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3月18日是第23个“全国爱肝日”。肝脏是人体的“化工厂”,每天要处理大大小小500多种生物化学反应,具有净化血液、排除毒素、将营养物质转化为能量等功能。肝脏同时也被称为“哑巴器官”,没有痛觉神经包围,平时不痛不痒,等发现症状为时已晚。江苏省人民医院(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感染病科科主任朱传龙教授表示,很多肝脏疾病是不良生活方式“作”出来的,生活中容易被忽略的这些事,对肝脏来说可能是“暴击”。
发现症状却为时已晚 这个病毒是隐藏的“杀手”
今年24岁的李女士,刚刚毕业不久,也顺利找到了一份心仪的工作。正当她准备走上人生新旅途的时候,没想到命运却和她开了一个残酷的玩笑。最近一段时间,李女士总是觉得肚子隐隐发胀,还有一些腹泻,在家撑了几天发现症状没有缓解,于是来到医院检查。医院检查的结果直接将她劈头盖脸打懵了:肝癌晚期。
无独有偶,和李女士有相同遭遇的还有翟先生。40多岁的翟先生来自农村,一直是家里的顶梁柱。有一天,正在建筑工地干活的翟先生,听到一位工友开玩笑的说:“你的眼睛怎么有些发黄啊?”听者有心,虽然身上没其他症状,但心里总放不下的翟先生,还是在家人的陪同下来到医院检查。医学影像检查显示:翟先生的肝脏上有一个5cm*4cm的肿块并伴有癌栓形成。
李女士和翟先生感到很疑惑,自己身体之前一直好好的,怎么有点小症状以后,一检查就是肝癌晚期了呢?经过医生进一步详细检查了解:李女士和翟先生都是乙肝病毒携带者,因为忙于学习工作,加上觉得自己还年轻,身体一直很“健康”,平常就没重视健康监测,等到发现身体的警报,却为时已晚。朱传龙教授提醒:“乙肝病毒是一个隐藏的杀手,从乙肝到肝硬化再到肝癌,仅仅只要三步。乙肝感染者一定要重视定期体检,定期监测肝脏的健康情况,以免忽视了病情的进展。”
脂肪肝是吃肉吃出来的 吃素就不会得脂肪肝了?
很多人觉得脂肪肝是吃肉吃出来的,平常生活中只要吃素,就不会得脂肪肝。现在很多年轻人过分追求“好身材”,长期素食和过度节食齐上阵,期盼自己“瘦成一道闪电”,然而不科学地吃素和过度节食往往适得其反。一个外表看起来纤细苗条的“瘦子”,可能恰恰是一位饱受脂肪肝困扰的患者。
朱传龙教授表示,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是人体不可缺的三大功能营养素,长期素食和过度节食的人,也就少了动物蛋白质和脂肪的主要来源,人体的白蛋白合成减少,不得不动用和分解脂肪组织,大量脂肪酸从脂肪组织中释放进入肝脏,这种脂肪在肝脏中不易被分解,久而久之,肝脏中的脂肪堆积过多,反而会引发营养不良性脂肪肝。
此外,食素者水果中的果糖,馒头、米饭中的碳水化合物摄入相对增多,未能及时经肝脏代谢,同样会转变为脂肪储存在肝脏内,导致脂肪肝。“建议脂肪肝患者不是不吃肉,而是要增加牛奶、瘦肉等优质蛋白等摄入。”朱传龙教授建议。
肝区疼痛、肝掌、蜘蛛痣 这些症状要高度警惕
搬砖人熬夜加班,办公室久坐少运动,喝酒抽烟过度节食……日积月累,原本“能干”又“能忍”的肝脏也会倒下。作为缺乏医学知识的普通人,除了比较常见的倦怠乏力、腹胀腹泻、脸色发黄等表现,还有哪些症状能帮助我们,识别出肝脏不堪重负的预警“信号”呢?
“在所有肝病症状中,肝区不适和肝区疼痛较具有特异性。出现此类症状时,在排除外伤因素后,首先要怀疑是肝病引起的。”朱传龙教授提醒,肝区不适和肝区疼痛往往与肝肿大压迫肝包膜有关。急性肝炎、脂肪肝会导致肝细胞不同程度的炎性肿胀,使肝包膜绷紧,影响到感觉神经末梢,因而产生疼痛。此外,肝硬化、肝脏脓肿、肝癌患者也可能会出现肝区隐痛。
如果发现手掌大鱼际、小鱼际、指肚部分,出现异常充血,颜色和掌心有很大的区别,而且按压之后,颜色会变浅,过一段时间又恢复红色。这种情况,大多可能是慢性肝炎,或者是肝硬化的标志,也叫肝掌。蜘蛛痣通常出现在手、面、颈部、前胸部及肩部等身体部位,痣的中心有突起,周围有网状小血管辐射,看上去就像一只红色的蜘蛛趴在皮肤上,如果用力压迫中心部,整个痣便会消失。这种情况,也提示你的肝脏可能出问题了。
如何呵护你的“小心肝”?
肝脏作为人体重要的器官,一旦得病,对人体带来的伤害会非常严重。朱传龙教授在这里也建议大家,做好以下几点,你的肝脏才会健康:
对于病毒性肝炎,建议大家一定要先积极接种疫苗,做好预防,如果不幸感染肝炎病毒,也要积极治疗、控制。不滥用处方药,不偏信“土方”,一定不能擅自用药。
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每天7-8小时的睡眠,早睡早起,肝脏才能精力充沛的“工作”,不要让熬夜伤了肝。戒烟戒酒,荤素搭配,调整饮食结构,增加牛奶、瘦肉等优质蛋白等摄入,科学减脂。不吃霉变食物,定期开展体育锻炼。
注重情绪管理,以心平气和为养生要点。有肝病家族史、饮食不节制、不良生活史的人群建议定期做体检,监测肝脏部位的健康情况。健康的人也要养成定期到医院体检的好习惯,做到疾病早发现、早治疗、早康复。
新江苏·中国江苏网记者 孙骏 通讯员 曹勇 胡南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