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江苏网讯 (记者 孙骏 通讯员 杨璞)2021年即将到来,又适逢小长假和“二九”区间,所谓好的开始是成功了一半,养生保健也是如此。元旦做好养生,能帮助大家开启一年的健康生活。那么,在衣食住行方面应该如何做呢?
衣:十层单不如一层棉,露脚踝看似时尚不健康
2021年元旦处于“二九”区间,天气越发寒冷。有的市民这个时候喜欢里里外外穿上好几层才觉得暖和,但是也有些人穿个薄便装,套件羽绒服就出门了。那么到底如何穿才更保暖呢?
南京市名中医、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治未病科副主任中医师夏公旭介绍,很多人认为穿的衣服越多越暖和,这实际上是一个误区。因为衣服本身是不产热的,只起到隔离的作用,这种隔离使得衣服与肌体、衣服与衣服之间形成了一个良好的“小气候区”,使人体的热量得以保存,从而感觉到温暖。衣服的保暖程度与衣服内空气层的厚度有关系。因此,保暖的关键不是穿多少层,而是衣服的材质。棉和羽绒因为存在大量空隙,能容纳一定量空气,保暖效果会好一点。俗语有句话叫“十层单不如一层棉”,说的也是这个道理。
夏公旭表示,里三层外三层的衣服,如果都是很透风的毛料,不但非常厚重而且还起不到保暖效果。倒不如穿一套贴身的保暖内衣,然后再加一层毛衣。当然,在衣服的最外层,最好加一件能够抗风的羽绒服或者棉衣,这种穿衣法既能够持久保持身体的温度,又能不受到外部冷风的侵袭。
夏公旭特别提醒,患有慢性气管炎、肺气肿及胃部疾病的老年人最好穿件棉背心;患有心血管疾病的老人衣服不能太重,太重会影响血液循环和妨碍行动,应选择轻软面料;关节活动不够灵便的老年人应尽可能穿对襟开扣的毛线衣,纽扣也宜少些,便于穿脱。
对于很多年轻人喜欢冬季着装露脚踝的做法,夏公旭表示,俗话说“寒从脚起”,脚离心脏最远,血液供应少且慢,再加上脚的表皮下脂肪层较薄,保温性较差,因此,大家外出的时候还是要护好脚踝,以免脚部受凉还会使抗病能力下降。
食:气血、阳虚、血虚人群最怕冷,三种汤品对证驱寒
民间常有“冷在三九”的说法,而元旦所处的“二九”正好是“三九”的“前哨站”,所以防寒保暖可以在这个时候进行食疗预防了。中医认为,对于气虚、阳虚、血虚这三类人群这个时候最怕冷。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老年病科主任中医师王东旭提醒,即使药膳驱寒也要对证,这三类人群不妨在中医师的指导下试试以下三种汤品驱寒取暖。
气虚怕冷喝黄芪牛肉汤
中医认为,气虚体质的人除了怕冷和爱出汗外,还往往表现为肌肉松软,体力较差,只要体力劳动的强度稍大就容易累。身体防御能力一般不怎么好,容易感冒,感冒后康复的时间也比别人慢。
黄芪具有补气升阳、固表止汗的功效,党参具有健脾补肺、益气养血生津的功效。牛肉有补中益气,滋养脾胃,强健筋骨,化痰息风,止渴止涎之功效,适宜于中气下隐、气短体虚、筋骨酸软、贫血久病及面黄目眩之人食用。
阳虚怕冷喝干姜肉桂羊肉汤
中医认为“阳虚则外寒”,人阳气不足时,不能抵抗外来寒邪的侵袭,会出现怕冷的现象。一般阳虚的人有怕冷、手脚冰凉、精神萎靡不振,大便稀溏,甚至是完谷不化等症状。如果阳虚怕冷的症状不是很严重,不妨尝试食疗驱寒。
很多人对生姜比较熟悉,但是并不很了解干姜的功效。干姜其实是生姜晒干或烘干后的成品。生姜偏于散寒,干姜比生姜多了温中回阳,尤其是温暖脾阳的作用,著名古方理中汤中就有它的一席之地。凡阳虚怕冷、脘腹冷痛、四肢不温者都比较适合用。肉桂是寒冷季节最为常用的调味食品,有补元阳、暖脾胃、通血脉、散寒气的功用。古代凡治疗阳虚之名方,如右归丸、金匮肾气丸等,皆用肉桂为主药。肉桂甘辛大热,不仅能补阳气,又能散寒邪,故凡阳虚怕冷、四肢不温、腰膝冷痛之人,最宜食用。干姜、肉桂与羊肉一起做成药膳,更有利于增强补阳祛寒的功效。
血虚怕冷喝鸡丝阿胶汤
很多女性怕冷多是由于血虚,为什么这么说呢?经、带、胎、产都可能造成失血,而经期劳累、月经量过多、生产时出血过多等等都会导致血虚。女性血虚有寒者,一般都表现为面色萎黄或苍白、乏力、四肢怕冷等症状。如果症状不是很严重,不妨试试鸡丝阿胶汤。阿胶适宜出血而兼见阴虚、血虚证者。阿胶既能补血,又能滋阴。
对于以上体质的人群,怕冷比较严重者,可以在冬季尝试中医膏方对证调理。
