麻醉与围术期医学科主任刘存明教授介绍,自己治疗过一位七十多岁的患者,因糖尿病导致神经疼痛多年。根据病史发现,他血糖一直没有得到很好地控制,既不愿意接受胰岛素治疗,也不愿吃镇痛药,疼痛逐渐加重,治疗越来越难,无形中增加了许多精神和经济负担。

刘存明教授表示,不少患者对慢性疼痛认识有误区,认为“忍一忍”自然会好,其实,疼痛医学里有一个概念叫“痛觉敏化”,简单来说就是“对疼痛过敏”。当你对慢性疼痛置之不理,它很可能逐步影响到神经、脊髓,甚至导致大脑中枢“过敏”,造成其疼痛阈值可能处于较低水平,治疗难度加大,逐渐成为易痛的“脆皮”体质,严重时轻微触摸皮肤都会感到疼痛难忍。所以“忍痛”不仅容易耽误最佳的治疗时机,还容易导致疼痛迁延不愈,甚至加重。

刘存明教授解释,这位患者因疼痛导致血糖升高,而血糖升高又会加重神经损伤,使疼痛加重,形成恶性循环。最终,麻醉科通过和内分泌科进行联合会诊,对老爷爷进行疼痛和血糖的同步管理,联合微创治疗技术,这位患者的血糖逐步平稳,疼痛得到了控制。

“长痛不如短痛”,其实“长痛”更要注意

据《中国疼痛医学发展报告》显示,我国有超过3亿人正在遭受慢性疼痛,且正以每年1000—2000万的速度增长;慢性疼痛已成为继心脑血管疾病、肿瘤之后第三大健康问题。但公众对于疼痛疾病的知晓率仅14.3%,只有不到一半的慢性疼痛患者选择就诊。

刘存明教授表示,俗话说“长痛不如短痛”,可见大众对慢性疼痛的畏惧,其实急性疼痛往往是一种症状,多数随着原发病治愈而消失;而慢性疼痛,和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类似,本身就是一种疾病。因其病种多,病因杂,且发病率逐年增加,不分白天黑夜,很多人忍受着疼痛的折磨,更要引起注意。

出现疼痛莫慌张,先去疼痛专科看一看

吴萍(化名)女士今年4月份突然出现胸背痛,以为是饮食太油腻,出现了肠胃问题,腹部B超提示胆囊结石,于是做了胆囊切除术,但是术后疼痛没有缓解。随后又做了胃肠镜,胃里有息肉,手术切除过后疼痛仍然没有缓解。强忍疼痛半年后,吴萍辗转来到江苏省人民医院疼痛门诊求医。

麻醉与围术期医学科潘寅兵教授在门诊详细问诊,结合既往就诊经历分析病情,怀疑吴萍疼痛的根源是胸椎问题。经过影像学检查,核磁共振显示她有胸椎间盘突出症。经过微创的椎间盘等离子射频消融术打“一针”后,吴女士疼痛明显减轻,很快康复出院。

李先生的就诊经历同样曲折。他得了一种奇怪的头痛,疼起来异常剧烈,而且经常是“一把鼻涕一把泪”直想撞墙。一开始吃药还可以止痛,但效果越来越差,头痛发作起来只能痛苦承受。强忍疼痛半年后,李先生慕名来到疼痛门诊。

接诊的孙晓迪副主任医师介绍,李先生这种头痛叫做“丛集性头痛”,发作特点就是头痛剧烈,伴随流眼泪、流鼻涕,药物控制效果差。潘寅兵教授团队采用微创射频技术对“丛集性头痛”的开关——蝶腭神经节进行调控,术后李先生的头痛明显缓解。

潘寅兵教授表示,目前慢性疼痛患者面临两个难题。一是拖延看病,越拖越痛;二是找不对科室,这在中老年疼痛患者中非常典型,如果出现不明原因的疼痛,不妨到医院的疼痛专科就诊,切莫延误治疗时机。

据了解,目前江苏省人民医院正不断探索以疼痛+神经科、疼痛+骨科、疼痛+康复科、疼痛+免疫科等多学科联合方式,提升诊疗效果,为广大的神经痛、慢性疼痛、癌痛等患者带来更有尊严、更加舒适的就医体验,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新江苏·中国江苏网记者 孙骏 通讯员 曾令清 侯雨萌

标签:
责编:孙骏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