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场保“胃”战为中考家庭护航
2024-06-18 10:08:00  来源:南京日报  作者:记者 王婕妤 通讯员 张孟  
1
听新闻

“完成手术顺利出院,也没有影响女儿的中考,在备考前最关键时期陪伴其左右,没让女儿担心。真的非常感谢医护人员们!”而为梁先生解忧、为这个中考家庭护航的背后,是一场12小时的接力鏖战。近日,省中医院紫东院区消化内镜中心开展了一场历经12小时的内镜手术,为胃中长有10厘米巨大肿物的梁先生成功保住了胃,也守住了其女儿的重要考试。

经常腹泻,竟在胃中查出巨大肿物

今年50岁的梁先生一直以来身体强壮,精神头特别足,每天通勤一小时跨江工作。然而,一个月前梁先生发现自己容易拉肚子,偶尔还有大便发黑的情况,“只以为是夏天到了自己吹空调、吃冷饮导致的,并没有过多在意。但最近几次,发现自己好像是‘拉虚’了,时常心慌眩晕,甚至爬楼梯都喘。”梁先生回忆,直到有一天刚出地铁站,一阵眩晕和乏力感袭来,导致他路都走不动了,在同事的搀扶下来到单位医务室后,医生发现他心跳加速,建议他赶紧到医院就诊。

省中医院急诊科接诊医生对梁先生进行了详细问诊。“当时血常规提示血红蛋白非常低,属于重度贫血。结合其间断黑便的病史,考虑为上消化道出血可能性大,而乏力、心慌、活动后气喘都是重度贫血引起的。”接诊医生告诉记者。

进一步完善胃镜后,梁先生懵了:巨大的占位性病变,肿物位于胃底及胃体,像一个“大铅球”一样压在胃里,且局部表面有糜烂,考虑贫血与此密切相关。

陷入两难,保手术还是护考试

根据多年临床经验,消化内镜中心主任凌亭生教授首先考虑巨大的幽门腺腺瘤,“这是一种体型巨大但恶性度不高的肿瘤。”在MDT讨论中,普外科觉得目前病理不支持恶性病变,而如此巨大的病灶又必须考虑全胃切除。手术在所难免,势必让家里的重心转移。然而,女儿即将参加中考,在人生的关键时刻,梁先生不希望自己的手术让女儿担心从而影响其考试发挥,一家人陷入了两难境地。

“由于病变巨大,手术是可以切除肿瘤,但也无法保住患者的胃。”结合病理结果,凌亭生觉得有内镜下切除的可能,“那样的话就可以保住患者的胃,保全患者生活质量。”但病变巨大,为谨慎起见,凌亭生与国内知名专家线上会诊,大家一致认可其初步诊断,并提供了一些类似病例,这更增加了凌亭生进行内镜切除的信心。

经反复慎重考虑后,梁先生决定先行内镜下诊断性治疗。“若内镜下手术不成功或病理提示恶性肿瘤浸润,再进一步转外科治疗。”在充分沟通后,凌亭生再次组织MDT多学科讨论,确定了“外科医生保驾护航、内镜中心全力ESD(内镜黏膜下剥离术)完整剥离,巨大肿瘤分块取出”的总体方案。

12小时接力,手术顺利完成

5月31日,凌亭生、张其德两位主任接力协作,齐心协力,以沉着冷静的态度、精湛的技术,在麻醉、护士等全体医护人员的保驾护航下,历经10个小时,成功完成这台胃内巨大肿瘤内镜黏膜下剥离(ESD)术,又耗时2个小时分块取出部分标本。

手术按照原定计划顺利完成,术后梁先生转入ICU观察,次日即成功拔管转回普通病房。6月3日复查胃镜发现创面恢复良好,未见明显出血征象。术后第三天梁先生即开始流质饮食,5天后精神体力明显好转,顺利出院。一周后病理结果完全证实了术前诊断:胃巨大幽门腺腺瘤,局灶癌变(黏膜内癌),未见肿瘤转移的高危特征。出于严谨的科学思维,内镜中心团队向梁先生详细解释了病情及可能的预后,梁先生选择先行随访,如有变化再追加外科手术。“感谢医护团队,顺利手术又没有错过女儿的考试。”临出院之际,梁先生激动地表达感激之情。

标签:
责编:王玥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