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中医药大学吉文辉:历经传统的“新生”,南京中医药脉动不息
2022-08-31 14:31:00  来源:中国江苏网  
1
听新闻

燃起一缕药香,着墨一张医方,本草与岐黄悠远千年而历久弥新。经久流传的中医药学积淀深厚,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创造之一。为了助力探寻中医药传承创新前路,7月17日,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医史文献研究所研究员、敬文图书馆名誉馆长吉文辉接受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药传承杏仁调研团专访,将南京中医药文化的发展脉络、中医药文化与儒、道文化的内在肌理关联进行了梳理。

调研团成员采访吉文辉教授

同舟共济,中医与道在传承中相生相成

自古以来,中医学和道学便有着深厚的渊源,古人所讲的“岐黄之术”,“岐黄”二字就源于道家。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也涌现出不少“药王”孙思邈、道教灵宝派祖师葛玄、南朝时期道教领袖陶弘景等道医学家。溯源历史,道学与中医的种种联结引人思考——道学是否与中医学之间存在相辅相成的关联呢?

南京方山洞玄观葛仙殿

从道士对中医药文献整理的贡献、道士的双重身份、道家的养生思想对中医学的影响等三个方面,吉文辉具体阐述了道学与中医学的紧密关系。“《黄帝内经太素》是我国第一本重新编撰《内经》并全文做注的著作,作者杨上善为隋代道教医家;道医李淳风参加了世界最早的国家药典《新修本草》的编修工作;金元四大家对《内经》体系、《伤寒论》体系有多方面突破;四大家之首的刘完素也是道教医家。”吉文辉说。

回首来时路,吉文辉还对道与中医学之异同作了阐释。他认为,在追求身体健康方面,中医学与道教是同路人,但终极目标不同。“中医追求无疾而终、颐养天年,而道教追求更极致的健康,即长生不老。”吉文辉坦言,正是由于二者在追求身体健康方面是同路人,才奠定了道家在中医药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地位。

脉动不息,南京为中医药文化育“精兵”

江苏省中医院博物馆中对“金陵四大家”的介绍

如果要追寻历史上中医发展的“沃土”,古时的金陵必然是绕不开的一座城址。晚清至民国时期,南京曾孕育出为中医药发展做出重大贡献的金陵医派。

虽说金陵医派代表人物“金陵四大家”在南京城留下的足迹在岁月中几经消磨,但这并不意味着南京中医药发展“后继无人”。从中医名家张仲梁、谢昌仁、陈寿春、曾叙初、曹光普、赵国英、严筱乡、姚伯藩、严济时等组建南京市中医院,到张简斋的弟子以及后代传人们为“张简斋中医温病医术”传承所做的努力,金陵医派一脉仍在接力传承,一边在时代更迭中赓续中医精髓,一边在新视野下与时俱进。

始建于1954年的江苏省中医进修学校(今南京中医药大学)

“解放后,国家非常重视中医药,而南京是推动中医药发展的排头兵。”吉文辉介绍到,现代中医高等教育自南京开始,南京培养了第一批师资、编写了第一批教材,有力地支援了解放初期全国各地的中医药建设。南京中医药大学正是此次南京中医药高等教育建设大军中的“先锋队”。

调研团师生与吉文辉教授合影

中医学脱胎于中国传统文化之中,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更好的理解传统文化才能真正地理解中医学。“南京中医药大学一贯重视中医药文化研究,强调中医文化教育的重要性。”吉教授寄语广大中医药学子,“要认真学习中医药文化,用文化内涵为中医理论知识作基底,努力推动中医药的良性发展。”(作者:蔡奕宸 王思锦 指导老师:朱佩枫)

标签:
责编:王玥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