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视异常信号,定期胃镜检查 江苏省中医院专家带你认识胃癌
2021-12-01 09:13:00  来源:新江苏·中国江苏网  作者:孙骏 麻云  
1
听新闻

新江苏·中国江苏网讯 (记者 孙骏 通讯员 麻云)胃癌是起源于胃黏膜上皮的恶性肿瘤,绝大多数胃癌属于腺癌。我国属于胃癌高发国家。由于胃癌早期无明显症状,或出现上腹不适、嗳气等非特异性症状,常与胃炎、胃溃疡等胃慢性疾病症状相似,因此常常易被忽略。胃癌好发年龄在50岁以上,男女发病率之比大约为2:1。由于饮食结构的改变、工作压力增大以及幽门螺杆菌的感染等原因,使得胃癌呈现年轻化倾向。目前我国胃癌呈现“三高”、“三低”的特点,即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转移率高,早期诊断率低、切除率低和5年生存率低。

新江苏记者邀请江苏省中医院肿瘤科副主任、主任中医师邹玺,和大家聊一聊胃癌那些事。

一、胃癌有哪些高危因素?

胃癌是一种与生活方式“紧密相连”的癌症。长期吸烟喝酒,喜欢吃油炸、烟熏、腌制食品,高油高盐、食物过烫、饮食不规律、暴饮暴食等都将对胃造成伤害,长此以往容易导致疾病。

另外,幽门螺杆菌跟胃癌有一定的相关性。临床研究表明,幽门螺杆菌阳性检出率越高,患有胃癌的风险越高,但并不意味着幽门螺杆菌阳性一定会发展成为胃癌,胃癌的病变过程较为漫长,是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而幽门螺杆菌作为其中一项指标,并不是绝对条件。据统计,大约有1%的幽门螺杆菌感染患者会发展成为胃癌。

二、生活上我们如何预防?

1.少吃咸菜、烟薰和腌制食品,不食霉变食物。多食富含维生素C的新鲜水果蔬菜,多食肉类、鱼类、豆制品和乳制品等优质蛋白;

2.要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尽量做到饮食定时定量,不进食过快、暴饮暴食,不吃过烫的食物;

3.积极治疗与胃癌相关的疾病。如慢性萎缩性胃炎、胃溃疡、胃息肉、胃黏膜巨大皱襞症等都属于胃的癌前疾病。

三、如何早期发现胃癌?

胃癌如果早期发现,手术治疗5年的生存率可达90%~95%,可见胃癌早期诊断的重要性。对于胃癌的早期发现可归纳为以下2点:重视异常信号、定期胃镜检查。

1.重视异常信号

如果你出现以下这些情况需要警惕:①以前没有胃痛的人最近反复出现胃痛;②以前虽有胃痛,但是最近疼痛的性质、强度、发作的规律发生改变,而服用以前的药物疗效欠佳;③较长时间的食欲不振,上腹部饱胀不适或隐痛;④不明原因的消瘦,不明原因的便血等。

2.定期胃镜检查

对于胃癌的高危人群来讲,应每6~12个月做一次胃镜检查。

四、胃癌如何治疗?

对于已经确诊的患者如何治疗呢?积极治疗胃癌,不但可以延长生存期,还可以提高生活质量。对于早期胃癌,手术治疗可以达到彻底治愈;而对于因全身状况较差,合并其他脏器严重并发症或局部情况较晚,不能进行根治性切除时,可进行姑息性治疗,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另外,进展期胃癌患者术前新辅助放化疗使病灶局限、提高手术切除率,或者术后行辅助化疗控制病情发展、降低术后肿瘤复发的风险。

五、胃癌术后饮食调护

1.饮食的原则及量。患者术后的一段时间内,饮食以少食多餐为原则:初期每天进餐5~8次,每次摄入食物75~150g,以后逐步加量,从流质、半流质、软食到最后正常饮食。胃癌术后恢复到正常饮食大约需要6~8个月。

2.进食的注意事项。进食时要做到细嚼慢咽,使食物变成易消化的食糜,通过口腔的细嚼来代替胃的部分消化功能,从而减轻胃的负担。

3.食物的选择。选择清淡、高维生素、高蛋白质、富于营养和易消化的食物,如面条、粥、牛奶、豆浆、藕粉、鱼、虾仁、瘦肉糜等。

4.日常饮食的注意事项。平时多吃新鲜水果、蔬菜;适当吃含铁丰富的食物,因患者大部分胃切除会使铁的吸收受到影响,容易引起缺铁性贫血的发生,必要时可遵医嘱口服硫酸亚铁来补充铁;另外避免油炸、辛辣、刺激性、生硬的食物;饮食不宜过热。

江苏省中医院肿瘤科对于胃癌的中西医结合诊治方面在全国居领先地位,牵头编写《胃癌中西医结合诊疗专家共识》、《胃癌中医康复指南》,基于“全程康复与精准康复”理念,建立了以胃癌为代表的全程康复模式。

通过对历代名医大家的学术思想和丰富的治法用药经验进行系统的传承和梳理,认为“脾虚”是胃癌发病之本、“瘀血”、“癌毒”是胃癌发病的关键病理因素,建立了胃癌“脾虚瘀毒”的核心病机理论,并以此指导临床治疗实践。治疗过程中强调“健脾益气、祛瘀解毒”,从而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延长生存期。针对胃癌的发病机制研发了多个院内制剂,如胃瘤安合剂、克瘤丸、消瘤丸等,疗效显著,深受患者好评。

标签:
责编:孙骏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