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12月31日,南京市江宁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重症监护病房(RICU)收治一名突然发热、咳嗽,并迅速发展成重症肺炎的患者;1月12日,该科又收治一名同症状患者。两名患者新冠核酸检测均为阴性,院内专家组讨论排除新冠可能收住入院。入院后,患者氧合低,血压下降,存在严重的呼吸衰竭和感染性休克,生命垂危……这些惊心动魄的经历背后,竟然都与患者“亲密接触”鸟类禽类有关系。

“入院后患者呼吸窘迫的情况进一步加重。”该科主任张秀伟介绍,根据患者病情给予吸氧、常规强有力抗感染治疗,但患者血氧持续下降,相继进行了气管插管、上了有创呼吸机,患者呼吸窘迫症状仍未缓解,同时高烧不退。
在治疗的同时,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专家们进行病例讨论和会诊。“抗生素治疗对患者肺炎没有得到控制,那么很有可能是一些不常见的病原体感染所致。”该科副主任医师武良权介绍,鉴于病情恶化,第二天通过床边支气管镜取得支气管深处灌洗液,检测发现致病元凶竟是鹦鹉热衣原体!
据了解,鹦鹉热衣原体感染是一种少见疾病,多在鸟类禽类之间传播和感染,偶然由带菌动物传染给人。常用的抗生素均无效,多在数天内发展为重症肺炎,病情进展快。四环素类抗生素是治疗鹦鹉热衣原体肺炎患者的针对性药物。经四环素类抗生素治疗后,两位患者病情均逐步好转,其中第一位患者已于1月18日出院。
张秀伟主任介绍,当人类吸入含有鹦鹉热衣原体的空气,特别是体弱、年老等免疫力低人群吸入后,可被感染致病,临床表现为高热、恶寒、头痛、肌痛、咳嗽和肺部浸润性病变等特征,病情发展迅速。老年人和养鸟者或与家禽密切接触的人群最易染上,应尽量减少到环境卫生差的地方,佩戴口罩、及时洗手,一旦出现发热和呼吸困难,需及时到医院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