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迈皋桥社区医院:精内涵 强特色 护居民健康
2022-03-03 10:56:00  来源:新江苏·中国江苏网  
1
听新闻

迈皋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外景

2月24日上午,记者在南京栖霞区迈皋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社区医院)见到前来复诊的宁婆婆。宁婆婆今年74岁,几个月前,她得了严重过敏,甚至抢救过3次,去好几家医院看过病,但症状仍不见缓解,整天无精打采。选择迈皋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治疗是巧合,她说:“有一天我路过这里,看到有一家医院,抱着试试看的态度进来,挂了花元清医生的号,吃了2个月中药后效果非常好,人有精神了,体力也恢复了,今天上午我还带了一个老姐妹过来看病。”

像宁婆婆这样,看过病后成为中心“粉丝”,再向身边亲戚、朋友、同事推荐迈皋桥社区医院的患者还有很多。“很多病人是通过熟人介绍或慕名前来的,区内区外都有,甚至有苏州、无锡、马鞍山的患者前来,这与我们一直坚持做精内涵、做强特色的思路是分不开的。”迈皋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魏丽君表示。

迈皋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位于南京四大保障房项目之一的丁家庄保障房片区,2015年8月投入使用,服务范围内连流动人口在内有近20万人。成立之初,中心遇到不少难题,从地理位置看,中心处在迈皋桥街道最东端,在街道范围内,有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医院等2家三级医院,4家二级医院,很多居民不会舍近求远来这个社区医院看病,以至公卫服务也进展较慢;从软硬件条件看,中心4000多平方米的面积,以及受人员、设施、设备等限制,无法走以增加科室和诊疗项目提升医疗服务能力的路。面对实际情况,迈皋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将发展落脚点放在特色专科、特色技术、特色治疗项目上,让它们成为吸引居民的“杀手锏”,并在基本医疗能力提升的支撑下,做精做细做实公共卫生服务。

“绿色治疗”引领特色发展

儿童常见病治疗多用药物,但无论是西药、中药,苦涩的口感,使每次喂药都是考验,而频繁使用抗生素,不仅降低孩子对疾病的抵抗能力,也意味着不菲的开支。对此,迈皋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提出让患儿少挂水、少吃药的“绿色治疗”理念,以中药外敷、熏洗为主,摆脱给儿童喂药、打针、挂水的困难,以及大量使用抗生素带来的弊端。

记者在儿科诊室内看到,诊室靠墙的几排柜子中,分门别类摆放着各种中药外敷、外用的足浴包、穴位贴、香囊、药枕等。这是中心医务人员根据儿童常见呼吸道、消化系统疾病,结合古方和验方研制和调配的,对孩子感冒、咳嗽、积食、遗尿、多汗、腹泻等,都有让家长惊奇的效果。如今,这种治疗方法在中心基本取代了挂水吃药的常规手段,吸引了一大批家长。

魏丽君说:“很多家长带孩子来看病,见到我们不挂水、不开药,只是泡泡脚、贴贴穴位来治病,感觉很意外,甚至怀疑这样能治病吗?但明显的疗效,让家长明白,原来很多常见病的治疗并不需要挂水吃药,之后有什么问题都会来我们中心先看看,也会主动向周围人推荐。”

花元清为患者进行诊断

儿科主任花元清,原本在南京一家三级医院工作,正是基于对“绿色治疗”理念的认同,在中心力邀下,于2020年来到迈皋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成为一名社区医生。她说:“从我到中心工作以来,基本没有给患者挂过水,除非是需要住院的病人,我会推荐他到上级医院住院治疗。”

中药外敷、外用治疗儿童常见病效果受到居民认可后,中心将这种治疗方式推广到成人患者,还针对养生保健推出三伏贴、三九贴、保健眼罩等,同样广受欢迎,成为迈皋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一项特色。

陈宝宜为患者进行康复治疗

康复科也是迈皋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众多科室中的明星科室,人气格外旺。从最初只有1名康复治疗师,到目前拥有2名康复医师、9名治疗师,康复项目也从最初只能完成脑梗等慢性病康复,发展到除重症康复外所有康复治疗都可以完成。尤其是重点发展的运动康复治疗,不仅可以治疗运动损伤,还可以解决疼痛、功能障碍等很多问题,因其不手术、不用药、不禁动、花费少,且见效快,名气早已传到服务区域外。

康复科主任陈宝宜,曾在江苏女足从事运动康复十多年时间,2018年加入中心。他说:“我们在治疗过程中尽量保留患者活动功能,如针对踝关节受伤,不做石膏固定,采用其他固定方式,配合以运动治疗,能够让患者尽快行走。”一位运动后踝关节撕脱伤的患者,大医院的方案是局部固定,卧床休息,患者在陈宝宜这儿,通过运动治疗,一周后丢掉了拐杖,2周后就出门自驾游了。

在特色引领、口碑相传下,中心门诊人次从2016年的3万人次上升到2021年的18万人次,居民认可度和满意度不断上升,也达到了以基本医疗带动公共卫生服务的目的。

慢病管理彰显服务细节

中心护理人员上门为患者进行穴位贴治疗

慢性病管理,是基层医院公卫服务的一项重要职能。迈皋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慢病管理科对辖区内签约服务的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患者实行个性化的精准管理,目前已建立老年人慢性病个性化档案近3000份。

每一位建档管理的慢病患者,都有一张小小的积分卡。患者每次接受随访、参加健康讲座、进行定期筛查、参与活动等,都可以获得积分,而积分可以兑换免费检验检查项目和一些健康用品。如此一来,大大提高了慢病患者对管理的接受程度,也提高了他们进行自我管理的主动性,患者把积分卡亲切称为“我的健康护照”。

为做好慢病管理,中心对管理流程、人员、服务方式进行了优化再造,把就诊流程一体化,将挂号、健康教育、建档、专科门诊、筛查室整合起来,方便患者就诊检查;在家庭医生团队基础上,建立慢病与健康管理中心,组建由专科医师、全科医师、健康管理师、药剂师、省级糖尿病专科护士、中医师、康复运动治疗师、营养师、心理咨询师组成的慢病管理团队,提供“24小时管家式服务”;在患者管理上,建立个性化档案,进行数据指标评估,拟定个性化干预措施;在治疗上,采取体卫融合、中医药防治融合、筛查与预防融合干预等方式。最终,形成了一整套自己的特色慢病管理方法,在此基础上,制定了“基层医疗机构慢性病管理中心(CMC)服务规范”,并于2021年通过江苏省地方标准项目立项,这在省内基层医疗机构中是首家。

为增加医患黏性,中心一直坚持开展丰富的健康教育活动,如健康讲座、自我管理小组活动、运动俱乐部活动、趣味联谊活动等。很多患者接受服务后的共同感受是:“来这里,总算找到了组织,被他们管着,也是一种幸福。”

今年,中心重点工作之一是搭建慢病管理信息化系统,增加健康教育处方制定、危险因素提醒、线上咨询、危机值班报警处理等功能。中心总护士长黄敏介绍:“我们希望通过信息化建设,提高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居民可以通过系统看到自己的健康数据,促进对自身的管控,医生可以通过系统及时了解病人情况,随时给予针对性指导。”

“曾经有患者对我说,你们在做积德的事情。”魏丽君说:“金杯银杯不如百姓的口碑,我们将立足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定位,立足辖区居民的医疗服务需求,为群众提供更好的健康保障。”(沈伟)

标签:
责编:龚淑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