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医者在心,心正药真。医生以爱岗敬业、无怨无悔的奉献精神,成为守护生命的白衣天使。新江苏聚焦坚守岗位、数十年如一日的江苏省名中医,展现医生们医病、医心的感人故事,向他们致以崇高的敬意。
“陈小宁主任是名严谨细致的好医生,对我这名普通病人的普通手术,他谨慎有加,仔细询问我的身体状况……”这是一名因扁桃体息肉在江苏省中医院耳鼻喉科治疗的患者为陈小宁医生写的感谢信。对患者来说,她幸运地遇到一位“医艺德全”的好医生,而对陈小宁而言,这其实是他每天都在履行的,应尽的责任。
几代人的辛勤,让“小科”声名大噪
陈小宁年轻时,在父亲的引导下接触中医,并考取南京中医学院(现南京中医药大学)进行系统地学习。“一开始我对中医的认识比较模糊,看经典、背书、抄方,靠‘笨方法’学习,在一遍一遍的背诵里领悟中医的奥妙。”
“毕业实习期间我跟随名师诊病,看到针灸的神奇疗效,对此产生了兴趣,希望以后能在针灸方向工作。”但毕业后,陈小宁没能如愿,而是被分配到江苏省中医院耳鼻喉科。
科室小、病人寥寥,是陈小宁刚入职时科室的模样。“整个科室只有5位医生,每天门诊量仅几十人次左右。说实话,信心不足。”陈小宁担心,受规模限制,医生们可能做不出成绩来。但在国医大师干祖望和团队的辛勤建设下,他发现,疑难杂症在医生们的治疗下变得“不疑难”,来复诊的病人变多了,因病人间的口口相传慕名而来的病人也多了起来。
在干祖望、曹济航、陈小宁等几代人的建设下,江苏省中医院耳鼻喉科声名大噪,被定为全国中医耳鼻咽喉科重点专科建设单位,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卫生部中医重点专科。科室规模也不断扩大,专科业务量、学术地位始终处于全国同行领先地位。
锁启重楼,钥开辽廓
“鼻是肺窍,耳是肾窍,咽喉要道。耳鼻喉大多藏在身体里面,我们能看见外鼻,但看不见鼻腔、鼻窦,我们看得见口咽部,但看不见喉部。”耳鼻喉方面的疾病诊断相对困难,光靠望闻问切不足以辨病症“全貌”,这样的特点要求耳鼻喉科医生在利用医疗器材做检查方面,要锻炼出精湛的操作技术。不仅如此,身为江苏省中医院抢救班子的一员,陈小宁数十年在休息日及夜间抢救病人超过千次。
在处方用药上,陈小宁提倡精、少、廉、效,目的用实惠、精炼的药物达到好的疗效。而如此开方的方法离不开陈小宁日日夜夜的努力钻研,在数十年如一日的临床经验积累和病症研究下,他对慢性咽炎、梅核气、耳鸣、耳聋等疾病形成了有效疗法,治疗方案获得行业的认可和称赞。
国医大师干祖望曾在诊治一位患梅核气的患者医案中写道:“锁启重楼,越鞠丸已平澜浪;钥开辽廓,流气饮再扫余波。”陈小宁继承干祖望衣钵,在治疗梅核气方面有独到的经验。梅核气患者通常喉咙中有异物的感觉,咯之不出,咽之不下,时发时止。曾经有位女患者,在向陈小宁问诊前已经几次辗转其他医院,却都没有下文,积累了焦虑和不满情绪来看诊。陈小宁观察到病人情绪不好,毫不在意被病人冷眼,反而嘘寒问暖,细心地询问病人平时的不适情况。“医生就应该这样,每个病人都带着希望来,我怎么能让他们失望?”正因带着处处为病人着想的态度,经陈小宁手的患者,无不夸赞他的专业和细心。
悉心研究,只因时刻放心不下病人
耳鼻喉方面的疾病是许多疾病的早期表现。“耳鼻喉在体表,处于最上端,利用中医中的整体观念去看待疾病,能为病人进行更对症、更彻底的治疗。”陈小宁认为,虽然各病人在患过敏性鼻炎时的表征类似,但细心观察就能发现,内因会有所不同。“典型的虚寒症,病人的鼻粘膜是苍白的鼻涕呈清涕状,而内热的病人,会出现鼻粘膜充血、鼻涕粘稠、口干等症状,这时候就要针对性地用药。”他根据冷热膨胀现象,提出“油水”学说,用清肺泻热法治疗过敏性鼻炎。清心安神、宣肺通窍、健脾化痰、益气脱敏……面对不同疾病,陈小宁始终坚持中医特色,门诊中药处方率近100%。
不仅如此,陈小宁擅长运用中西医结合方法,病证相参。他首次提出的双孔式鼓膜穿刺术在临床上被中、西医广泛运用,运用中医在围手术期的治疗,体现了中西医结合的优势。
作为国家中医重点专科协作组大组长,陈小宁组织全国专科会议,带领全国19家重点专科单位和30家协作组单位,主持制定中医耳鼻喉科专科治疗方案和临床路径12个,并在临床推广、运用。“为整个中医耳鼻喉行业作贡献,是我应尽的义务。只要还能出一份力,我就不会缺席。”
【名医名方】化痰开音汤
长期讲话过多,或用嗓过度,导致声音嘶哑反复发作,中医称之为慢喉喑,是临床常见疾病。如教师、业务员、营业员、干部、学生等用嗓过多人群,由于声带过度疲劳而造成声带肥厚、声带小结、声带息肉、室带肥厚等,陈小宁向读者推荐“化痰开音汤”,可化痰消肿,散结开音。
组成:僵蚕10g,胆南星10g,玄参10g,赤芍10g,夏枯草10g,生山楂10g,生薏苡仁10g,射干3g,浙贝母10g,白芷6g,桔梗6g,生甘草3g。
功效:化痰消肿,散结开音。
症见:声嘶不扬,讲话费力,每因讲话过多而加重,有痰阻感,咽干不适,清嗓频作,咯痰不爽,得饮稍缓,喜饮偏温,大便偏干。喉镜检查常见:声带肥厚、水肿、囊肿、小结、基底广泛性息肉、室带肥厚等,手术效果不佳者。
用法:每日1剂,煮沸后调文火再煎煮20分钟,取汤液200ml,分2次早晚餐后30分钟温服,连服半月至一月。
方解:处方中僵蚕化痰消肿为君药,胆南星、浙贝母、玄参、夏枯草化痰消肿,为臣药,生山楂、生薏苡仁、白芷散结消肿,赤芍、射干、桔梗清利咽喉,为佐药,甘草为使,调和诸药。
加减:声带黏膜肿胀色暗红加桂枝10g,茯苓10g;咳痰质黏加炙鳖甲10g,知母10g;咽干思饮加南沙参10g,天花粉10g;嗳气反酸加川连3g,吴茱萸2g,煅瓦楞15g;大便干结加全当归10g,制大黄10g(后下)。
新江苏·中国江苏网记者 童棹凡 孙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