住:预防冬季“空调病”,晒太阳分时段
大家都知道,夏季很容易患上“空调病”,但是在寒冷的冬季,不少经常待在暖和的空调房间中的上班族,也容易患上“空调病”。如果在温暖的空调间呆久了,出现皮肤干燥、嘴唇上火、健忘易困等症状,要留意自己是不是有患上“空调病”的苗头了。
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肺病科(呼吸内科)主任医师李芳介绍,室内外温差大容易诱发感冒、发烧和咳嗽,长期处于温暖干燥的环境中,皮肤也容易干燥,喉咙会干哑,嘴唇也容易上火。空调制热的时候,大家长期处于封闭的环境,空气不流通,也容易导致空气中含氧量下降,二氧化碳指数增加。时间久了就会产生头晕、健忘、反应迟钝的症状。通常情况下,室内外温差最好不要大于7℃。
李芳提醒,如果在空调房中待的时间过长,大家可以抽空出去透透气,定期开窗通风,保持室内外空气的流通。长时间呆在空调房里因为干燥皮肤很容易缺水,补水最直接的方式就是多喝温开水,不仅能预防感冒还有助于缓解因干燥引起的喉咙干痒等症状。
上午6点—10点晒脚踝。此时红外线比较强,紫外线偏弱,室内温度逐渐攀升,比较温和,适合晒足部。起床后,可以适当露出脚踝,对着太阳晒晒脚底,不但能促进血液循环,让踝关节活动自如,还能令阳光直射足部穴位,促进机体代谢功能,提升内脏器官活力。
上午10点—下午4点晒头顶。这段时间阳光最猛烈,特别是中午12点—下午4点,紫外线较强,如果长时间晒太阳会给皮肤造成伤害。中医认为,头为诸阳之首,五脏精华之血、六腑清阳之气皆汇于头部,适合在中午晒。老人可以在午饭后到室外散步一刻钟,脱掉帽子,让阳光温煦头顶百会穴,有助通畅百脉、调补阳气。
下午4点—5点晒后背。此时紫外线中的α光束较强,是储备维生素D的最佳时间,多晒太阳有助肠道内钙、磷的吸收。人体背为阳,很多经脉和穴位都在后背,傍晚晒背有助于调理脏腑气血,温煦经络。晒的时候,可将双手搓热后摩擦后背的肾腧穴(位置与肚脐平,脊柱旁开1.5寸),有温肾助阳的作用。
需要提醒大家的是,冬季阳光中的紫外线较弱,如果穿得太厚,紫外线难以透过衣服到达皮肤,起不到保健效果。晒太阳时不要捂得太严,不要迎风,如果风太大,可以待在室内晒太阳,也有一定效果。
行:三“关”护驾健康游 宁心安神揉“内关”
自驾游路上添堵本已让不少读者朋友不舒服,遇上不按交通规则行驶的人更是容易引发开车族熟知的“路怒症”,虽然嘴上说说,但是难免影响自驾游的心情,怎么办呢?
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针推科主任戴奇斌表示,不妨试试推拿按摩来帮助恢复。比如按揉内关穴有助于宁心安神。内关穴位于我们的前臂正中,腕横纹上2寸(1寸约等于大拇指一横指的长度),在桡侧屈腕肌腱同掌长肌腱之间。这个穴位是人体手厥阴心包经上的重要穴位之一,是心脏的保健要穴,能够宁心安神,理气止痛。经常按摩内关穴能起到很好的保健作用。按揉内关穴的时候,以感觉酸胀为佳,以左手拇指螺纹面按右手内关,以右手拇指螺纹面按左手内关,交替进行,一般一次按揉2~3分钟。
干燥久坐易“上火” 按摩“外关”来泄热
长时间旅行,不少人出现牙痛、口腔炎症、痤疮、痔疮等症状,这些都与水分补给不足,久坐导致气血循环不畅有关系,以至于诱发“上火”症状,不妨试试按摩外关穴对症“灭火”。
外关穴位于人体的前臂背侧,手腕横皱纹向上三指宽处,与正面内关相对,就是在手腕背横纹上2寸,尺骨与桡骨之间。主要治疗热性疾病,比如高热、感冒上火、便秘等,也是小儿推拿的常用穴道。经常按摩外关穴,有防治便秘、上火等作用。按揉时注意每次都要顺着穴位向下进行推按。
玩得太累腰不适 回家热敷“腰阳关”
有些人元旦假期归程途中会出现腰酸背痛的症状。采用中医推拿等方法可缓解此类不适,比如按摩腰阳关穴。
腰阳关这个穴位位于我们的腰部,在背后正中线第4腰椎棘突下凹陷中,是治疗腰部疾病的常用穴位。长假归来感觉腰部不适的读者朋友,不妨回家后趴在床上,用热毛巾在腰阳关的位置热敷,保持这个部位的热度约20分钟到半小时。如果亲友在身边,也可以采用按摩的方式,在腰阳关的位置按摩,每次按揉3-10分钟左右,有助于改善腰部疼痛的症状。出现腰肌劳损等症状的患者要及时到医院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