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科病房里的“暖心妈妈”
2021-05-17 14:39:00  来源:我苏网  
1
听新闻

在扬州宝应县,有这么一位女医生,从事临床工作二十多年,她救治的患者可谓不计其数。在病房里,她是患儿的“暖心妈妈”,她用自己独有的“温柔”俘获了大批的“小粉丝”。

早上七点,病房里,孩子的哭闹声、成人与孩子的“交流”声逐渐多起来,金朝琴已走进病房,这是一天中的首次查房。她仔细察看每个新生儿的状况,向身边的护士详细了解“婴儿的表现”。

接下来的一天里,直接进入她的“全天候工作模式”。同事说,金朝琴是院里来得最早走得最晚的人;对于特殊的新生儿,她往往在回家之后,等自己的孩子睡着了再折回医院。

扬州宝应县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科主任金朝琴告诉记者:“虽然说我们还有其他医生在,但是对于我们新生儿来说,我还是要尽最大努力保证他们安全。因为真的新生儿有时候刚生下来的时候,抢救是争分夺秒的,虽然医院离我家很近,可能5分钟左右就能到,但是对于我们新生儿抢救来说那也迟了。”

别看金医生如今忙起来就进入“忘我”的状态,但在工作之初的那几年,她自嘲是一个很佛系的人。2000年,大专毕业的金朝琴成为了一名普通的乡镇医生。抱着“相夫教子图轻松”的想法,2005年3月,金朝琴从乡镇医院调到了丈夫所在的宝应县工作。彼时的宝应县妇幼保健院基本只承担常规的妇幼保健的工作,初到儿科,科里加上她也就4个医生,每天的门诊量也很少,每天基本能够准点下班。

因为病人少,缺乏临床经验,最开始的那段时间,新生儿即便出现了简单的黄疸问题,金朝琴也只能“简单处理”后,通知孩子转院治疗。这样,不仅耗费了家长大量的时间,新生儿也不能得到及时有效救治。

当时,那份失落一直困扰着包括金朝琴在内的妇幼保健院所有医护人员。痛定思痛之后,宝应妇幼保健院开始临床转型之路。同时,安排相关人员到上级医院进修,提高诊疗水平。金朝琴回忆起那段进修经历不禁感慨,记得那时候到扬州市妇幼保健院,与其说是进修其实只能说是培训,也就名义上是说三个月,但是因为人少,时间上其实就仅仅一个月。“真的一个月应该是说不分白天晚上,我们那时候就希望能碰到一个什么病例,我们看一看,因为只有你见过了,你回来心里才有底。”

随着诊疗技术和服务水平的不断提高,短短几年时间,宝应县妇幼保健院的门诊量从最初的每天10多人迅速攀升到高峰时的四五百人;金朝琴从年轻医生迅速成长为门诊专家。2018年,金朝琴被任命为新生儿科主任,科室里也来了越来越多的新面孔,门诊已有18位医生“坐堂”,她自己感觉到肩上的责任越来越大。

金朝琴说:“我要带着大家一定要好好的好好的工作,把自己的特色业务要发展好。为什么?你想年轻的大学生他们其实都是有奔头的,他们到我们科室来,到我们医院来,他们是要施展自己的才华的,我不能让他们坐在这儿把他们泯灭掉。”

下午5点,结束了一天的问诊之后,金朝琴开始第二轮查房。像往常一样,她会赶在下班前,细心地检查每一个孩子的医嘱,对每一个病房里的患儿,做出及时的病情研判,以调整用药。

患儿的母亲陈馨对金朝琴的评价是专业且耐心。“金主任是一个非常非常负责任的医生,我们家人喊宝宝的小名可能她也能记住这些细节,也喊宝宝的小名,非常的温柔。”

忙了一天,金朝琴才能回家陪自己的孩子。在她看来,这几年工作的忙碌,最大的愧疚就是没能花时间好好陪陪自己的两个小孩。无论夜多深,无论风吹雨打,只要接到值班医生的电话,她就会丢下自己的孩子,以最快的速度赶到医院。相比于其他同龄孩子,金医生的两个孩子也显得格外懂事。回忆起最让金朝琴愧疚的一件事,金朝琴忍不住眼眶红润。“记得那一次正好在放学的时候,我们儿科来了一个抢救的,没有办法,因为这他爸爸又上班,也来不及叫其他人去接,只能在那等,一直等到那天晚上8点多钟才去,当时我看到他的时候,我都要流眼泪了,当时真的我都要哭了,我儿子他自己还笑着觉得没什么。”

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金朝琴主动申请加入宝应县疑似或确诊孕产妇感染新冠肺炎转运及诊治医疗队。为了防止误诊和漏诊,在院内发现的每一个疑似新冠肺炎的孩子,无论是白天还是夜晚,她都要亲自查看孩子、追问病史、分析孩子的各项检查报告,最后给出确切的诊断和诊疗方案。疫情期间,宝应妇幼承担着全县儿童发热门诊的诊疗工作,在金朝琴的带领下,医院未发生一例疑似或确诊新冠肺炎病例漏诊、误诊的病例。

扬州宝应县妇幼保健院党支部副书记孔伟评价金朝琴时是这样说的:“她一直以一颗敬畏之心,救治着 宝应县无数的儿童患者,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书写医者仁心。同时作为一个科主任她在工作中一直兢兢业业,一直冲在最前线,对最前沿的知识,永远把握的最牢,对年轻的同事一直是耐心严格的指导,对儿童家长来说,她就是一颗福星。”

(来源:江苏广电扬州中心站/王泽坤 余乐 实习生/郁仁强 编辑/张泉泉)

标签:宝应县;新生儿;孩子
责编:浦琼月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