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气微科普丨解密大暑节气民俗里的养生密码,平安度夏
2023-07-23 09:23:00  来源:新江苏·中国江苏网  作者:孙骏 杨璞  
1
听新闻

今年7月23日是大暑节气,俗话说“小暑不算热,大暑三伏天”。三伏中最热的中伏通常是在大暑节气。专家提醒,这个节气正值中伏,高温闷热,且雷阵雨最多,易挟湿。暑湿之气乘虚而入,尤其老人、儿童、体虚气弱者,更要注意预防保健。

南京民俗里蕴含大暑养生之道

南京人喜欢吃鸭子,大暑这一天比较流行的不是盐水鸭而是煲鸭汤。由于夏季气候炎热而又多雨,暑热夹湿,常使人脾胃受困,食欲不振。因此需要用饮食来调补,增加营养物质的摄入,达到祛暑消疲的目的。

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脾胃病科主任孙刚提醒,进入大暑节气之后,日常饮食以清淡、滋阴食品为主,即“清补”。老鸭就是暑天的清补佳品,它不仅营养丰富,而且因其常年在水中生活,性偏凉,有滋五脏之阳、清虚劳之热、补血行水、养胃生津的功效。

到了大暑这个节气前后,老南京会煮绿豆粥或者绿豆汤来消暑。有的家庭会吃一些凉拌的西瓜翠衣,其实就是西瓜皮与西瓜瓤之间的部分。南京市名中医、该院老年病科食疗专家王东旭主任中医师表示,西瓜翠衣有消暑清热与利尿的功效。清代医家王孟英所著的《温热经纬》一书中,有一个方剂叫做“清暑益气汤”,以西瓜翠衣和西洋参为君药,该方中,西瓜翠衣的作用是清热解暑。

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慢性胃炎专病门诊王光铭主治中医师提醒,胃炎患者大暑时节饮食不可贪凉,寒性食物也要少吃,比如西瓜等,尤其是不宜食用冰镇西瓜。

少动“肝火”,防“情绪中暑”

人体的精神、心态、情绪会随着季节和气候的变化而发生微妙变化。大暑时节高温酷热,人们很容易动“肝火”,会产生心烦意乱、无精打采、思维紊乱、食欲不振、急躁焦虑等异常行为,这就是“情绪中暑”。

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心血管病科房颤专病门诊邢俊武主任医师提醒,“情绪中暑”对夏日养生和身心健康危害很大,特别是老年体弱者,情绪起伏过大可能诱发房颤等心脏疾患。预防“情绪中暑”首先要做到静心养生,避免不良刺激;二是采用“心理暗示”和“心理纳凉法”等方法调整情绪,想象自己处于清爽的大自然中,尽可能地使自己保持心平气和;三是保证充足睡眠,尽量减少熬夜;四是饮食上注意少吃辛辣刺激,肥甘厚腻等食物。

天气热,防食物中毒

大暑时节,气候炎热多变,气温、湿度适合各种致病微生物生长繁殖,食物易腐败、易污染,是各类食物中毒的高发季节。市民外出就餐时要选择有卫生许可证、就餐环境及卫生条件较好的餐饮单位,少点凉菜,多吃热菜。

在选购熟食卤味时,要注意其防蝇防尘设施是否齐全,存放条件和存放容器是否符合卫生要求。购买肉类要选择经过检疫的肉制品。此外,尽量不吃隔夜的饭菜,即使不过夜的饭菜也要及时冷藏。

新江苏·中国江苏网记者 孙骏 通讯员 杨璞

标签:
责编:孙骏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