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天气渐热,小龙虾上市,夜晚漫步在南京的街头巷尾,人们三五成群围坐在路边的小桌子旁,吃着烧烤、小龙虾,喝着啤酒,很是热闹。然而,在这些尽情欢快的人群中,总是有那么几个人,会在第二天从睡梦中痛醒,足不可着地,原来是痛风找上门。
一顿夜宵过后,脚趾痛到钻心
“我以为被毒虫咬了,又肿又痛,想不到竟然是痛风发作。”近日,30多岁的张先生在家人搀扶下走进江苏省中医院风湿免疫科门诊。魏刚副主任中医师在询问病史后得知,张先生前一天晚上和朋友聚餐,自然少不了美食相伴,烧烤、龙虾、冰啤酒,几个人吃得十分畅快。结果第二天起床下地时,左脚的大脚趾一阵钻心的痛,并且又红又肿。
经初步检查,排除了感染和外伤,加之张先生患有高尿酸血症,魏主任考虑其为痛风急性发作。通过口服院内制剂热痹消颗粒和非甾体抗炎药,局部外敷青敷膏,病情很快稳定,后续将继续降尿酸治疗。
烧烤啤酒小龙虾为何容易诱发痛风
痛风是体内单钠尿酸盐沉积所致的一种关节病,与嘌呤代谢紊乱及(或)尿酸排泄障碍所致的高尿酸血症直接相关。其临床特征为血清尿酸升高,患者可表现为发热、乏力、关节红肿热痛等症状,严重者可出现关节破坏、肾功能损害等情况。
痛风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主要与遗传、饮酒、肥胖、食用高嘌呤饮食等生活方式有关。“虽然原发性痛风具有遗传倾向性,但更多的原因是外源性尿酸摄入过多超出人体代谢能力所致。尤其像年轻人喜爱的烧烤、龙虾配啤酒,更是痛风的‘敲门砖’。”魏刚主任解释说,小龙虾是一种高蛋白低脂肪的食物,含有大量嘌呤核苷酸,烧烤的食材通常是中嘌呤及高嘌呤含量食物,如牛肉、羊肉、海鲜,酒精代谢过程中会产生大量乳酸,乳酸可以抑制尿酸的排泄。所以,小龙虾和烧烤制造大量嘌呤,啤酒抑制尿酸排泄,能使血尿酸值在短时间内迅速上升,导致痛风性关节炎急性发作。
多数痛风患者会复发
专家介绍,痛风的自然病程可分为3个阶段:
1、无症状性高尿酸血症:仅有波动性或持续性高尿酸血症,但尚未发生痛风。从血尿酸增高至出现症状可达数年至数十年,有些可终身不出现症状。
2、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及间歇期:
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是原发性痛风最常见的首发症状;85%~90%的首次发作累及单一关节,以第1跖趾关节最常见。其他常见受累部位为足背、踝、足跟、膝、腕、指、趾和肘关节;多于夜间突然起病,关节剧痛难忍,症状在数小时内达到高峰,受累关节红、肿、热、痛和功能障碍;发作常呈自限性,多于数天或2周内自行缓解,红肿消退后受累关节处皮肤脱屑。症状消失后进入痛风间歇期。间歇期是指两次痛风发作之间的无症状时期;大多数患者在6个月到2年内出现第2次发作。
3、痛风石及慢性痛风性关节炎:
(1)痛风石是痛风的特征性临床表现,常见于耳郭、跖趾、指间、掌指、肘等关节、跟腱、髌骨滑囊等处。外观为隆起的大小不一不规则的黄白色赘生物,表面菲薄,破溃后排出白色粉状或糊状尿酸盐结晶物,经久不愈,但较少继发感染。
(2)慢性关节炎多见于未规范治疗的患者,其病理基础是痛风石在关节周围组织引起慢性炎症性病变。受累关节非对称性不规则肿胀、疼痛、随着病程延长,关节炎发作频率增加、发作时间延长、发作程度加重、间歇期缩短,最终,关节广泛破坏及巨大的痛风石可导致患者出现多种畸形,尤其在手和足,并可造成进行性残疾。
痛风如何治疗?
治疗痛风的根本在于积极纠正嘌呤代谢紊乱、控制血尿酸水平。痛风急性发作期可以先抗炎止痛,痛风症状缓解期要积极进行降尿酸治疗,千万不能以为症状消失了,不疼不肿了,就自行停药。持续规律的治疗显得尤为重要,首次发作缓解后,一般建议半个月左右应积极复查。
相关研究表明,痛风患者降尿酸治疗,可能需要5年甚至更长时间,因此要遵医嘱定期复查,在专业医生指导下,根据尿酸的波动情况,调整用药量,逐渐减药。
中医治疗痛风可以取得较好的效果,它的治疗原则是活血通络、清热利湿,再利用中药中的生物成分促进尿酸的排泄,缓解、治疗患者痛风的症状。省中医院的院内制剂“热痹消颗粒”能够清热解毒,泄浊通络,消肿定痛。此外,用“青敷膏”外敷,也可以明显缓解疼痛。
痛风患者如何避免复发?
1、控制饮食:避免大量进食高嘌呤食物,包括动物内脏、水产品(如沙丁鱼、虾、蟹等)、海鲜汤和浓肉汁等。多食碱性食物,如油菜、白菜、胡萝卜与瓜类等,可碱化尿液,增加尿酸排出量。增加新鲜蔬菜和乳制品的摄入,对血尿酸水平的降低有一定帮助。饮食应规律,定时定量或少食多餐,避免暴饮暴食,避免过饥过饱。
2、限制饮酒:有研究显示,饮酒可能增加痛风发作的风险,轻度饮酒(≤12.5g/d)、中度饮酒(12.6~37.4g/d)和重度饮酒(≥37.5g/d)均比不饮酒或偶尔饮酒容易发生痛风。
3、多饮水:多喝水有助于尿酸的排出,减少痛风发作的风险。建议每天饮水量至少为1.5升。
4、精神调节:保持愉快的心情,避免过度劳累、精神紧张、寒冷潮湿、关节损伤等诱发因素。
总之,痛风是一种终身性疾病,如果及早诊断进行规范治疗,大多数痛风患者可正常工作生活。
通讯员 孙茜
新华报业·新江苏记者 孙骏