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岁生日当天仍坐诊 国医大师邹燕勤:“不能让病人等我”
2023-04-27 08:51:00  来源:新江苏·中国江苏网  作者:孙骏 冯瑶  
1
听新闻

“恢复的不错,除了定期复查,坚持吃中药,平时饮食起居也要注意”。4月26日上午8:00,江苏省中医院(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七楼名医堂,国医大师、著名中医肾病学家邹燕勤教授正在为当天的1号病人黄女士诊治。26日是邹老90岁生日,早上8点不到,她就来到诊室,“不能让病人等我”,这是她从医几十年的习惯。

原本限号12号,生日当天看了28位病人

今年48岁的黄女士6年前因慢性肾炎在多家医院诊治,疗效时好时坏,始终镜下显示隐血,后经人推荐找到邹老。邹老根据她的病情辨证论治,患者服用中药后病情得到控制,6年来一直坚持吃中药。这次为了能够看到邹老的号,黄某发动家里人帮忙在网上预约挂号,“我这次‘抢到’邹老的号,而且是1号”。

上午10:30,邹老诊室里来了一位从内蒙古特地赶过来的患者。该病人今年18岁,在当地诊断为IGA肾病,尿蛋白始终两个加,三个加,听朋友介绍江苏省中医院肾内科治疗IGA肾病有特色,昨天赶到南京。了解到小伙是外地人,邹老二话不说就让学生易岚主任医师帮着加个号。邹老仔细地询问病情,望闻问切,理法方药,最后还不忘叮嘱病人要重视和注意,不要紧张和害怕。坚持治疗不会影响以后的生活和工作。

考虑到邹老年纪大了,其每周三门诊医院都是限号12个,但是邹老每次门诊都加号,对外地患者更是照顾。中午12:40邹老看了当天第28位病人。除了10位患者是复诊病人,其余都是初诊患者,最远的患者来自辽宁。几乎没有时间喝水、上洗手间。但就算再忙碌、再疲劳,她也总是带着温和的微笑、淡定的表情,给人鼓励、教人乐观,告诉患者自己会与他们一起携手攻克肾病难题。对于初诊的患者,她总是问得格外耐心仔细,面对复诊的病人就像老友见面一样亲切随和。

“初诊的病人对医生来说比复诊病人要复杂的多,投入的精力也更多。而且来找邹老的病人都是来自天南海北,疑难杂症多,不要说邹老90岁老人,对年轻人来说都吃不消,但邹老对待每个病人都非常认真,从不马虎”,易岚主任医师说。

只要学生和病人需要,我会一直看下去

1953年,邹燕勤以优异成绩高中毕业,被保送至江苏师范学院生物系(后院系调整至南京师范学院生物系)学习,毕业后留校任植物学助教,如愿成为一名教师。1962年,国家为保障名老中医的学术传承,在名老中医的子女中挑选继承人。专业相近、聪明好学的邹燕勤成了最佳选择。这一年,她被调入南京中医学院中药系,担任药用植物学教学工作,同时随父临床,同年9月参加6年制医疗系本科的学习。

邹燕勤的父亲邹云翔,1955年出版我国第一部肾病专著《中医肾病疗法》,曾任江苏省中医院院长,是我国现代中医肾病学的创始人,被称为“肾病宗师”。从小对父亲诊治耳濡目染,并且爱读古文经典的她,熏染出学习中医的兴趣。“我在进行系统理论学习的同时,就开始跟着父亲抄方、出诊。所学的生物和中医两门学科知识,让我面对疾病时,不仅可以用中医思维去思考疾病的诊治,还能从生物学角度更好地理解和认识疾病。”邹燕勤说。

1968年,35岁的邹燕勤毕业后,在江苏省中医院内科一干就是50多年,在中医肾病专业领域被认为是“承上启下的集大成者”,于传承发扬基础上不断创新发展。其所著《邹云翔实用中医肾病学》一书,全面总结了起源于邹云翔、发展于邹燕勤的治肾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系统创立了邹氏中医肾病学术体系。

1986年,她在全国中医肾病学术会议上首次从“正虚邪实”框架下提出慢性肾炎、慢性肾衰两个中医辨证分型新标准,得到业界高度认可,成为当时全国行业标准,并被原国家卫生部、国家药监局收录于《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

为使中医理论结出丰硕成果,她十分重视科技成果转化。上世纪80年代,她与同事们研制成“邹云翔肾系疾病诊疗与教学经验应用软件”,首开此类课题研究的先河。数十年来,又根据新药研究及临床应用的需要,研制出保肾片、健肾片等多种治疗肾系疾病的药物。已开发成功的参乌益肾片治疗肾衰、黄蛭益肾胶治疗肾炎,均获国家新药证书。

虽已年至90,在中医中药研究和传承上,邹燕勤仍停不下来。除了坚持坐诊,她还将数十年积累的学术经验悉数传授给了弟子,她倾囊相授、毫无保留,不但坚持学习,把握前沿,还注重因材施教,几十年来培养出两代学科带头人。

生日当天上午,南京中医药大学副校长、江苏省中医院党委书记方祝元教授代表医院送上鲜花并向邹老致以亲切的问候,方书记关切地询问了邹老的身体、生活情况,感谢她为医院做出的贡献。方书记说,邹老、夏老等国医大师是江苏省中医院的旗帜、行业的领袖,近百岁高龄仍坚持奋斗在中医临床事业一线,这些卓越品质是大家学习奋斗的目标,医院一定会尽力做好各项服务工作,为邹老、夏老等传道受业提供有力保障。

邹老表示只要身体允许,就会继续发挥作用,为传承中医、弘扬国粹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我还要继续在门诊看好病,总结经验,为中医事业奋斗每一天。”这是邹老的承诺,也是她始终践行的使命。

新江苏·中国江苏网记者 孙骏 通讯员 冯瑶

标签:
责编:孙骏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